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油气开采经济控制成本界限的确定及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油气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地下资源的减少,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油气开采成本将逐步上升,特别是对开采后期的油气田更为明显。为了有效地控制油气开采成本,确定油气开采成本的控制界限,显得非常重要。章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结合油气开采产量和成本变化规律,并结合油气市场价格,分别对油气开采递减期和稳定期的经济控制成本界限进行了分析计算。其方法可用于油气田开发成本的控制,以降低油气开采成本,提高油气田开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油气管道是油气资源重要的运输设施,油气田管道是承担油气资源开发、生产、调节、外输等任务的能源运输装置。油气田管道的完整性关系着油气资源的供给能力,以及社会民生财产安全。本文通过对国内典型油气田集输钢质管道失效类型、失效识别流程以及失效统计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威胁油气田管道完整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适用于油气田管道失效分类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现场失效识别流程,并对失效统计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油气田钢质管道失效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全球油气探明储量与大油气田的分布及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探明油气储量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其中中东地区的油气储量最为丰富。全球大油气田的分布可划分为27个聚集区,其构造类型可归纳为6类。从构造背景分析,以被动边缘型和大陆裂谷型大油气田为主。笔者扼要而综合性地介绍全球油气探明(剩余可采)储量、油气储产比、大油气田聚集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大油气田的发现与分布特征及其在油气储量中所占的比重与作用,大油气田形成区的大地构造类型,进而举例介绍典型大油气田的地质概况,如典型大油气田加瓦尔油田和乌连戈伊气田的油气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4.
北极含油气域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极含油气域包括了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具有非常丰富油气资源。根据北极地区的构造演化,结合区内地层特征、盆地分布及其发育特征,研究区内油气地质条件,通过剖析研究区大油气田的成藏要素和作用,并结合含油气系统的思想,探讨大油气田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构造演化控制了北极含油气域的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其中巨型裂谷的发育、联合古陆的形成与裂解以及北大西洋的形成使北极含油气域具备了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因此,中生界是区内含油气盆地烃源岩、储层和盖层发育的主要层位,其次是新生界。区内主要以大气田为主,大油气田的圈闭类型以构造圈闭为主,油气生成大多开始于侏罗纪,运移高峰则大多发生在白垩纪以后。在大油气田数量和可采储量上,区内白垩系是大油气田分布最多的地层,其次为侏罗系。研究区勘探程度很低,仍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待开发或未开发,但由于不确定性因素多,区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风险大,因此对大油气田的分布规律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总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技术成果,并分别从风险管理和数字化建设两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技术应用水平,推动海外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实施,提升油气项目经济效益,为海外油气合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油气地质分区以油气田有规律的分布和形成条件为基础。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分油气盆地,一种是划分油气省、区。盆地与省的边界不吻合。油气盆地划分的基础是构造的运动情况和沉积条件,而油气省、区的划分基础是现代构造状况和地质构造特征。在寻找油气田时揭示油气沉积的共同条件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油气地质分区以划分省、区为原则,并按这种区域等级描述油气田。油气(或可能有的油气)省、区的分布取决于—些主要构造单元及这些单元内的油、气、凝析气等潜在资源、油气田数量、储量和这些区域内形成与保存的碳氢化合物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全球大油气田分布特征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通过对全球1021个大油气田的逐个解剖和统计分析,对大油气田的发现年代、油气属性及地理位置、储层地质时代、岩性、埋深、圈闭类型、储量规模、盆地类型等参数进行分析,探讨大油气田分布的主要特征,并应用含油气域的概念,阐述大油气田在全球8个含油气域中的分布特征。研究认为,全球大油田609个,主要分布于中东地区,全球大气田412个,主要分布于东欧、中亚及俄罗斯地区,大油田和大气田最富集的地区为亚洲和大洋洲及中东地区,其次为欧洲地区;全球大油气田发现高峰在1960—1990年,近20年来也陆续有重要的大油气田被发现;大油气田主要富集于中生界,其次为新生界;大油气田的储集岩性主要为砂岩,其次是碳酸盐岩,但在碳酸盐岩储层中油气储量丰度更大;大油气田主要集中在3km埋深以内;圈闭类型主要是构造圈闭。对最终可采储量分析得出,中东地区油气资源储量巨大,同时发现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重油带的油气资源也极其丰富。大油气田所在的盆地类型主要是Bally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Klemme分类模式下的Ⅱ类盆地,Mann分类模式下的Ⅱ类和Ⅰ类盆地。在8个含油气域中,特提斯含油气域油气资源最为富集。根据大油气田的分布特征,在未来的大油气田勘探中应加强对北极含油气域、重油带、深水区及岩性圈闭的勘探,在这些领域将可能会有重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张云慧 Horst.  I 《国外油气勘探》1998,10(5):553-577,639
在整个北海地区,Troll油气田按油当量计算是一个最大的油气发现,其中油气聚集的74%,(当量油)为干气,26%的为重质生物降解油柱,根据油气分布,我们将该油气田划分为若干区块,并认为它们是同源的,文中所讨论的油气运移和充填模型指出,油和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油气运移相关且气运移和充填早于油侵位,利用常规的地球化学方法表征Troll油气田两种不同油组并绘制成图,我们认为这两种油组是通过不同的油气运移系  相似文献   

10.
齐家—泰康地区油气田规模及分布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延防  丛金山 《勘探家》1998,3(3):31-36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及齐家-泰康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田分布特点,建立了距离序列的GM(1,1)油气田规模预测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了研究区西部的构造油气储量及其分布,利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了油气田单体储量及其序列。  相似文献   

11.
综合油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地球化学洋井技术是在钻探过程中,应用现代测试技术直接获取油信息的勘探方法。在分析当前油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现状后认为,应加强气测录井技术、井中化探录井技术,有机地化(热解)录井技术的综合研究,克服单项技术的局限性,形成适合于钻井现场的同气地球化学录井技术,为钻井过程中快速判别油气水层、快速评价储集层气属性及油源岩和预测未钻达地层油气提供重要信息,从而提高钻探成功率、缩短油气田(藏)的发现周期。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北部三叠系STM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是一个具底水的油气同产的凝析油气藏,其地下为凝析气相、还是气液两相,由于缺乏高压取样测试资料而难以确认。前人据其所产油气性质和气油比判断为凝析气相,但发现井沙29井中油组厚7m的油气层在声波测井曲线上却无明显的高时差响应。相态判断对该油气藏评价、储量计算、开发方案部署等影响很大,作者从物理性质、气油比、组分Z值法、Φ值法、因子判别法、测井解释、气层低频地震响应正演模型及其在构造图上圈闭顶部低频范围与对应深度上测井响应的吻合性等7种方法的综合分析,认为中油组为具凝析气顶和油环的油气藏。这一认识被后来所钻沙51井证实。   相似文献   

13.
双河油田的综合油气化探异常及其找油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水化学法和△C法对泌阳凹陷双河油田进行了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综合油气化探异常,建立了水化学和△C异常模式,据此,对综合油气化探测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试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分析资料研究油气层特征,对油气层作出早期评价。  相似文献   

15.
油气水三相锥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定 《石油学报》1986,7(3):73-82
根据华北油田特点;编制了油气水三相锥进模型,用这个模型对苏桥带油环的气顶油田进行了计算,对于这类油气田开发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计算,为开发好这类油气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耦合与差异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论述了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研究现状、勘探前景及其相互之间的耦合和差异。指出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是今后油气地质和勘探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勘探前景。认为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物质来源,生成和演化机制大相径庭,但赋存的物理化学环境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深部高温、高压环境条件下各自所经历的热演化特征亦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深层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研究中,也可以适当兼顾对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勘探和研究工作。 \r\n\r\n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原油孢粉研究迅速地开展起来,大量的原油孢粉研究表明,原油中含有相当多的菌、藻、孢粉化石。孢粉由于体积小,比重轻,孢粉壁不易氧化,而且石油具有一定的粘度,故油气在其运移过程中,往往将生油岩中的孢粉带进油藏,所以原油中的孢粉化石可以示踪油气运移,查明油源,判断生油岩时代,是石油地质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沙二段是胜利油田第三系的主要含油层系之一,对其油源和油气运移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油气勘探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长庆油田第一助剂厂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反应油气入口结焦严重。经过分析后认为,入口处反应油气管温度下降幅度较大是造成反应油气入口结焦严重的根本原因。因此将入口处进塔前一段油气管改为套管,外套与分馏塔连接,内外套间填充隔热材料。另外,加强了整根油气管的保温。采用此方法后,分馏塔入口处结焦问题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9.
�͵��������������������о�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胡俊  颜英 《天然气工业》2001,21(2):44-47
油气储集层是测井解释与评价中的主要研究对象。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气储集层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它不但决定油气田储量的大小,而且直接控制油气井的产能及最终采收率。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的砂泥岩储集层,由于它有着不同的地质特征,其中与测井信息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1)集集层岩性特征;(2)储集层物性特征;(3)储集层电性特征;(4)储集层流体的性质及其分布特征等。它们是进行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测井精细解释与评价的地质基础,这些地质因素对各种测井响应的影响程度,则是测井资料储集层评价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成油成气期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对塔里木盆地累积及不同时期生油气量进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指出塔里木盆地虽然累积生油量巨大,必定曾有过大规模的油气聚集,但由于主力成油期过早,使早期形成的巨—大型油藏容易受后期多次强烈构造运动的破坏、改造的影响,使油的富集规模和强度大为减小。因此,盆地内对石油的勘探应立足于寻找中、小型油田;虽然盆地内大部分气也生成于古生代,但相对于油而言,中新生代生成的气所占比例较大。这些生成期晚的天然气是盆地内气资源的主要来源,并使盆地内的气资源前景优于油资源。比较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及其较为集中的时代分布,使盆地内气的勘探前景看好。预期塔里木将成为一个富气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