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漠河盆地中侏罗统沉积演化及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绣峰组、二十二站组、额木尔河组及开库康组露头剖面详细沉积学研究,查明漠河盆地绣峰组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二十二站组和额木尔河组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开库康组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湖底扇和湖泊相在各组均有发育。从绣峰组到开库康组,具有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的沉积演化规律。这一沉积演化规律决定了漠河盆地中侏罗统生油气层、储层、盖层均较发育,具有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层序地层理论,在四川盆地东缘晚三叠世-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充填系列中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和5个层序。3个构造层序代表3个充填演化阶段。早期稳定沉降补偿充填阶段,气候潮湿炎热,有利于储层及烃源岩发育;中期中等-强烈沉降欠补偿-补偿充填阶段,气候潮湿-半潮湿,有利于烃源岩及盖层发育;晚期强烈沉降补偿充填阶段,气候半干旱,对储层及盖层发育有利。  相似文献   

3.
潮水盆地属典型的西北体罗系原型盆地,早在20世纪中叶就在青土井发现浅油藏。为了正确认识潮水盆地侏罗系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完成该区油气藏的勘探,通过详细的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记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地层进行了详细认识。认为盆地发育有冲积扇、三角洲一湖泊和河流三大类沉积体系,对应的亚、微相沉积体相互叠置,横向上具可追踪性。最后,结合前人资料和岩相特征认为:潮水盆地为由早期的断陷盆地冲积扇体系.经中期盆地深陷水进演化为三角洲一湖泊体系,最后经末期水退形成河流体系的盆地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
采用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野外地质剖面调查及测量、地震、测井、钻井、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划分出金马-聚源地区中侏罗统的4个Ⅲ级层序、7个准层序。其物源分别来自于龙门山前带的赵公山及向峨、莲花洞一带的山前带冲积扇三角洲沉积与水进型三角洲沉积相间叠置发育的沉积模式,具纵向上的分层性、平面上的分带性特点。千佛崖组SQ9层序和上沙溪庙组SQ11层序中的初次充填PST准层序是金马-聚源地区中侏罗统最有利的准层序类型,其中扇三角洲或辩状河三角洲低位厚层辫状分支河道或河口坝砾岩或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储集岩是研究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其纵向上分布于水进扩张EST准层序中的水进泥岩段之下,初次充填PST准层序的中下部。因此,纵向上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横向上主要分布于隆丰、金马和聚源-崇义一带,呈北西-南东向带状或北东-南西向毯状展布。  相似文献   

5.
西昌盆地上三叠统白果湾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目前在沉积方面的基础地质研究尚缺乏系统认识,很大程度制约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以白果湾组一、二段为研究对象,根据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和元素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理清了沉积相划分标志与特征,搭建了全区可对比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恢复了沉积体系时空展布与演化规律,建立了构造—气候响应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西昌盆地白果湾组一、二段可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包含低位体系域、湖扩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3个体系域,主要发育辫状河流、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低位体系域时期盆地以辫状河流和三角洲连片沉积为主,湖泊面积较小;湖扩体系域时期以湖泊沉积为主,辫状河流和三角洲向盆地边缘大面积萎缩;高位体系域时期短轴强物源向湖心进积,湖泊面积再次减小。层序沉积演化是构造作用和古气候条件的叠加效应,其中区域构造运动作为主控因素决定了盆地地貌格局、沉降速率和湖平面变化,古气候旋回通过影响湖平面升降对沉积充填产生控制。白果湾组一、二段成藏配置关系良好,低位体系域有利储集体可作为该区下一勘探阶段重点关注的方向。该成果可为川西南地区陆相油气勘探新领域突破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钻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二连盆地吉尔嘎朗图凹陷下白垩统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C1和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LSC1、LSC2、LSC3、LSC4、LSC5,分析了各旋回的发育特征。识别出5种类型的沉积体系:滨浅湖-近岸水下扇;较深水湖-浊积扇;滨浅湖-扇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和河流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和储层砂体的发育情况,综合分析生、诸、盖条件后认为:在垂向上,LSC3旋回为本区最有利的储集层段,在平面上,本区的油气勘探应主要寻找宝饶构造带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主要储层砂体类型为前缘分流水道砂和前缘席状砂。  相似文献   

7.
豫西南马市坪盆地在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为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根据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分析,将该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划分为三种沉积环境7种沉积类型:即2种扇三角洲沉积,2种曲流河沉积和3种湖泊沉积,并讨论了盆地沉积序列的组成与古环境演化。  相似文献   

8.
北部山前带下侏罗统是吐哈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沉积体系研究认为:北部山前带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物源来自北部,沉积相带为辫状河三角洲,河流相厚层块状砂岩与煤系源岩互层叠置,厚度大且横向分布稳定,具备整体勘探、连片含气的潜力,是开展精细勘探、拓展致密砂岩气规模储量的重要领域。通过岩心观察和各种分析化验资料,对研究区储集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形成特低孔、特低渗储集层的主控因素是成岩作用、沉积作用,而构造作用形成的微裂缝改善了储集层的渗流能力,因此,寻找裂缝发育带是勘探获得成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的东河塘组-巴楚组共同构成“东河砂岩”,在盆地范围内对东河砂岩进行追踪和对比,并对其沉积演化规律展开精细研究,是当前盆内油气勘探所关注的重点。以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为研究对象,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指导下,利用盆地中大量钻测井、录井、岩心以及地震资料,对东河砂岩层序地层及格架内沉积演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认为:东河砂岩共识别出两类层序界面,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6个三级层序(SQ1—SQ6),并建立盆内层序地层格架,发现层序的分布受古地貌影响较大,SQ4—SQ6在全盆保存完整。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共识别出包括三角洲与滨岸相等5类沉积相,并对层序格架内沉积相的平面演化进行研究,发现SQ1—SQ6时期,东河砂岩沉积面积逐渐扩大,顺南地区的SQ4砂体、顺西SQ5砂体以及顺托地区SQ6砂体都有较好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是下步勘探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层序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构造活动控制了沉积层序的发育,层序具明显的旋回性;层序发育受构造运动影响完整性差;盆地边缘与腹地层序特征差异明显;海侵(泛)事件影响使层序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化。根据其特征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45个地压及测井层序.详细描述了层序的展布及结构特征,分析了体系域发育与储盖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学的出现曾被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是地质学的一场革命。但其研究本身还存在着一些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基于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初步总结了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异同及其原因。在回顾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侏罗系层序的级别和划分、层序界面的判别标准和影响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控制要素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探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的各种方案进行回顾与对比,总结了层序地层划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阜东斜坡及其外围地区的侏罗系层序地层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方案。该方案将侏罗系划分为6个层序,两个构造层序。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7  
综合利用露头、岩芯、钻并、地震和古生物等资料,应用地层基准面原理,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侏罗系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6个不整合面即层序边界,按此物理界面将诛罗系划分出5套层序,建立起了与盆地统一的等时地层格架.各层序的内部构型呈现多种形式.层序1的长期基准面上升旋回由砂砾质辫状河冲积扇构成,长期基准面下降旋回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构成.层序2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呈现由底部充填于切蚀谷的辫状河河道砂砾岩→网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序列;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主要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构成.层序3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由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构成;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由滨浅湖→三角洲前缘相构成.层序4、层序5以发育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  相似文献   

14.
煤层在层序划分与对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以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侏罗系为例,通过对该地区几个聚煤时期的碎屑物质的供应程度、古地貌格局、湖平面变化(基准面变化)、气候及古植物等内在与外在因素的分析,并结合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认为该地区侏罗系煤层受多种因素控制,并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稳定上升的早期,且与层序的时空演化存在着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北部陆相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里木盆地北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层序的发育具有以下特点:构造活动控制沉积层序的发育,层序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层序发育受构造运动影响而完整性差;盆地边缘与腹地层序特征差异明显;海侵(泛)事件影响层序内部结构复杂化,根据这些特点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45个地震及测井层序,详细描述了层序的展布及结构特征,分析表明,体系域控制了储,盖层的分布与发育。  相似文献   

16.
首次报道了藏北羌塘盆地羌资2井中侏罗统布曲组海相碳酸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该层位含有丰富的正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和萜甾类化合物。正烷烃形态为单峰和双峰并存、以单峰形态占优势,主碳峰以nC17,nC20为主,次为nC18,nC15,nC16,轻烃组分占有绝对优势;OEP值介于0.37~1.14之间,平均值为0.89,无明显的奇偶优势分布;Pr/Ph值介于0.56~1.03之间,平均值为0.75,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萜烷相对丰度为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伽马蜡烷普遍存在,但相对含量较低;甾烷主要为规则甾烷,少量孕甾烷,规则甾烷∑(C27+C28)>∑C29,∑C27/∑C29介于0.67~1.22之间,显示弱的C27甾烷优势或弱的C29甾烷优势。有机质母质主要来源于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不能确定是否有陆生高等植物输入。成熟度参数和镜质体反射率均显示碳酸盐岩处于成熟阶段。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总体为缺氧还原—弱还原的海相环境,海水盐度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7.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地层可分成4个层序10个体系域,在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和古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下,层序内部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着变化,早中侏罗世由南而北依次发育河流、沼泽和湖泊相沉积,中侏罗世由南而北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由南而北则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沼泽相煤岩和较深湖相泥岩是良好的烃源岩,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河道砂体是物性较好的储层,湖相泥岩是有利的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8.
乌尔逊凹陷北部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序地层学解释方法对乌尔逊凹陷北部下白垩统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分析,将其划分为4个层序和4种层序类型,即简单断陷层序、快速断坳层序、同生断坳层序和简单坳陷层序。不同的层序发育有不同的体系域类型;重点分析了构造活动对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的控制作用。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地区层序地层充填模式;指出油气在这些层序和体系域类型中的赋集规律,认为快速断坳层序和同生断坳层序能形成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9.
以吐哈盆地温米油田为例,探讨了低伽马泥岩的成因机理及其应用意义。研究表明,低伽马泥岩是在湖泛时期由于富含放射性的钾长石和云母等矿物受到抑制而沉积形成的。为此,首次提出了在源区母岩具高自然伽马特征的沉积区,低伽马泥岩可作为高分辨率等时地层对比的标志。对温米油田含油层段高位体系域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建立了该区高位体系域地层叠置模式及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