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某低品位铜钼矿低碱度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某低品位斑岩铜钼矿矿样进行了低碱度浮选工艺研究。铜钼混合浮选阶段采用高效组合抑制剂CS,在低碱度(pH=7~8)条件下实现了铜、硫分离,伴生金属钼取得了较高的回收率;铜钼分离浮选阶段采用新型抑制剂BK510替代Na2S抑制含量较高的次生铜,在低碱度(pH=8~9)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铜钼分离效果。实验室闭路试验获得了钼品位46.21%,钼回收率84.01%的钼精矿和铜品位24.61%,铜回收率89.25%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2.
某斑岩铜钼矿低碱度铜硫浮选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控制石灰高碱工艺对铜硫分离的负面影响,对内蒙古某斑岩型低品位铜钼矿以CTP为硫铁矿抑制剂,进行了铜硫低碱度浮选分离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5%的情况下,采用1粗3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该斑岩型铜钼矿石,可获得铜、钼品位分别为24.57%、6.94%,铜、钼回收率分别为86.58%、81.52%的铜钼混合精矿;此外,还通过纯矿物试验考察了碱度和CTP对黄铜矿、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碱度环境对黄铁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对黄铜矿也有抑制作用;CTP在低碱度环境下能很好地抑制黄铁矿,但对黄铜矿可浮选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采用江西理工大学研制的DT系列抑制剂对江西某铜银多金属矿进行了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DT系列中的DT-2#作为铜硫分离浮选时黄铁矿的抑制剂,可在pH=8的低碱度条件下获得铜精矿、硫精矿品位分别为22.49%和33.07%,回收率分别为88.76%和62.25%的良好指标,而且银在铜精矿中的品位和回收率分别达到1391.6g/t和71.59%。  相似文献   

4.
在低碱度条件下,研究了以E908为捕收剂,腐殖酸钠为抑制剂对某高硫含铜矿石的优先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捕收剂E908对硫化铜矿具有较好的捕收性能,腐殖酸钠是铜硫浮选分离时黄铁矿的优良抑制剂。全优先流程闭路试验得到铜精矿铜品位19.87%、银品位605.84g/t,铜回收率87.76%、银回收率84.51%的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5.
新疆某低品位钼矿石钼品位仅0.076%。矿石中除钼外,还伴生含量为0.033%的铜和含量为1.232%的硫。虽然钼、铜、硫主要以辉铜矿、黄铜矿、黄铁矿形式存在,但它们共生关系密切,分离困难。根据矿石性质开展综合回收钼、铜、硫的选矿试验,首先将原矿粗磨至-0.074 mm占85%后进行钼铜硫的混合浮选,然后将钼铜硫混合精矿细磨至-0.043 mm占95%后进行钼铜与硫的分离浮选,最后对钼铜混合精矿进行钼与铜的分离浮选,并在钼铜硫混合浮选过程中使用新型捕收剂GZW101和新型抑制剂GTS、在钼铜分离浮选过程中使用新型抑制剂GLN,最终获得了钼品位为47.03%、钼回收率为73.20%的钼精矿以及铜品位为14.89%、铜回收率为77.26%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54.26%、硫回收率为88.94%的硫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效捕收剂ZA在铜硫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某多金属硫化矿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锡、硫,铜品位为1.05%、锡品位为0.28%、硫品位为7.19%,伴生银品位为13.20 g/t。铜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占有率为93.60%。现场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摇床重选选锡的浮重联合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银锡(银进入铜精矿),存在石灰用量偏大,碱度高,铜和银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为探索低碱度浮选回收铜银的可能性,以复配药剂ZA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获得的铜硫混合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5%、pH=10.5的低碱条件下经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5.16%、银品位为212.2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1.75%、61.1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35.32%、硫回收率79.08%的硫精矿,有效地实现了矿石中铜银硫的分离富集回收,尤其是强化了游离银的选矿富集。试验结果对伴生贵金属硫化矿中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藏某铜钼矿石的共生嵌布状况及特点,制定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工艺试验流程。铜钼混合浮选采用常规浮选药剂,铜钼分离采用自行研发的低毒高效铜抑制剂HX-1,通过大量的条件试验,确定了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全流程闭路试验,最终获得钼精矿钼品位48.49%、钼回收率86.95%;铜精矿铜品位32.23%、铜回收率95.19%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某铜矿石低碱度铜硫分离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江西某铜矿选矿厂在进行铜硫分离浮选时以单一石灰为抑制剂、矿浆pH高达12以上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设备及管道结垢等问题,用江西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抑制剂DT-4#代替大部分石灰对该矿矿石进行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试验,实现了低碱度(pH=8)条件下铜硫的有效分离,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3.45%、铜回收率为90.38%,硫精矿硫品位为44.67%、硫回收率为91.63%。  相似文献   

9.
低碱度铜硫分离新工艺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TP是一种铜硫分离的新型有机抑制剂,在德兴铜矿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CTP工艺具有铜硫分离石灰用量少、效果好,有利于伴生金、银、钼的回收及采用浮选法从尾矿中回收黄铁矿等特点,在现场工艺条件下,选铜指标与石灰工艺指标相当,而金、钼的回收率比原工艺分别提高160和2388个百分点,硫精矿品位为430%,选硫作业回收率达9102%。  相似文献   

10.
在保持原有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新型捕收剂、抑制剂分别对云南某斑岩型铜钼矿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进行了药剂优化试验研究,最终选用捕收剂W3和W4、起泡剂F-425和MIBC、高效的铜抑制剂M8等,并进行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钼品位44.92%、钼回收率80.57%的钼精矿,铜品位25.03%、铜回收率91.10%的铜精矿。与设计流程浮选指标相比,铜回收率提高了回收率提高了4.10个百分点,钼的回收率提高了4.5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N-propyl-N-ethoxycarbonyl thiourea (PECTU) collector was investigated to concentrate copper minerals from a refractory copper porphyry ore through bench-scale and industrial flotation tests. The flot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ECTU had strongly collecting power for copper sulfide minerals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against iron sulfide minerals under moderately alkaline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sodium butyl xanthate (SBX), PECTU increased the grades and recoveries of Cu, Au and Mo in the copper concentrates, and performed the flotation separation of Cu/Fe sulfide minerals at cleaner pH ∼10.5 as well as decreased 2/3 lime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of UV-visible measurement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PECTU could be used as a high selective collector for copper minerals. The experimentally obtained results have been explained from the structure-reactivity relationship of collector by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  相似文献   

12.
杨文寿 《矿冶工程》2022,42(3):84-87
对某含铜金银多金属硫化矿尾矿进行了综合利用试验研究。该尾矿主要有价元素为Cu、Au和Ag, 含量分别为0.16%、0.36 g/t、62.74 g/t,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 金、银主要分布于黄铜矿中, 其次分布于黄铁矿中。采用磨矿-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工艺回收尾矿中的有价组分, 开展了磨矿细度、矿浆pH值、分散剂用量、捕收剂用量等浮选条件试验, 确定了相关工艺参数, 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产率0.68%, Cu品位18.96%、Au品位36.75 g/t、Ag品位5286.37 g/t, Cu回收率80.58%、Au回收率69.42%、Ag回收率58.79%;硫精矿产率3.39%, S品位37.16%、Cu含量0.28%、Au含量2.05 g/t、Ag含量306.81 g/t, S回收率78.24%、Cu回收率5.93%、Au回收率19.30%、Ag回收率17.01%;实现了堆存尾矿中Cu、Au、Ag、S等有价元素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某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针对某复杂难选铜铅锌多金属矿样采用先选硫化矿后选氧化矿的原则流程,确定了"铜铅混浮—铜铅分离—再浮锌—选氧化铅"的浮选工艺,小型闭路试验可以获得含铜19.51%、铜回收率66.72%的铜精矿,含铅59.39%、铅回收率54.48%的硫化铅精矿,含锌40.98%、锌回收率64.29%的锌精矿,含铅44.78%、铅回收率21.22%的氧化铅精矿,实现了有价矿物铜铅锌矿的有效分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某含银低铜高砷高硫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碱性pH环境下,以GSF31为毒砂抑制剂、GSB32为铜和银矿物的选择性捕收剂,采用铜砷等可浮-抑砷浮铜工艺流程,在原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0.35%、1.50%和10.74 g/t的条件下,获得了铜品位20.19%、总回收率64.15%的铜精矿,其中砷含量0.42%、银品位308.72 g/t、银选矿富集比28.75,铜精矿中砷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15.
对某含铜钼钨矿石进行了浮选分离工艺研究。该矿石为钨重选毛砂,除钨矿物外,还富含铜、钼等有价金属硫化矿物。根据矿石性质,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的浮选工艺,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钨、铜、钼。铜钼混合浮选时,采用高效活化剂BK546,有利于矿石浮选脱硫,提高铜钼回收率,并减少钨的互含损失。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7.90%、铜0.68%、钼回收率96.44%;铜精矿含铜37.32%、回收率99.64%;钨精矿含WO3 68.12%、铜0.025%、钼0.005%、钨回收率97.30%。实现了矿石中钨、铜、钼的有效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16.
肖云 《矿冶工程》1989,9(1):31-35
本文论述采用亚硫酸盐作抑制剂,对黑钨粗精矿精选枱浮钼、铜、铋硫化矿浮选分离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药剂费用较低,分选指标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完全可以取代有氰工艺,本文还对亚硫酸盐抑铋浮钼、铜工艺和矿浆加温等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西藏某低品位硫化铜矿原矿含铜0.44%,铜氧化率为8.30%,伴生金品位0.12 g/t。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还有少量的辉铜矿、铜蓝及微量氧化铜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硫化铜矿物嵌布粒度微细,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紧密,解离困难,且易泥化脉石矿物含量多,是影响铜精矿品质的主要原因。针对矿石特点,推荐采用“铜硫混浮—混合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替代原优先浮选工艺,结果表明,闭路试验可获得铜品位19.82%、回收率87.00%,含金4.46 g/t、回收率73.80%的铜精矿。与原工艺相比,铜及伴生金回收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某高银高砷铜粗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磨矿细度、脱药剂、抑制剂、捕收剂等对铜砷分离的影响。采用有机抑制剂与无机抑制剂组合抑制毒砂,选择性捕收剂强化回收银矿物,进行了提质降杂浮选研究。在给矿铜、砷、银品位分别为1.71%、7.54%和41.46 g/t条件下,可以获得铜精矿中铜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19.16%和80.31%、银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268.22 g/t和46.37%、砷含量0.81%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某含硫铁铜矿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澳大利亚某含硫铁铜矿样, 采用先浮选硫化矿物、后磁选铁矿物的原则工艺, 可在有效降低铁精矿中硫含量的同时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在原矿磨至-0.074 mm粒级占70%后铜硫混选, 粗精矿再磨至-0.074 mm粒级占95%后铜硫分离, 铜硫混选尾矿再弱磁选的闭路试验中, 可以获得铜精矿品位19.93%、铜回收率80.35%, 硫精矿品位32.75%、硫回收率41.13%, 铁精矿铁品位71.45%、铁回收率89.44%(铁精矿含硫0.34%)。  相似文献   

20.
白成庆 《矿冶工程》2018,38(3):79-81
某铜冶炼转炉大修拆除的废镁砖经重选回收铜、金、银、铅等有价金属后, 对其尾渣进行了浮选回收有价金属的试验研究。通过优化磨矿细度、浮选矿浆浓度、药剂制度等, 获得了含铜26.96%、含银2 158.0 g/t 、含金6.80 g/t、含铅4.98%的铜精矿, 铜、金、银、铅回收率分别为89.97%、82.12%、89.75%和86.07%, 各种有价金属得到了全面高效地回收, 达到了综合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