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从江户时代起、中国从周代起至唐宋,很多古籍和农蚕书记载着当时蚕具的形制,更从书中的插图以及《耕织图》,加深了对古代蚕具的认识。公元前后,日中两国蚕具大多以木、竹和芦苇为材料,形制也类似,其后因就地取材方便,向各自的方向发展,日本重视稻草的利用,固定蚕架改为活动蚕架(棚),名称也各不相同。近年日本推行高工效饲育技术,走向机械化,传统的蚕具急速消减,而中国仍保持传统的蚕具。  相似文献   

2.
日本从江户时代起、中国从周代起至唐宋,很多古籍和农蚕书记载着当时蚕具的形制,更从书中的插图以及《耕织图》,加深了以古代蚕具的认识。公元前后,日中两国蚕具大多以木、竹和芦苇为材料,形制也类似,其后因就地取材方便,向自的方向发展,日本重视稻草的利用,固定蚕架改为活动蚕架(棚),名称也各不相同。近年日本推行高工效饲育技术,走向机械化,传统的蚕具急速消减,而中国仍保持传统的蚕具。  相似文献   

3.
唐代成都蚕市最初源于祈蚕福,是人们到寺观拜马头娘而产生的.唐代成都蚕市主要分为乡间的草市和成都府治的官市两类.唐代后期,成都蚕市逐渐由祈蚕福、蚕桑之物的贸易之地,转变为百物贸易和市民的游乐之地.总体来说,唐代成都蚕市还没有发展到极盛阶段,举办的次数、频率和规模都还处于较低阶段,其中的游乐活动也还较为单调和粗浅.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介绍营茧过程中蚕体运动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蚕体形状的表征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七种蚕在作蚕过程中的形状分布特性,并就它们的形状分布差异作了似然比检验。  相似文献   

5.
本在介绍营茧过程中蚕体运动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蚕体形状的表征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七种蚕在作蚕过程中的形状分布特性,并就它们的形状分布差异作了似然比检验。  相似文献   

6.
论蚕业起源     
在中国南方(1958年)和北方(1983年),印度中部(70)年代、越南北部(70年代)先后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蚕丝遗存,这些发现为探索蚕业起源问题提供了新材料。本文讨论了这些发现,认为蚕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而蚕业的起源可能是多中心的。本文并且利用中国和印度的历史文献以及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民族学调查所得到的材料,支持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研究者把挽歌与孝歌作为不同歌类分述的问题,本文用历史发展的方法,厘清了挽歌与孝歌是丧歌传播中的两个变种,指出在挽歌之前还有一种"虞歌"存在,他们三者的接续构成了丧歌的蚕变现象.丧歌蚕变具体表现在功能、时间、内容、形制、作者等五个方面的不同特点,同时又保持了有丧而歌的共同特征.丧歌的蚕变是与世迁移的结果,也与各个时代的政策、社会心理、审美趣味和宗族迁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蚕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水分、蛋白质、总糖、脂肪和灰分,其含量(w/w,%)分别为6.13、60.45、10.63、11.27和9.82.蚕粉挥发油的回收率约为1%(干基,w/w).利用GC/MS对蚕粉的挥发油进行了分离鉴定,共检出105个组分,确定了69个化学组分的结构.挥发油中含有大量不饱和的醇和酸,多种脂肪酸,烷烃和芳香族,甾醇类,二萜烯类,杂环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二噻嗪类(MW163);其次是十六碳烯醇类(MW296)和十八醇类(MW268)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继续以甲骨学家的释义为基础.以有关甲骨文的内容为脉络,结合出土文物和历史文献,探讨了商代桑、蚕、丝、帛业中的若干个问题.笔者列举有关资料,旨在使人们更进一步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桑、蚕、丝、帛业乃是以商及先商的高度发展为先导的这一事实,同时阐明神秘朝代的丝绸业已具备了昌明时代所具备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耕织图》从宋代诞生以后,历经元、明、清各代,并以各种载体广泛传播,不仅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耕织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远及欧洲,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本文论述《耕织图》诞生后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对蚕织科技发展的推进及对国际蚕织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微分脉冲极谱法测定蚕砂中叶绿素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并对七种不同蚕砂样品中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耕织图》从宋代诞生以后,历经元、明、清各代,并以各种载体广泛传播,不仅对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耕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远及欧洲,被誉为“世界第一部农业科普画册”。本文论述《耕织图》诞生后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对蚕织科技发展的推进及对国际蚕织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代楼异重开海上丝绸之路,亲自绘制航洋巨舶"神舟"号的蓝图.其子楼(王寿)任于潜令时,考察当地的农耕蚕桑丝织事业,亲手绘制<耕织图>并附以五律45首,进呈宋高宗.帝令各州县壁绘此图,以推动农业和丝绸业的发展.吴皇后令画院临摹<织图>24幅,名为<蚕织图>,由故宫博物馆珍藏.千年<蚕织图>记叙了南宋时期丝绸生产技术的概貌.其中<攀花>图描绘的束综提花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是世界服饰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相似文献   

14.
回归大自然是 2 1世纪人类生活的新理念。作为绿色纤维皇后的蚕丝 ,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美观、舒适 ,具有保健作用的丝绸制品 ,将更加倍受人们的喜爱。 2 1世纪宁夏的蚕业 ,应该是高品位、高质量、无公害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使宁夏的茧丝产业在国内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宁夏的蚕业起步较晚 ,从科技开发到组织示范推广 ,经历了 1 0个年头 ,由于借鉴了兄弟省 (区 )的经验 ,起点较高 ,现已走上了日趋成熟的发展阶段。今天宁夏蚕桑产业的开发 ,将不再重返小农经济的模式 ,必须运用现代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来改革传统产…  相似文献   

15.
南浔因辑里丝而扬名,成为江南集镇之首。辑里丝蜚声海内外,从而也形成了特有的南浔蚕文化,也促使聚书收藏、建造园林成为富有的丝商崇尚风雅的一种时尚,使南浔成为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蚕庄金矿倾斜矿房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其结论对矿山生产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南浔因辑里而扬名,成为江南集镇之首。辑里丝蜚声海内外,从而也形成了特有的南浔蚕文化,也促使聚书收藏、建造园林成为富有的丝商崇尚风雅的一种时尚,使南浔成为历史文化名镇。  相似文献   

18.
(一) 我院的前身是中国第一所蚕丝学校——蚕学馆。早在1897年,杭州太守林启(迪臣)在有识之士的支持下,在杭州西子湖畔金沙港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从事蚕丝教育的学府——蚕学馆。蚕学馆一创办,就显示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点。首先,办学针对性强,专业和课程设置密切适合社会需要。我国虽是“蚕丝之国”,曾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世界上独揽养蚕和丝织技艺。但是18世纪中叶,西欧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在纺织工业领域进行了技术革命,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意大利、法国采取科  相似文献   

19.
蚕和蛹体的抗菌肽的提纯、抗菌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由蚕和蛹体所得的抗菌肽的提纯方法,并对抗菌肽的结构/性能、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姚勇忱,蚕学馆毕业生,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参加光复会和南社,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孙中山。在沪浙两地积极参与革命发动、联络工作。协助秋瑾,掌管大通学堂,培养青年才俊;随陈其美等开展各种形式的革命活动,参与建立中部同盟会。与秋瑾等一起办报,鼓吹革命;协助陈其美,为上海起义和杭州起义作出重大贡献。南京临时政府北迁后,作为同盟会上海支部的主要负责人,继续坚持政党政治的理想。二次革命失败后,从事秘密讨袁活动,被害于杭州。如今,姚勇忱生平及事迹多已不详,学界也几乎没有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