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道悬索跨越的主索下料和安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开磷矿浆管道的丁家田跨越采用悬索跨越结构,按设计要求,主索锚固墩必须置于未风化岩层中,因工程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主索锚固墩须向山体内部移位。文章阐述了主索锚固墩移位后,主索线形的确定方法、主索的下料计算以及施工工艺等内容。采用该方法进行计算和施工,主索挠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悬索跨越施工是油气长输管道施工的重点,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因有高空作业,安全风险很大。长庆油田姬惠输油管道苏堡子悬索跨越工程,处于黄土冲沟地带,地形起伏较大,安全问题成为施工中的重中之重。针对该工程的难点,探索研究了一种完全避免高空作业的悬索跨越施工方法,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文章介绍了索跨主索、吊索等相关尺寸的精确计算方法,对原有方案和改进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对改进后方案的施工程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实践证明,该施工方法不但极大地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保证了施工质量,而且缩短了工期,显著节约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3.
忠武输气管道有4次悬索跨越,分别是蚂蝗溪悬索跨越、木龙河悬索跨越、马水河悬索跨越、野三河悬索跨越。文章介绍了这几座悬索跨越管桥设计中采用的多项新技术,如采用热聚乙烯半平行钢丝索代替以往的钢丝绳;采用钢管塔架代替以往的角钢塔架;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变换风索型式或取消塔架等。这些新技术、新设计在工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文章还针对悬索跨越桥面结构型式、预拱度设置、不对称荷载的影响、风索基础的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型悬索管道的跨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管道建设中经常遇到河流、山谷等自然障碍物或人工构筑物,给管道建设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和施工难度.对于河流较深无法进行管道穿越的工程,一般采用跨越形式,而大跨度跨越工程多数采用悬索结构形式.该结构形式较复杂,施工难度大.文章结合长庆油田靖咸输油管道工程中的清峪河跨越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大型悬索管道跨越施工方法.包括塔架基础施工以及塔架、悬索、工作索的预制安装和管道的预制、发送安装.  相似文献   

5.
ANSYS程序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在悬索式管桥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索式管桥是长输管道跨越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其结构主要由主索、抗风索、塔基和锚固系统及梁式管桥等部分组成。主索和抗风索的形状和尺寸将随荷载的大小、位置和分布规律等的不同而改变。文章对在悬索式管桥体系中应用ANSYS程序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分析管桥主要构件的受力情况并确定安装尺寸方面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悬索结构非线性特性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的结构分析模块,建立悬索式管桥悬索体系的计算模型,并进行索形找形和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结构静力分析,为施工提供合理的安装尺寸。ANSYS程序有限元结构分析方法与手工计算方法相比,计算结果更全面、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油气集输管道在跨越冲沟、大中型河流时常采用悬索跨越方式,主索锚固原来多采用钢丝绳卡固定, 目前多改为锚固头灌注合金方式。尤其在进行更换及增设主索时要求新索与旧索共同受力,因新旧主索弹性系数不同且非常数,受力属超静定系统,新增主索挠度要求与原索相同以增强观感性,上述因素给主索下料长度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以长庆油田靖咸输油管道清峪河跨越改造加固工程为例,对主索下料长度的确定进行探讨,介绍了以钢丝绳预拉伸参数值采用最小二乘法术得弹性系数、以悬链线方程进行下料计算的方法以及主索架设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为计算连续式猫道承重索下料长度以指导施工,以某管道悬索跨越的猫道为例,基于抛物线理论,推导了猫道承重索的无应力长度计算公式和索长温度修正公式,得出了承重索施工下料长度的计算公式。再采用增量无应力长度方法,对施工索进行强度验算与安全系数分析,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猫道施工实践表明,抛物线理论和增量无应力长度计算方法用于连续式猫道承重索的索长下料计算和静力验算时,计算便捷,结果可靠,能满足施工要求,也表明该连续式猫道施工经验可用于同类大跨度悬索管道跨越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8.
在陇东区块、陕北区块建设的油气田产能工程和长输管道工程,由于地形较复杂,沟壑纵横,存在较多的管道跨越工程,且多为悬索式。悬索跨越管道在施工完成交付建设单位时,其安装尺寸都较精确,管线水平度、直线度均能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但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跨越管线普遍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通常是管线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产生不规则的“S”形弯曲变形,影响管线的安全运行及整体美观。本文从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三方面对产生这种变形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途径。1设计因素1.1未充分考虑温差应力的影响在原油管线运行过程中,原油…  相似文献   

9.
管道跨越悬索结构作为一种重新认识和开始大量修建的输气管道跨越结构,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着重从挠度理论出发研究其力学特性,详细推导了悬索跨越结构挠度理论基本微分方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各内力影响线的求解思路。基于此,采用动态规范法加载原理编制了挠度理论计算程序,通过实际的桥跨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该结构采用SAP2000桥梁专用分析程序进行分析,把计算结果与SAP2000程序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理论结果与有限元理论的数据结果较接近且偏于安全,特别适用于中小跨度悬索管桥的设计及大跨径悬索管桥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100m以上的大型管道跨越中,悬索跨越设计是大跨度管道跨越中的首选。忠武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内管道施工最困难的工程之一,其中大型悬索跨越就有4座。笔者根据各自不同的地形地貌采用的设计创新及存在问题做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天然气管道跨越管桥大修施工,将三跨双塔扇形斜拉索管桥结构改造成为斜拉索─悬索的混合结构,增加了跨越管桥的稳定性,本文着重介绍利用现有场地并在维持管道正常输气状况下对管道设施加固、更换及带气补焊的施工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董新 《石油规划设计》2002,13(6):110-111
大型悬索跨越是长输管道普遍采用的一种跨越形式。通过比选,空中发送是一种较佳的施工方法,既施工技术成熟,又经济投入最低,施工过程中不受周围环境条件的影响。文章介绍了悬索跨越的施工程序;介绍了每个施工环节中的具体内容及主要施工设备。  相似文献   

13.
险峻的澜沧江上一座红色悬索大桥跨江而过,宛如一道彩虹倒挂在高山峡谷间。10月24日14时40分,中缅油气管道澜沧江跨越工程贯通并交付铺管,标志着我国首座三条油气管道并行跨越大桥顺利完工,并由此掀开我国大跨度悬索管道跨越采用无抗风索系刚性桥面的新篇章。澜沧江跨越大桥是中缅油气管道工程的控制性工程,设计采用悬索一跨过江,跨度长度280米,桥面高  相似文献   

14.
蒋万全 《中国石油》2012,(24):12-13
险峻的澜沧江上一座红色悬索大桥跨江而过,宛如一道彩虹倒挂在高山峡谷间。 10月24日14时40分,中缅油气管道澜沧江跨越工程贯通并交付铺管,标志着我国首座三条油气管道并行跨越大桥顺利完工,并由此掀开我国大跨度悬索管道跨越采用无抗风索系刚性桥面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管道悬索跨越结构损伤状态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悬索跨越管道结构损伤状态的模型试验, 并分析了悬索结构在三种损伤状态下的模态特性、抗震能力以及变形情况。此试验可为以后对该类结构的健康监测与诊断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长输油气管道中悬索跨越结构的破坏形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油气管道运输发展迅速,油气干线管道已超过150×104km,并且每年都在持续建设。在长输管道工程中,经常要选择悬索跨越形式。本文将通过建立油气管道悬索跨越结构模型,模拟地震波输入进行试验,分析研究长输油气管道中悬索跨越结构的破坏形式。掌握其破化形式,可以先于灾害发现破坏征兆,确定结构薄弱环节,为长输油气管道的损伤检测及安全评价提供依据,这对确保长输管道的正常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悬索管道跨越施工技术,是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经常应用的一项专业施工技术。在云南昆钢大红山铁精矿管道跨越工程中,通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经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长庆油田在役悬索跨越管桥结构的安全性,给在役悬索跨越管桥安全评价及维护保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缩比模拟试验及钢索拉断试验开展了相关研究。以清峪河悬索跨越为例,根据几何相似原理,对悬索跨越开展缩比简化设计;并以靖咸管道某一悬索跨越为例,进行悬索跨越钢丝绳力学性能分析。研究表明:当悬索跨越结构在不同位置加载集中载荷或悬索结构发生破坏时,管体本身的应变有明显变化,但索系本身的设计和布置能够保证管桥结构及管体安全可靠;钢索表面腐蚀对钢索内部影响较小,且对钢索整体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现有钢索评价方法较为保守,还需进一步研究以得到合适的评价方法,降低在役悬索跨越管桥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型GSL-1型柔索张力在线测量仪的原理、性能以及在跨越管桥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具有可在不改变柔索在线受力结构的条件下测量张力的特点,使其成为柔索结构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的一种有效测量仪器。  相似文献   

20.
长输管道工程设计中大跨度带来诸多问题。针对大庆油田外围开发现状,提出大跨度悬索结构,对传统的跨越结构技术作出突皮。介绍了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及技术优势和目前在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了采用这一技术带来的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