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5,(12):254-255
为了获得效率高、质量好的除锈方法,采用高压水射流前混合磨料射流设备对钢板样件进行表面除锈试验,对试验各项参数(压力、磨料浓度、靶距、移动速度)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前混合磨料射流在压力20 MPa、磨料浓度25%、靶距70 mm、移动速度约500 mm/min时,除锈效率最高,同比其他除锈方法,前混合磨料射流对钢板表面处理具有除锈效率高、质量好、比能耗低及操作灵活、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消突困难的问题,从磨料射流的角度开发出一种新型防突设备.介绍了设备工作原理、设备总成,并通过实验室实验摸索了设备的主要运行参数,得出影响磨料射流割缝效果的主要因素--系统运行压力、割缝时间、磨料硬度及结构不规则程度.为设备进一步优化,提高割缝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牙轮钻头必有损伤。为了准确地分析与掌握牙轮钻头工作时的受力状况,必须观察其内部损伤部位和范围,这就需要对牙轮钻头的牙轮和牙掌进行切割剖析。用磨料水射流切割牙轮钻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切割方法,它与传统切割方法相比,具有工效高、切口质量好等特点。本文论述了这一新技术中使用的设备、切割原理、试验情况,并对其切割效果与传统切割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磨料射流是在高速(达700m/s)的水射流中混入某种磨料(如石榴石或硅砂)而形成的,本文将探讨研制新型的磨料射流岩石钻孔的可行性。文中讲座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用不转的钻杆射出多股水射流,最终形成单股磨料射流。这些射流在钻杆内旋转或不旋转,以加强水与磨料的混合,并促使能量分布更趋均匀。第二种方案是在旋转的钻杆上,设置两股磨料射流,转动的射流将切出同心圆的沟槽。沟槽间的材料可通过优化钻机的结构加以切除。初步建立了线性切割模型,以便确定钻头的结构参数。根据上述两种方案设计钻头,然后在花同岗岩和砂岩试样上进行试验。对于硬岩,旋转式钻孔机的切割效果最佳,而另外两种钻孔机较适合于软岩。为确定各自的使用范围,必须对每种方案进行优化研究。根据本研究的钻孔费用表明,磨料射流钻孔完全可以同传统的方法竞争。  相似文献   

5.
压气引射式浆体磨料射流系统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该系统用于除锈的可能性以及各项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与磨料射流作了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压气引射式浆体磨料射流系统可以在较低的喷射压力下实现除锈。  相似文献   

6.
介绍锚杆应用及常用的拆锚方法,针对现有前混合磨料射流退锚装置存在锚杆拆卸时间长、工人作业环境差、装置部件锈蚀维护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前混合磨料射流退锚改进装置,并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所改进设计装置具有退锚时间短、对工人伤害小、操作简便、部件维护周期长和无需专门配备泵站等特点,对进一步提高锚杆拆除效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矿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喷嘴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喷嘴进行了研究,应用流体力学理论对喷嘴内磨料粒子的加速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2种矿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设备上使用的喷嘴,对2种不同几何形状、不同几何参数的喷嘴进行了切割试验,切割试验表明设计的喷嘴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综合考虑切割质量、加工成本、使用寿命等因素,确定了井下安全切割磨料水射流设备用喷嘴内径为0.8 mm,圆柱段长度为6 mm,内锥面锥角略小于30°。  相似文献   

8.
叙述了干式微细粒分级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设计方法和试验结果。该设备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分级效率高,振动噪音低,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冶金,精细陶瓷,电子材料,建材,磨料和非金属等行业中的进行物料的干式微细分级。  相似文献   

9.
立式圆筒筛是一种融合了水力分级和筛分分级两种分级特点的新型细粒分级设备。采用该设备对江西铁坑铁矿铁精矿进行分级试验,400mm立筛的连续试验获得筛下产品小于0.076mm含量占88%,分级效率达88.31%;1000mm立筛工业试验获得筛下产品小于0.076mm含量占80.18%,分级效率达92.58%。文中对立筛的技术性能、分级原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郑礼成 《煤矿机电》2022,(4):69-71+78
根据煤矿井下工况条件,采用前混合磨料水射流切割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可井下切割作业的KMQ-3.5/15型矿用磨料水射流切割机,重点说明了系统结构原理,对核心关键部件的高压磨料容器和水射流喷嘴进行了详细的选型设计计算,研究分析了喷嘴内部结构型式和材料性能等关键技术问题。经试验验证,该设备切割速度快,切口成形好,安全可靠,为水射流技术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矿井巷道层次型无线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维  王彬 《煤炭学报》2008,33(1):94-98
根据对矿井巷道环境参数监测的需求和矿井巷道地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矿井巷道层次型无线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了网络的拓扑控制机制、路由机制,开发了相应的硬件平台和协议栈,并设计了中断和周期性巡检的工作方案.模拟矿井巷道的实际环境进行了实验室试验,试验系统在中断方式下可以实现超限数据的及时传输,在周期性巡检方式下可以实现稳定可靠地对数据进行周期性采集.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流程考察、实验室试验及数学模型、正交试验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磨矿细度与金浸出率的关系 ,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金浸出率的影响 ,确定了该矿石炭浸工艺的最佳条件 ,为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含瓦斯煤的三轴渗透率实验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层瓦斯渗透率是反映煤层内瓦斯渗流难易程度的物性参数,也是瓦斯渗流力学与工程的重要参数。含瓦斯煤的渗透率可由多种方法获取,其中实验室测定是渗透率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更加系统地了解国内含瓦斯煤的三轴渗透实验的研究现状,归纳了前人利用型煤、原煤试件进行的不同应力、不同温度及不同瓦斯压力等条件下的渗透实验,总结了各个实验的结论和规律,并对今后含瓦斯煤渗透率实验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摘要:针对丹巴铜镍矿原矿品位低,氧化率高、脉石矿物可浮性好且易泥化的特征,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铜镍混合浮选-铜镍分离的浮选工艺流程对该矿进行回收利用。并充分的利用了捕收剂的吸附竞争,在铜镍混浮精选作业中添加CMC,改变了脉石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竞争强度,使得有用矿物对捕收剂的吸附竞争强度增加,改善了镍矿物的可浮性,较好的实现了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的浮选分离。在确定了较佳的浮选工艺条件下,小型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21.55%、铜回收率64.65%的铜精矿和镍品位5.19%、镍回收率66.80%的镍精矿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15.
Acid-base accounting tests are generally used as a screening tool to delineate and define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 of different rocks.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rocks of the study area could be grouped as either acid producing or acid neutralizing. An experiment conducted in the laboratory indicates that allowing the acid mine water to drain through friable, alkaline sandstone neutralizes the mine water. This may be an inexpensive option to use at this site.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5 μm(A型)、10 μm(B型)两种孔径的气体分布器分别在不加滤布、一层滤布、二层滤布三种条件下的流化特性。结果表明,采用A型气体分布器时,产生的气泡小且多,在添加一层或两层滤布时床层波动相对比较平缓,在流化床内各点所测床层密度稳定;采用B型气体分布器时,流化床内局部有大气泡破裂,床层波动剧烈,仅在加两层滤布时,床层波动才渐趋于稳定。综合考虑流化效果及功耗,采用5μm孔径、一层滤布是进行实验室流化床特性试验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姜英  王友林 《煤矿机械》2007,28(3):95-97
干切削加工是在切削加工中不使用切削液的工艺方法。可减少在机械零件制造过程中由于切削液造成的环境污染,介绍了干切削加工的特点,及实现干切削加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常见的光学式粉尘浓度传感器中存在维护频繁、结构复杂等缺点,基于粉尘的静电特性,研发了一种电荷感应法粉尘浓度传感器。阐述了电荷电感应法的基本原理,并借助实验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验证,且通过实验证明了粉尘浓度与感应所得信号的波动性呈正相关关系;简述了感应式粉尘浓度传感器的软硬件设计。通过实验室实验和煤矿井下现场工业试验,证明了电荷感应式粉尘浓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实验室检测误差低于10%,并且使用中传感器基本免维护。  相似文献   

19.
工业废渣粉煤灰是一种弃之为害,用之为宝的二次资源,具有潜在胶凝性能,在对充填骨料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和化学成分测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填材料配比试验,解决了粉煤灰尾砂胶结充填应用技术参数,即采用水泥:粉煤灰:混合骨料=1:2:6,可减少水泥消耗量26%,可节省单位充填材料费用10%左右,能有效提高充填体后期强度,终凝强度可提高近1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赞比亚某电炉渣进行光谱分析、物相分析及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电炉渣含铜3.5%,铜主要以金属铜和硫化铜形式产出。根据该电炉渣的矿物学特征,采用一粗两扫两精的选别流程,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铜精矿品位34.01%、回收率92.57%的选别指标,达到了该电炉渣综合回收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