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扩展巴克谱失真测度应用同时性掩蔽效应,可以充分反映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在巴克谱失真距离的计算中排除被噪声掩蔽门限掩蔽的临界频带。研究中对噪声掩蔽门限进行了尺度伸缩调整,扩展巴克谱失真测度和巴克谱测度对比实验分析也印证了所提出的测度的良好性能。对汉语通信系统进行的客观音质评价,不仅具有较好的普适性,而且主客观评价结果之间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相关度达到0.969。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钢的硬度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检测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上反映这一规律的经验公式,其系数可用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或图解法求得,所得关系对残余应力的定量检测和巴克豪森效应测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钢的硬度对磁巴克豪森噪声(MBN)检测参数的影响规律.得出了一个反映这一规律的经验公式.其系数可用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或图解法求得.所得关系对残余应力的定量检测和巴克豪森效应测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Larson-Miller参数对10CrMo910钢进行了不同时段的高温加速老化模拟实验,运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并研究了显微组织变化和不同老化程度对巴克豪森噪声(B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高温加速老化时间的增加,老化过程中的主要组织结构变化为珠光体的消散与分解,碳化物自基体中析出与长大并向晶界迁移,晶粒亦有所长大,与此同时,位错密度则显著下降.与之对应的巴克豪森噪声检测结果显示,随着老化程度的增加,其BN振铃计数率呈逐渐降低趋势,作者从磁畴结构的角度并结合显微组织的变化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老化过程中磁畴壁数目的减少是其最为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获得了巴克好森噪声输出总能量、最大脉冲幅值及脉冲数与拉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获得了巴克好森噪声输出总能量、最大脉冲幅值及脉冲数与拉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采用巴豪森噪声法测量铁磁材料的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巴克豪森噪声强度值MP与铁磁材料的硬度值之间存在单调的关系曲线,文中还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8.
利用巴克豪森效应测量铁磁材料的晶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了铁磁材料的晶粒度与巴克豪森噪声强度、波形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用波形半高度的占空比μ作为测量参数,能较好地表征晶粒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9.
损伤变量及其演化方程是损伤本构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当前岩土材料的损伤演化方程多是通过经验假定或试验拟合的方法得到的,缺少必要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定义损伤变量为材料受荷变形过程中的能量耗散量与破坏时的临界能量耗散量之比,结合Lemaitre应变等价性假设,从材料损伤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原理出发,推导了具有理论依据的损伤演化方程表达式,从而建立了适用于脆性岩土材料的广义拉伸损伤本构模型。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单轴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和应力跌落现象。对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计算表明:广义拉伸状态下,脆性岩土材料的抗拉强度随侧向压应力的增大而减小,随侧向拉应力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混凝土性能演变过程中的损伤特性,借助细观力学随机骨料模型,将化学-热-力耦合的性能演变模型引入混凝土损伤特性研究中,直观反映早龄期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和损伤参数随其内部水化反应的演变过程.结合连接宏-细观热力学特性的均匀化方法,对硬化过程中混凝土三相介质的材料参数进行率定,并且在细观层次上实现早龄期混凝土单轴拉伸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水化度的空间分布差异性对早龄期混凝土力学参数的取值存在显著影响;采用的水化度损伤模型能够直观反映早龄期混凝土试件在单轴拉伸试验中裂缝萌生、扩展直至贯通的全过程,可以为早龄期混凝土结构的拉伸损伤断裂过程分析提供有力的数值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沉头单钉螺接结构的拉伸性能,对试验件进行了拉伸试验,并通过ABAQUS/Standard基于Hashin失效判据建立了三维渐进损伤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条件挤压载荷、极限挤压载荷均与试验吻合良好,说明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在此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挤压过程中钉孔的渐进损伤过程,并且研究了螺栓的拧紧力矩、钉孔间隙和连接金属板厚度等因素对结构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拧紧力矩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结构强度,并且抑制了分层损伤的出现;钉孔间隙则改变了钉孔初始接触状态,显著地降低结构的强度,而金属板厚度对结构的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常温拉伸破坏实验,利用声发射检测技术实时监测其损伤过程。研究了材料在拉伸破坏过程中的损伤演化规律,发现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演化过程可分为损伤发展阶段、损伤加剧阶段和试件失效阶段。同时为了研究材料内部破坏的损伤模式,提取了声发射特征参数上升时间、持续时间、计数、幅值和峰频,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的方法对声发射信号进行聚类分析,将聚类的结果与损伤模式相关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损伤模式基体开裂、纤维脱粘和纤维断裂所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在幅值、计数、持续时间参数上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磁检测技术的钢杆淬硬层深度定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将微磁检测原理应用于钢杆淬硬层深度的定量检测,设计了可同步检测切向磁场强度时变信号、磁滞回线和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多功能传感器,从3类微磁信号中提取出共8项特征参数用于淬硬层深度表征.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显著水平小于0.07的4项微磁特征参数(即矫顽力Hc、切向磁场强度时变信号的3次谐波幅值A3和谐波畸变因子K、巴克豪森噪声信号蝶形曲线的参数H_(cm)),建立了四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该模型对淬硬层深度的预测平均误差仅为3.87%.上述基于多功能传感器的微磁检测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铁磁性杆类构件表面硬化层深度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岩石软化的细观损伤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岩石材料应变软化的细观损伤力学过程 ,建立了岩石软化阶段的细观损伤力学模型 ,从而得到单向拉伸状态下岩石软化过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 .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理解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发生和演化规律,制作了三种不同铺层的中心开孔的拉伸试样和一种用于测试层裂的拉伸试样,应用声发射技术全程监测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声发射信号的峰值频率能有效的识别复合材料的各种损伤模式。对在试验过程中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希尔伯特-黄变换,可以有效的分离隐含于声发射信号中的复合材料各种损伤模式,为声发射技术应用于实际复合材料结构的安全监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直接拉伸作用下岩石力学特性和损伤演化特征,对3种岩石试样进行单轴直接拉伸声发射测试,分析岩石的直接拉伸力学性能及声发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岩石试样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在试验加载初期表现为线性关系,随着载荷增加,应力-应变曲线缓慢弯曲;拉伸破坏前试样没有明显的屈服阶段,拉伸宏观破坏瞬间产生,没有峰后曲线;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岩石内部低强度晶体或微裂隙发生破坏或扩展,使试样抵抗拉伸变形能力减弱,表现为试样拉伸弹模随拉应力增加而下降。拉伸过程中的AE活动对应着岩石内部微损伤的产生和发展,拉伸过程的初期和中期AE事件极少,在试样拉断破坏之前,声发射事件急剧增多,强度和能量急剧增大,远远大于前期AE信号的幅度。AE事件的位置分布与试样的宏观破坏面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实时分析AE或微震活动,可以分析岩石内部的损伤状态和破坏位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硬度建立梯度纳米结构IF钢的本构模型的新方法,并通过单轴拉伸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研究了应力状态演化。首先将梯度纳米结构层划分为12个等厚度薄层,假设各薄层与芯部粗晶的力学性能可用Hollomon硬化准则和GTN损伤模型表征,通过基于实验的反演算法识别出模型中的材料参数,从而建立了表征梯度纳米结构IF钢的协同强化效应和损伤演化的本构模型。通过模拟梯度纳米结构IF钢的单向拉伸过程,获得了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依次经历的3种应力状态,即纯弹性变形时的单轴拉伸应力状态、表层受压芯部受拉的多轴应力状态和表层受拉芯部受压的多轴应力状态。基于有限元模拟得到的轴向应力—轴向应变曲线,准确预测了不同梯度层占比时的临界失稳应变。  相似文献   

18.
从连续介质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研究了金属试件中裂纹尖端损伤区的发展和区内损伤的演变。基于改进的Dugdale模型和已有的材料损伤率,计算了损伤区内的损伤分布和拉伸应力,讨论了损伤在整体材料破坏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材料细现对宏现裂纹的起裂和扩展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拉伸面和旋转面参数提取的精度和抗噪声能力,依据拉伸和旋转面在各点的法矢与拉伸方向及旋转轴的几何约束关系,利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结合最小二乘法提取拉伸方向和旋转轴,然后采取全局约束策略,通过对轮廓数据整体拟合来提取轮廓线.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鲁棒性和精确性,为逆向工程中高质量的重建曲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煤油为溶剂,汽油为萃取剂,采用冻胶纺丝-超拉伸技术纺制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fiber).通过密度梯度、声速取向,DSC热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了拉伸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讨论了拉伸工艺中拉伸倍率、拉伸形变速率、拉伸长度及拉伸温度对纤维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足够高的拉伸倍率下,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趋于饱和,纤维的大分子形态由折叠链充分发展为伸直链形成微纤结构,结晶形态为斜方晶系与六方晶系并存。从而赋予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适当提高拉伸形变速率和拉伸温度亦有利于纤维结构的改善,而拉伸长度的增加,有利于拉伸过程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