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基沉降对高速公路路基宽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同三线宁波高速公路试验段施工经验,阐述了软土地区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基宽度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有关路基施工中逐层加宽的计算公式以满足路基断面的设计要求,可供软土地区修筑高速公路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基路堤填筑期安全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伯华 《人民珠江》1997,(4):19-23,27
广东深汕高速公路某段路堤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加预应力土工布或土工格栅来进行排水预压加固处理。填筑期的安全监测分析研究成果表明:由于拖打砂井土体扰动,地基土强度降低20%左右,路堤填筑期约束,土体固结度为66.3%,采用土工布或土工格栅加固地基,能调整地基应力,均化应力分布,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失稳机率。最后对施工控制指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用真空预压法加固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堤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法加固效果明显,与堆载预压法相比,采用真空预压法的工期短、地基土强度增长快、路基沉降量小且稳定。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当前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变形预测不准确而产生的危害,详细分析了软基变形预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软基变形预测误差对策。  相似文献   

5.
粉喷桩加固高速公路路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经粉喷桩处理后的软土路基,可有效减少加固区的沉降量和侧向位移,表明粉喷桩加固法是可行的;沉降变形、土压分配观测表明,粉喷桩是通过桩土间互相协调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拓宽路基下管桩处治技术缓解软土地基沉降的效果和管桩复合地基相关因素对处治效 果的影响,应用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管桩复合地基的变形性状,并对各因素的处治效果进行对比分 析。研究结果表明:管桩处理能够有效控制软土地基的沉降,进而减小路基顶面的不均匀沉降;路基和 地基的沉降量对管桩桩长和桩间距的变化比较敏感,桩体长度越大缓解沉降的效果越明显,适中的桩体 间距才能更好地减少沉降,而桩模量、垫层模量和格栅模量的变化对地基沉降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从观测布置、仪器选型和软基变形监测仪器的埋设技术等方面介绍了软土路基的信息化施工方法, 并通过两个工程实例阐述了观测资料的整理方法及运用。  相似文献   

8.
软基堤坝设计的侧向变形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应力重分布和三向固结效应的影响,批出软基堤坝建设中存在侧向变形,将增加地基沉降并对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宜采用改进的 沉降计算计算沉降量,以充分考虑侧向变形对沉降的影响;在工程建设中应采用合理的工程措施,减小侧向变形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桩基侧向变形的桥头软基处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软土侧向挤压下桩土互相作用理论以及桥头软基处治方法概况入手,从降低台后路基高度,控制台后填筑速率,采用复合地基综合处治三方面探讨了基于桩基侧向变形的桥头软基处治方法,最后根据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处治方法的应用情况,为软基土体侧向变形条件下的桥头软基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南京市某长江堤防拓宽工程为例,采用FLAC软件建立堤防拓宽的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拓宽新堤与老堤的相互作用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新老堤防结合部开挖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增强横向连接的措施。采用数值软件对以上工程措施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新堤防填筑后,由于附加应力作用使老堤堤身和路面产生附加变形,老堤防路面的不均匀沉降为13.7cm,路面的坡度为1.7%,整体向堤中心线倾斜。在新老堤结合部铺设土工格栅加筋后,堤防的最大沉降位置由堤顶路面处发展到堤身内部,新堤路面变形和堤身不均匀沉降大幅减小。  相似文献   

11.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经济性和合理性,决定采用适当的软基加固处理,准确地估算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对工程的建设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松木桩处理软基是一种取材容易、造价较低、施工简便的地基处理方法。松木桩适宜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环境工作 ,适用于软土地基厚度较浅、设计承载力不超过 130kN/m2 的工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地区不同土层软土的一维和等向固结试验,得到一维固结下压缩指数Cc和回弹指数Cs与修正剑桥模型参数λκ之间的关系。鉴于室内试验耗时过长,而通过土样的基本物理指标(天然含水率wn、孔隙比e0、液限wL和塑性指数Ip)来推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式,对比发现土的变形指标与基本物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c/n0Cc,Cs/n0与三轴试验各向同性固结下得到的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对应的关系式。由此,上海地区软土的变形指标可通过初始孔隙率来估算。在已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沿海多个地区(广州、天津、深圳、温州、福州等)压缩指数试验数据,发现沿海地区软土压缩指数与初始孔隙率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对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饱和软粘土动力固结机理及实用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强夯法加固地基的顺序是由深部到浅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土地基的顺序是由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大能量,逐层向下加固,而且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上层填土是直接的,而加固下层饱和软粘土是间接的.通过对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饱和软基的施工工艺的探讨,认识到确定饱和冲击能量、最佳冲击击数、合理的冲击遍数以及两遍夯击的间隔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冲击能量的浪费,杜绝实际工程中常见的"橡皮土"现象的产生.为优化施工设计和现场指导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基坑围护结构水平移动是其周围地表沉降的主要诱因之一。基于不同围护结构水平变形模式,根据线弹性理论相关研究给出了对应的地表沉降计算式。通过该计算式预测的黏土层中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xm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首先采用该计算式求出地表沉降最大值位置;其次,联合地层损失法,基于假设地表沉降曲线,计算沉降影响范围x0,推导地表沉降曲线包络面积Av;最后,根据地表沉降面积Av与围护结构侧移面积Ah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地表沉降最大值δmax,从而实现墙后任意地表位置沉降的计算。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工程适用性。研究成果为基坑开挖地表沉降预测提供了一套半理论半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海积软土的室内多级加荷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软土随时间的变形发展规律、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次固结变形与加载历史的关系,相关试验成果为正确地预测软土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减少工后蠕变沉降计算的合理化模式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沈阳地铁十号线滂江街站和滂江街站—长安路站区间(后面简称滂长区间)近接某老旧居民楼施工,车站基坑深约25 m,与该楼水平距离10.5 m,区间下穿该楼,竖向距离16 m。车站与区间施工对该建筑物进行多次扰动,形成叠加影响,该建筑物沉降变形风险较大。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车站和区间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该楼沉降进行预测,为风险工程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计算结果表明,左线盾构下穿施工引起该楼的沉降占总沉降的大部分,应重点加强左线盾构掘进过程的施工参数控制,确保建筑物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8.
以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堤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和工后沉降预测分析方法,以及工后预测沉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如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本段软土地基处理效果可知,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分析是保证软土地基处理取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深厚软基抛石挤淤加固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抛石挤淤法在沿海高等级公路地基处理中广泛应用,但对加固机理研究较少,通过建立弹塑性有限元力学模型,对抛石挤淤处理的路基应力变形性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①抛石挤淤处理后的地基能有效提高地基的模量,减小路基沉降和地基浅部水平位移,加速地基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因此抛石挤淤的加固机理在于人工硬壳层效应和加速排水固结效应;②抛石挤淤体厚度越大,路基沉降越小,而抛石挤淤体模量和宽度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较小,因此施工时应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增大抛石的沉底深度;③填筑速率越大,路基工后沉降越大,预压期越短,路基沉降越大,因此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并保证足够的预压期使路基沉降满足工程要求。深入了解抛石挤淤的加固机理、应力变形性状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