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司在谋求公司及股东的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公司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与其盈利性目的之间的矛盾、冲突是绝对的,补偿与相互促进是相对的。消费者、公司共同努力是协调这对矛盾的较好做法。公司内部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共同发挥作用是促成公司履行对消费者社会责任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慈善公益捐赠事业发展极不稳定,企业履行慈善公益责任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慈善公益捐赠事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捐赠环境较差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几个方面。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标准,对企业的慈善公益捐赠进行正确引导,逐步规范,实施量化管理,并作为与企业信誉挂钩的一项激励措施;其次,政府监管应尽快完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企业捐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对企业捐赠额的免税制度和捐赠额内的税率应该区别于普通税率;最后,应尽快开征遗产税,运用倒逼机制原理来推动企业的慈善公益捐赠。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慈善公益捐赠事业发展极不稳定,企业履行慈善公益责任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慈善公益捐赠事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捐赠环境较差和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几个方面。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标准,对企业的慈善公益捐赠进行正确引导,逐步规范,实施量化管理,并作为与企业信誉挂钩的一项激励措施;其次,政府监管应尽快完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企业捐赠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再次,对企业捐赠额的免税制度和捐赠额内的税率应该区别于普通税率;最后,应尽快开征遗产税,运用倒逼机制原理来推动企业的慈善公益捐赠。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唯一目的,而应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应该包括雇员利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会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利益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公司独立法律人格是针对公司外部人员而不是针对公司股东而言的。在公司内部,只存在着公司股东之间或者公司参与者之间的法律关系,股东作为公司内部成员,不可能与公司发生任何法律关系。公司股东可以分为控制股东和非控制股东,控制股东控制着公司股东大会和公司董事会,其意思和利益常常以公司的意思和利益的面目出现。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公司非控制股东和控制股东之间利益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股东抽逃出资是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一种方式,损害了公司、其他诚信股东与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相关法律没有规定其民事责任,利益受损者无法得到救济。遏止股东抽逃出资行为,必须明确规定抽逃出资股东的民事赔偿责任。讨论了抽逃出资股东对公司、其他股东和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公司追逐利益与社会公益间的矛盾,使得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先对国内外学者就公司社会责任的观点进行阐述,得出自己的论点,同时对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进行阐述,最后阐述我国关于该理论的立法与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8.
传统公司理论的监督权基本上只赋予股东,而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充分行使监督权,其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寻求一种利益的均衡,要求公司的治理主体扩大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比研究了公司监督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之不同.  相似文献   

9.
在公司法的传统理论下只能解决公司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但就如何积极引导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如何同时兼顾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等问题,却难以解决。本文试图从税法的角度阐述在要求公司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时,应当注重其权利、义务的对等。并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公司追求利最大化利润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而又不损害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公司理论的监督权基本上只赋予股东,而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如果不能充分行使监督权,其利益就很难得到保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寻求一种利益的均衡,要求公司的治理主体扩大到包括股东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对比研究了公司监督理论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之不同。  相似文献   

11.
分拆上市所引发的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大股东通过利益输送,掏空上市公司,实现控制权私人收益,这不利于投资者保护,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价值,也阻碍了证券市场发展.在上述背景下,整体上市,尤其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空壳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入手,基于母子公司框架,分析了集团公司母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解答了为什么要整体上市的问题,同时采用会计研究法检验了整体上市的长期绩效及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12.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依法作出的股东会决议具有法律效力,但股东会作出的决议应当做到程序合法、内容合法并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否则就可能会影响股东会决议的效力。对外担保是公司一项重要的非常规经营,应由股东会行使担保的决策权,但若股东会决议存在瑕疵则会影响股东权益、债权人利益以及社会经济的稳定。本文拟以对外担保的股东会决议瑕疵为切入点,探讨公司股东会决议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股东会中心主义"向"董事会中心主义"转化的趋势越发显现,董事会的权限不断增大,董事对公司利益的影响作用日益增强。为防止董事滥用权利,维护公司及股东合法利益,有必要强化对公司董事忠实义务的立法规制。文章立足于规范董事忠实义务的理论基础,分析我国《公司法》中董事忠实义务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英美法中相关规定,提出完善董事忠实义务立法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产权主体理论研究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并认为:内部人控制势必会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公司治理风险,影响企业整体组织利益,不能较好地实现公司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内部入控制带来的问题并结合太平洋建设:集团的“严氏试验”案例,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行了案例论证,得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5.
自相交易是指董事代表公司的利益与自己或者与自己有利益关系的其他公司或者企业进行的交易,是忠实义务的核心问题。因此,董事的自相交易是董事信义义务所要规制的主要方面。比较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交易互相规则;结合自我交易的具体内容,分析了我国公司法关于自相交易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控股股东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损害公司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引入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能有效解决中小股东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对保护中小股东的平等权利的实现,有效弥补公司独立法人人格之下公司机关对控股股东的损害行为救济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尽快在我国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7.
股权集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很大程度在其大股东的控制之下,公司的逃税决策由大股东做出。一方面,控股股东可以利用其对公司经营的监督行为,向小股东收取一定的租金,并利用其控制权作出是否要进行逃税的决策;另一方面,在操纵公司进行逃税时,控股股东也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进一步侵占原本属于小股东的逃税收益,这些都将影响控股股东的逃税决策。该文将建立股权集中型企业的所得税逃税模型,并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对逃税决策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提出了投资者应从公司治理和制度设计的层面把握IT治理,正视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利益不相同问题,从而为企业的IT建设提供根本制度保障.IT治理是激励制度、约束制度、决策制度和评价制度的总和,4种制度相互协同、共同作用,其核心是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制约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特别是董事会结构中存在种种缺陷 ,导致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严重的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了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中国证监会于 2 0 0 1年 8月 2 2日出台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的出台 ,标志着独立董事制度正式步入了我国证券市场 ,这将会极大的改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 ,更好的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首先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 ,然后根据分析的结论论述我国目前引入这一制度的必要性 ,并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分析 ,最后提出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企业电视新闻宣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如实地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了企业的精神,潜移默化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并持续构筑着企业的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