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不饱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不饱和单体与聚丙烯熔融接枝反应的诸因素,如引发剂种类及用量、不饱和单体类型及用量、抗氧剂及阻降解剂的用量、挤出机螺杆温度等,并将国外样品与本实验样品进行了比较,发现本实验样品与国外样品相当。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聚丙烯(PP)多单体熔融接枝聚合技术,总结了现阶段对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研究现状,分别阐述了多单体熔融接枝PP的影响因素、性能及结构,以及多单体熔融接枝PP在尼龙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双单体接枝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引发体系引发制备了各种聚丙烯的双单体接枝物,并对这些接枝物进行各种性能测试,确定了最佳的接枝单体组合、组成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聚丙烯熔融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孙莉  徐斌  钟明强 《塑料科技》2006,34(3):16-18
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下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共单体苯乙烯、引发剂和聚丙烯相同的条件下,接枝物的极性均较未接枝的聚丙烯极性增加;不同单体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不同;熔体流动速率的降低使接枝物的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枝物极性增加的趋势依次按接枝单体MAH、MMA、GMA递增。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表明,接枝支链的生成可以促进聚丙烯的异相成核,使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5.
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莉  徐立新  钟明强 《塑料工业》2006,34(Z1):218-220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接枝的方法,研究了多组分体系下不同单体熔融接枝聚丙烯(PP)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共单体苯乙烯、引发剂和PP相同的条件下,接枝物的极性均较未接枝PP的极性增加,不同单体所得接枝物的接枝率不同。不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造成接枝物的加工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接枝物极性的增加的趋势依次按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递增。这说明GMA接枝聚丙烯对提高PP极性的效果最明显,MMA其次,而MAH则相对较弱。接枝物的偏光显微镜分析发现,接枝支链的生成可以促进PP的异相成核,造成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6.
7.
研究了以苯乙烯(St)为共聚单体,聚丙烯(PP)熔融接枝丙烯酸(AA)的反应工艺。探讨了AA、共聚单体及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分析证实,AA和St接枝到PP链上形成PP-g-AASt接枝物,并且随着引发剂DCP用量的增大,接枝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TGA、WAXD及DSC等方法表征了接枝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接枝产物的接枝率的提高,其分解温度及最大失重率温度先上升,维持一段后再下降。而AA和St主要接枝在PP表面上,未破坏原来的晶型,少量的AA有利于结晶成核,提高结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熔融接枝方法制备了聚丙烯接枝丙烯酰胺共聚物,用光电子能谱、广角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方法对接枝物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讨论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比较了接枝前后聚合物结晶形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丙烯酸熔融接枝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研制丙烯酸(AA)接枝的聚丙烯(PP)在研制过程中,以自由基机理为基础,讨论其混温度和反应物组成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改变双螺杆挤出机速度实现对接枝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聚丙烯熔融接枝的接枝方法、原理、设备、产物表以及接枝物的性能、微观结构及其对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极性聚丙烯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双组分熔融接枝极性单体技术,制备高极性聚丙烯(PP)材料。红外光谱和熔体流动指数测试表明,采用双组分熔融接枝体系,通过加入苯乙烯单体,能够有效地控制单体分员接枝PP体系中严重的PP降解,大幅度提高极性单体的接枝率,同时保持了PP优良的力学性能,从而获得一种力学性能优良的高极性PP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天然橡胶(NR)/聚丙烯(PP)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MAH/St/DCP)多单体熔融接枝交联改性及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NR/PP TPV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讨论了NR/PP TPV的重复加工性能。结果表明,当MAH/St/DCP用量为3.750/1.875/0.375质量份、纳米二氧化硅用量为3质量份时,NR/PP TPV的物理机械性能最好,达到了国内外有关通用橡胶/PP TPV的水平,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简称K树脂)(K-g-GM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酸碱滴定法对K-g-GMA进行表征并测定其接枝率,分析了GMA用量对K-g-GMA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将K-g-GMA添加到K树脂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体系中,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K/SAN透明合金。结果表明:随着GMA用量的增加,K-g-GMA的接枝率逐渐升高,当GMA用量为4 phr时,接枝率最高,熔体流动性较好。当K树脂与SAN质量比为15∶85,w(K-g-GMA)为3%时,与未加K-g-GMA相比,透明合金的拉伸强度、悬臂梁无缺口冲击强度和透光率分别提高6.08%,25.72%,0.92%。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PA6-g-PS共聚物,研究了原料配比(PA6:PS)、引发剂用量(DCP%)和反应温度(T)对接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物PA6-g-Ps的接枝效率随DCP%的增加及T的升高,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随PA6:PS的增加则一直呈下降趋势。同时,对PA6-g-Ps接枝共聚产物进行FITR、X-射线衍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元惭丙橡胶/聚丙烯(EPDM/PP)共混型热塑性体的配方组成,探讨了其制备工艺,测定了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流动性,并研究了其对PP的增韧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EPDM/PP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且其对PP的增韧效果优于传统的EPDM/PP母料。  相似文献   

16.
在聚丙烯中(PP)中添加马来酸酐(MAH)和共单体苯乙烯(St),通过熔融挤出法制备了高接枝率的PP-g-(MAH-St),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了St和MAH成功接枝到PP主链上。研究了PP-g-(MAH-St)对PP/木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断面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与现有PP-g-MAH相比,只要添加少量PP-g-(MAH-St)就能有效改善PP/木粉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PP-g-(MAH-St)中MAH的接枝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显著,当MAH接枝率为2.8 %时,能使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MMA熔融接枝POE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MA),探讨了各种因素对POE-g-MMA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方——MMA:1.75g/(50gPOE),DCP:0.25g/(50gPOE),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加入使接枝率有所提高,St与MMA的量比为1,接枝率达到最高;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0min,螺杆转速为80r/min。  相似文献   

18.
贾金兰 《应用化工》2009,38(7):1043-1045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采用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单体、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用量及引发剂加入工艺等因素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聚丙烯接枝率都有一定的影响,马来酸酐及二甲苯的用量对聚丙烯接枝率影响最大,当马来酸酐、二甲苯与聚丙烯之间比例为0.1/2/1时,聚丙烯的接枝率最大,接枝率可达4.36%。  相似文献   

19.
在转矩流变仪中,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多单体熔融接枝技术,研究了二元乙丙橡胶(EPM)熔融接枝马来酸酐(MAH),考察了MAH含量、DCP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子转速以及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用量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EPM-g-MAH体系,MAH和DCP最佳用量分别为3.0 phr和0.22 phr,最佳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8 min,转子转速60 r/min,此时接枝率最高达到0.46%;加入第二单体St后,当n(St) /n(MAH)为1/1时,EPM-g-(MAH-co-St)的接枝率为0.64%,接枝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涂婷  陈福林  岑兰  周彦豪 《弹性体》2011,21(3):31-34
采用熔融法制备C5石油树脂接枝马来酸酐(C5-g-MAH),研究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马来酸酐(MAH)用量和第三组分(助交联剂)品种对C5-g-MAH接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CP用量为0.2份,MAH用量为4份时接枝率最大,为1.28%;第三组分品种对C5-g-MAH接枝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腰果壳油、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AIC)、1,2-聚丁二烯(1,2-PBd),均比空白样有所提高。此外,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证实发生了MAH熔融接枝C5石油树脂的接枝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