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索建筑师卒姆托的材料观念中现象学思想,并在对其建筑作品与散文著作的交互解读中,理清卒姆托材料观念中现象学思想的两个层面:一、将笼罩在材料认知上的人为信仰悬置,直面材料本质;二、将材料与“生活世界”相连,塑造场所精神。  相似文献   

2.
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最耀眼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作品以对材料的精选和高质量的手工艺处理,以及规则的几何形体而闻名。文章试将视点聚焦于卒姆托的几件作品,从建筑形体、材料、光线等方面,对卒姆托超乎寻常的空间设计理念和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周均怡 《城市建筑》2023,(14):155-158+164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设计的建筑作品以其“诗意”的气质而闻名,致力于回归建筑的真实性探索,是当今建筑界备受关注的建筑师。文章将简析彼得·卒姆托的经历,以战后欧洲艺术角度为切入点,追溯其作品的建造形式。文章以克劳斯兄弟教堂为例,从建筑形体和材料构造两个方面分析其作品及思想,以获得对其作品的超越形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彼得·卒姆托的马桑斯老年公寓等三个作品以及大舍的龙美术馆(西岸馆)为例,从“材料-结构-空间”匹配的角度,探讨建造逻辑与空间组织同步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是200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得主,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建筑人士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卒姆托的四个主要建筑作品,对卒姆托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卒姆托的三种建筑思想进行了解读,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卒姆托的建筑。  相似文献   

6.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是2009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得主,也因此吸引了全世界建筑人士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卒姆托的四个主要建筑作品,对卒姆托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卒姆托的三种建筑思想进行了解读,从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卒姆托的建筑.  相似文献   

7.
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简洁、独特、精致而闻名。文章对卒姆托及其作品进行了合乎当代建筑语境的解读,从建筑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作品和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8.
卢健 《华中建筑》2014,(5):20-23
彼得·卒姆托是备受国际建筑界关注的著名建筑师,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对真实性表达、对人真实生活的关注以及现代价值与地方文化的结合,使他获得了国际建筑界的广泛赞誉。该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建构"的定义及发展,然后从建构的视野,结合卒姆托的著作和建筑作品实例,通过建筑建构实现的三个主要途径:建筑细部、建筑材料、光影表现来解读以"诗意的建造"著称的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建构观,以期从建构层面探究如何才能成就一座优秀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彼得·卒姆托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深受关注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以简洁、独特、精致而闻名.文章对卒姆托及其作品进行了合乎当代建筑语境的解读,从建筑形体、功能、材料、空间和场所等方面对其作品和思想进行了分析,以期唤起人们对建筑本质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卒姆托以“作家”姿态呈现出的《思考建筑》这本书,从体察入微、用材之道以及领悟事物三个方面,浅析作为普利兹克获奖者的建筑大师卒姆托,其本人及作品的宁静而迷人的气质。  相似文献   

11.
以彼得·卒姆托的圣本尼迪克特教堂、布鲁德·克劳斯菲尔德教堂和施泰尔内塞特纪念堂这3座宗教纪念建筑为例,通过对建筑特征的分析,揭示其神圣性情感体验的来源——“入口”“亲切感与纪念性”“光”“时间”“记忆”的空间设计手法。研究探讨了勒·柯布西耶“难以言喻之空间”、马丁·海德格尔现象学思想,与卒姆托的设计哲学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卒姆托作品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复杂多变的建筑形式已经不是人们评判建筑的唯一标准,人们渐渐地开始在建筑氛围中寻求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震撼。在建筑大师中,卒姆托可能是最注重匠人精神的一位,他的设计往往从文脉入手,通过材料的运用、光的利用等手法为人们营造一种恰当的氛围,让人们沉浸其中,体会建筑背后的历史与人文,感受情感上的共鸣。本文以卒姆托的著作《建筑氛围》为理论依据,选取卒姆托的建筑实例进行横向对比来探讨卒姆托在建筑氛围营造中常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13.
王帅 《四川建筑》2012,32(5):57-60
通过解读卒姆托在瓦尔斯的温泉浴场设计,从建筑体量、材质以及不同空间的联系入手,解析了这个在自然环境中朴素谦和存在的建筑所体现出的丰富性。并试图在卒姆托创造的世界中体验建筑,探寻其在地域性层面的启示,以及从体验中挖掘其独具的精神隐喻。  相似文献   

14.
季度荐书榜     
《建筑创作》2011,(3):176-177
《建筑氛围》作者:[瑞士]卒姆托著,张宇译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9月彼得·卒姆托欣赏的场所和建筑是这样的:它提供给人们一个避风港,适于居住,不动声色地有所助益。因此,解读某处场所介入其中,订出纲要性的用途、意义及目标,起草、筹划、设计出一件建筑作品,这是个曲折旋绕的过程,并非一条笔直的坦途。对彼得·卒姆托来说,氛围属于美学范畴。本书会使读者洞察,"氛围"在卒姆托作品中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它对他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2011年蛇形画廊由世界知名的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设计。今年的这个画廊是此系列画廊中的第十一个,可谓是全世界同类建筑中第一个,也是最有野心的一个。它也是建筑师在英国建成的第一个项目,荷兰影响广泛的设计师PietOudolf设计了其中的花园部分。卒姆托的建筑中心是一座花园,建筑师希望将来访者激发成为观察者。卒姆托说,他的项目"目的在于让使用者得到放松的时间,去观察,之后开始交流——或者不开始"。设计鼓励感觉和情感在建筑体验中扮演一种角色。卒姆托仔细地选择材料,创造了沉思的空间,唤醒思考维度的身体环境。与平常一样,卒姆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6,(5)
如彼得.卒姆托在《思考建筑》中所言,光静谧地在他的建筑上抒写诗意,而这是达到真实的唯一路途。独创性、古怪性与诗意无关。空气、光线、声音与材料是建筑的基本元素,它们言说自身却并不使我们惊愕。这些内容终究回归于主旨的情境。这就是卒姆托建筑的中心:它们并不是作为一种表演、为了使我们惊异而被建造,而是为那些不必"用喋喋不休去惊奇"的人而存在于此。建筑就是建筑,如斯而已。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使建筑学研究语境中空间的意义和材料的建造逐渐转变为2个研究方向:对于空间的研究大多强调其精神性和归属性,似乎空间意义只能意会;对于材料的研究大多强调技术性和实践性,似乎材料研究止于技术。本文对彼得·卒姆托4个案例中空间和材料关联性进行分析,引入地点和类型的视角,讨论“空间—类型”和“材料—地点”2组关系对建筑空间意义和材料表现的影响。空间反映着材料的建造,材料是空间的现实基础,二者在内在意义和外在表现的相互作用下推动着建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安徽建筑》2020,(1):12-14
彼得·卒姆托在当今世界建筑界备受关注,文章试将视线聚焦于卒姆托的几件代表作品,从光线与空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展现建筑师追求建筑本质的创作理念和独特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彼得·卒姆托大师的布鲁登·克劳斯田园教堂作品为引,研究了彼得·卒姆托大师在布鲁登·克劳斯田园教堂建筑中对极简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并对极简建筑设计和装饰的关系、极简建筑设计和长方体的关系、极简建筑设计的由来等问题做出了解答.  相似文献   

20.
国际信息     
正卒姆托在挪威矿山设计悬崖建筑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在位于赛于达(Sauda)的前阿曼纳加维特锌矿(Allmannajuvet)建造了3幢建筑。这座矿山在19世纪末仅使用了18年。这些建筑一个在悬崖边上,另外两个像山坡上的"吊脚楼"。项目包括一个咖啡馆、一个服务大楼和一个介绍采矿历史的博物馆。咖啡馆和博物馆于陡峭的山坡上,以格子状的木材架子作为支柱。而含厕所和停车设施的服务建筑,位于一道石头墙的一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