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东莞莞城英文实验学校的设计.尝试探讨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绿色建筑形态模式的设计方法.即遵循生态技术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筑的艺术表现,使生态技术与建筑艺术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2.
2007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馆位于广州大学城广东药学院校区内,赛后将作为该校的多功能体育馆以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备用赛场。设计者通过对体育馆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将创作的立足点放在与城市环境、亚热带气候的积极对话上。"  相似文献   

3.
建筑场地的地形环境与气候条件构成了独特的设计语境,建筑的绿色设计应注重场地环境、气候条件的分析,基于场地、气候适应性进行方案创作,形成场地与气候响应设计。以永州市某行政文化中心投标方案设计为例,初步探索了场地与气候响应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气候为导向的绿色学校设计——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工程的绿色设计进行了简介--主要是以亚热带气候条件为导向,从被动式技术出发提高建筑环境质量和塑造空间形态,对学校绿色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和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黄翼 《华中建筑》2014,(1):52-55
江门市青少年宫建筑设计以场地优先、显山露水和景观最大化为环境设计原则,建筑外墙和中庭空间的设计手法考虑尽量引入自然采光通风,以生态设计措施适应当地湿热气候条件,建筑造型体现碉楼文化和孩童的心理需求,放大交通空间使室内空间增加趣味性和舒适性,力求创造真正为孩子服务的、属于孩子的建筑。设计强调建筑与场地、气候和文化相呼应,追求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创造出生态的、文化的,同时又具有现代气息、适合特定使用人群的公共建筑。  相似文献   

6.
涂慧君  黄全乐 《规划师》2001,17(1):72-75
田园城市规划思想由霍华德提出,芒福德在规划思想上给以进一步发展。佛山科技学院北院规划中标方案根植于佛山的自然和人文特色,在深切关注校园规划核心问题的基础上,在实践上发展和探索了田园规划理论。  相似文献   

7.
舒欣  季元 《建筑师》2013,(6):12-19
气候适应性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物与空气、阳光、阴影和水的分界面。是协调内外环境的智能面层,已成为建筑表皮发展的新趋势。整合设计过程(IDP)也为可持续建筑设计(SBD)带来了新的契机。包括设计的创新以及设计决策的客观性。实际案例选择的建筑实践是将气候与地域文脉整合设计的典型案例,通过丰富的图例试图揭示气候适应性表皮构件复杂的层次关系。并体现出隐藏在建筑表皮外观下的建筑系统整合过程,凸显了整合设计的介入过程。  相似文献   

8.
严寒地区秋冬季节严寒干燥,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需要对防灾公园进行适应气候特征的设计和调整.本文主要对防灾公园在设计和规划上的多个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思考,进而使防灾公园更适合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更好地为城市的防灾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晋 《新建筑》2007,(1):34-36
随着大空间公共建筑建设量的增大,其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高。如何在设计过程中有效降低其运营能耗,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是设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被动式形态模式是建立在与被动技术有机互动的基础上。结合两个设计实例分析,探讨在不依赖或少依赖人工能源的条件下,通过建筑形态与能量(风能、光能等等)流动的动态性相互作用,实现建筑形态与被动技术的有机协同,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武汉市蔡甸职业教育中心的总体和单体设计介绍,表述了新型学校的设计理念、设计特点。论述了建筑设计应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造优美的学校环境,构筑和谐、人本、生态、高雅、健康的学校建筑,并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同时,也强调了建筑的创新适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乔峰 《华中建筑》2011,29(4):119-121
通过提出规划中功能系统的构建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两个理论框架,文章借鉴校园规划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探求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校园空间带来的影响,指出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意向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社区生活中,并以此提升校园的气质与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12.
规划与设计中城市气候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喆  魏昱 《新建筑》1999,(1):67-68
从城市气候角度论述了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对城市气候特征认识不足的几个问题,指出正确认识城市气候特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3.
大学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应该从实际文化需求出发。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内容,既要有内涵深刻的构思主题,又要有因地制宜的处理手法,还要有因势利导的后续手段。该文以太原理工大学中西广场为例,主要从设计背景和构思主题,方案设计的过程与手法,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和修正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其整体设计和实施过程。旨在探讨大学校园广场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与校园文化、地形、景观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适用、经济、美观,使其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赏景效果和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4.
盐城中学南校区规划和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环境建设和建筑设计与现代教育理念变革相关。通过江苏省盐城中学规划设计工程案例研究,论文着重从构思理念、道路组织、空间序列、建筑景观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设计原理与现代校园规划建设的关系,并指出城市设计同样应成为我国未来校园规划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15.
陈瑜  顾灵 《华中建筑》2005,23(1):120-122,138
在兰溪兰荫中学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学校规划本质意义和终极目标的思考,从基地场所特定的自然环境特征出发,营造了一个“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神”的诗意校园。  相似文献   

16.
郎亮  孔宇航  佟蕊 《城市建筑》2011,(10):114-116
本文以盘锦地方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为切入点,以"有机性和地域性表达"为主题,探讨基于城市、自然与人文关联性思考的当代校园规划创作实践,关注校园规划中的人性化、有机性、地域性及场所精神的塑造,揭示当代校园规划设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杨芸 《华中建筑》2008,26(5):145-149
该文选取东莞市中心广场这一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其设计理念和实际使用情况的前后对比,反思其设计手法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总结。希望能从设计的角度就如何更好地适应市民的活动需求,提出建议,以期对将来城市广场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袁磊  覃力 《新建筑》2011,(3):92-95
以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学实验综合楼为例,讨论了华南地区建筑结合气候的设计策略和方法。该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包括设置贯通的庭院空间以增大透风系数和促进自然通风、组织外立面遮阳和庭院空间以有效控制太阳辐射得热等。通过实测及模拟分析,该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在保证物理环境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