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井技术主要是因射孔井段在油藏中平行于油藏顶底界面延伸,增大了与油藏的接触面,降低生产压差,提高生产井产能。特别是底水油藏由于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越性,对确定水平井水平段位置及方向、水平段长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经济有效动用同类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主要是因射孔井段在油藏中平行于油藏顶底界面延伸,增大了与油藏的接触面,降低生产压差,提高生产井产能。特别是底水油藏由于经长时间开采后,油水关系较为复杂,油水界面存在波状起伏现象,水平井技术是开发底水油藏的有效技术手段。为了充分发挥水平井的优越性,对确定水平井水平段位置及方向、水平段长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经济有效动用同类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菲菲  张博  姜辉 《辽宁化工》2013,(9):1109-1111
水平井目前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低渗油气藏开采中,由于低渗油气藏连通性差,压力传导慢,为保证水平井开发效果,达到提高气藏产能和最终采收率的目的,仍然需要进行压裂保证井筒沟通更多的储层,而且水平井往往需要采用多段横切裂缝的改造方法方可达到好的增产效果。裂缝参数是影响水平井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综合考虑了裂缝缝长、裂缝条数、渗透率、孔隙度等影响因素对压后产量的影响,通过X井地层数据进行数值模拟,对苏里格气田水平井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表明:模拟水平井压裂后产能与施工实际产量比较一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裂缝性潜山油藏属于典型的双重介质油藏,其主要的储渗空间是裂缝系统和基质岩块系统。笔者首先总结分析了裂缝性潜山油藏的主要地质、开发特征和注气驱油机理,然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M油藏进行了连续注气分析。笔者得出CO2驱油效率比干气驱油效率高、干气的波及范围要大于CO2,但干气突破、气窜的速度比CO2快、更易受气窜的困扰。  相似文献   

5.
针对单家寺油田稠油油藏近几年水平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而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水平井部署界限不明确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平井部署时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油品性质油藏的部署设计结果有明显差别,薄层普通稠油井距较大,水平井极限厚度3米左右,水平井纵向位置在油层中部偏下;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加,井距逐渐缩小,水平井部署下限厚度逐步增加,粘度超过10×10^4mPa·s的特超稠油水平井井距至少50米,下限厚度15米,同时根据开发方式不同,水平井纵向位置不同。通过在单家寺油田稠油油藏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近井模块对裂缝进行处理,运用PEBI非结构化网格加密法,精准的刻画裂缝尺寸和属性,较好的模拟压裂井的开发效果。同时参考应力敏感试验数据,引入ROCKTABH关键字实现了岩石应力敏感的模拟。对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混合压裂井网进行了优化,初期可采用五点法井网,后期可加密成七点法井网。在七点法井网的基础上进行裂缝参数的优化,压裂总缝长一定的情况下,宜压裂密短裂缝;裂缝长度越长,初期产量越高,但是见水越早,含水率越高,采出程度越低,在设计七点网基础上裂缝长度取70m较合适;压裂宜采用不等间距压裂,距离中间注水井较近的两条裂缝向两边靠拢,避免注入水的过早突进。  相似文献   

7.
天然裂缝性油藏的开发离不开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进步,由于天然裂缝性油藏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数值模拟可以大致分为连续性模型和离散性模型两大类;连续性模型又可以分为双重介质模型和单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主要是以Barrenblatt和Warren-Roo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双重孔隙/双重渗透模型为基础,在此类模型中认为油藏中任意一点都存在有基质和裂缝两种介质,基质被相互平行排列的裂缝分割成单个的岩块,每种介质都存在独立的水动力场,通过两种介质间的窜流的将基质和裂缝联系起来;而对于单介质模型,则是通过某种方法将裂缝的渗透率和基质的渗透率进行综合考虑,得出整个油田的平均有效渗透率,该有效渗透率考虑了裂缝的密度、方位以及宽度等的影响,然后将该有效渗透率输入到普通的单一介质模拟器中来对裂缝性油藏进行模拟计算。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数学上比较简单,灵活性比较强,同时由于该模型只对其连接的两个网格有影响,所以改变模型的传导率只会影响其中一个方向的传导性,而不会像常规的模拟器那样要同时影响两边的传导性,但是该方法目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8.
针对裂缝性油藏高含水水平井,利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开展凝胶堵水体系优选和水平井动态封堵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优选的凝胶堵水体系配方成胶时间35~40h,入井后成胶强度为6×104~10×104m Pa·s(E-G等级),可流动弱胶至不流动强胶;剪切状态下凝胶性能稳定,90℃下稳定时间在6个月以上,封堵及耐冲刷性能良好,对于裂缝性模型仍具有较好的封堵性能,且具有可解堵性;E22h井堵水措施后日增油40方,平均日增油25方,含水下降75%,累增油3500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凝胶堵水体系能够较好的封堵出水大裂缝,抑制底水,降低含水率,取得了较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低渗透砂岩油藏尤其是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由于(天然或人工)裂缝的存在,使对于这类油藏的研究变得复杂。如何正确描述和模拟裂缝的性能,将是低渗透砂岩油藏开采的关键。尽管裂缝性油藏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展和应用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技术手段的局限性,裂缝性油藏中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0.
对油井进行压裂是增加产能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压后井的产能是压裂经济评价的重要参数,也是进行压裂优化设计的基础。针对水力压裂后的裂缝-油藏系统,通过单条裂缝或多条裂缝性质及其几何特征形态得到一个等效油气藏几何模型,进而把试井或者岩心分析等结果转换为一个理想化的裂缝油藏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油藏数值模拟中对大裂缝的几种处理方式,重点介绍了一种单重介质传导型裂缝模型,并通过实例从计算效果、计算速度、收敛性、直观性等方面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得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裂缝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针对J612-12-18块兴隆台层状稠油油藏井控程度底、储层变化快、直井开发效果差的特点,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改善开发效果,利用有限的钻井资料、全区满覆盖的三维地震资料相结合,优化部署分支水平井J7-XH9,优选目的层段,精细设计水平段延伸方向和长度、分支侧钻位置、分支个数、分支长度、分支与主轨迹夹角、中靶深度等。该井实钻参数与设计一致,油层钻遇率100%,投产初期日产油48t,是同区块常规水平井产量的3~4倍。  相似文献   

13.
H油藏目前处于即将全面开发阶段,针对区块的油层厚度较薄,油层分布稳定,低孔低渗的特点,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模拟区块的油水分布,并研究水平井井网在区块的适应性。由于水平井井网组合参数多,各个参数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耦合,为了避免单因素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非最优,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水平段长度,射孔压裂缝长,油井排拒,井间距,采油速度等做了敏感性分析,最终得到了吉林H油藏合理的水平井注采井网形式。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差,直井与油层的接触面积小,在井底附近原油流动阻力大,压力梯度高,容易造成油层过早水淹,使原油采收率降低;而水平井泄油面积大,对低渗油藏的开采有较好的优势。本文探讨了低渗透油藏直井与水平井混合开采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比较好的水平井开采方式,对实际井网部署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正交设计思想和数值模拟技术对影响水平井挖潜曲流河点坝砂体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做了研究,分析了影响水平井开发点坝砂体的影响因素,指出夹层特征是影响挖潜效果的主要因素.同时,夹层相对重叠长度综合反映了侧积夹层的各个特征,其大小决定了底水的脊进程度,直接影响挖潜效果.优化射孔也可以改善底水脊进程度,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进行,目前新探明的地质储量有很多属于低渗透油藏,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该类油藏在一般情况下都含有较多的裂缝。针对低渗透裂缝性油藏的开采特点,人们开始尝试运用周期注水开采方式取代常规注水。近年来,尽管周期注水理论研究和矿场试验都取得重要进展,但许多问题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影响低渗透裂缝性油藏周期注水效果的因素,如渗透率差异、润湿性差异等。从地质影响因素和技术政策方面总结出周期注水开发规律和实施方法,为周期注水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如今成为了提高采收率、开发油气田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扩大在油层中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油层的开发效果,尤其是对稠油、低渗透、薄油层、残余油等较难开发的油藏,具有明显的开优势。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并分析了水平井的几项关键技术,对油藏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气田的不断开发,如何有效的开发难动用储量已成为现在油藏工程技术的重点。水平井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水平井技术比直井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文章就水平井开发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平井如今成为了提高采收率、开发油气田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扩大在油层中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善油层的开发效果,尤其是对稠油、低渗透、薄油层、残余油等较难开发的油藏,具有明显的开优势。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水平井产能的因素并分析了水平井的几项关键技术,对油藏水平井技术的研究开发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边底水油藏是指开发过程中边水与底水共同驱动的油藏,由计算可知,地层倾角15°、油层厚度10m的油藏,在原始状态下即可形成120m宽的边底水区域,且随着高部位储量的动用,底水区域将进一步扩大。本文以K2t13~K2c边底水油藏为研究对象,讨论如何对该油藏进行水平井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