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中原地区得以统一,使得宋代成为我国绘画艺术上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绘画繁荣发展的时期。而这一时期出现的宋人小品,构图简洁、主题突出、题材丰富多样,虽作品规格相对较小,但却能小中见大,描绘的内容丝毫不逊色于大幅的长卷。宋人小品的出现,是我国绘画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促进了宋代小品绘画的发展和产生,开创了中国小品绘画历史的先河。本文从三个"境"态方面,以宋代小品绘画为研究对象,以绘画艺术的语态为研究基准,结合客观的存在,对宋人小品进行绘画空间深层次的研究和剖析。包括它的创作思想与背景,艺术价值,以及提供给我们新的审美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唐朝时期虽有部分人逐渐接受了高坐家具,但高型家具的发展普及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进展,直到宋朝,空前自由的社会环境推动着中国家具形制的变化和发展,人们开始真正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进行转变。现以宋代社会环境为视点,分别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阐述宋代社会文化对高型家具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宋代家具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宋代家具是明式家具巅峰时期的铺垫,也是高型坐具快速发展并普及的关键时期,家具形制种类也更为丰富完善。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对《西园雅集》图中墩、榻、几、屏、桌、椅等6类家具形制做个案研究,运用图像学与符号学对其图象信息本身及其社会背景综合解读,探究其风格形制产生原因与宋人审美思想影响下的家具形制与特点,以求梳理宋代家具形制、形式与风格审美特征,进一步解读宋代家具形制与其背后的思想。宋代家具传承文化脉络,建筑梁木架发展与家具制作互补发展,木结构设计更为完善并由厚重转向轻巧,市井家具开始普及,家具类型得到快速发展,文人士大夫寄情于物,提升了家具的文化属性,更为简洁的设计广受推崇,为明式家具鼎盛发展奠定基础,也反映出宋代家具极高的美学思想,对进一步解读宋代家具形式与风格及其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界对宋代服饰文化的纵深研究仍有待展开。大量宋辽金时期的典章制度、笔记小说、绘画图像,以及经考古发掘出的古代服饰实物等资料为宋代服饰的形制文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以四座南宋墓葬出土的服装实物为依托,辅以文字史料及图像考据,从南宋女装"大袖"的称谓考辨及服饰等级、"大袖"的形制特征、形制语言的文化符号价值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揭示了南宋女装大袖作为汉民族宽衣文化的典型符号所具有的积极的政治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宋代家具作为家具发展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它奠定了明清家具繁荣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而宋代"富养文士"的社会环境背景,造就了宋代独特文人家具的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宋朝历史背景;总结了宋代文人家具的典型形制,分析了宋代美学追求的"平淡美"、"意境美"和"自然美"及其风格简洁素雅的内在特征与形体秀丽的外在特征。宋代家具追求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审美思想对新中式家具设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夏朝开始在中国几千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保持着以席地而坐为主的生活方式,直至宋代垂足而坐逐步成熟。宋代作为高型家具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溯本求源,缺少此时的积累,明式家具的繁荣便是无源之水。通过分析两宋时期社会背景以及高型家具发展成熟的原因,探究了北宋与南宋高型家具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差异,同时明确了两宋高型家具形制发展过程中的复古与创新,对于传统家具形制借鉴的现代化家具设计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宋代的理性化哲学左右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标准。宋代内衣文化虽然拘谨保守,但朴实自然,少奢华盲目,多淡雅理性。宋代抹胸衣着舒适便利,形制简单多变,色彩丰富淡雅,是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内衣名称。宋代内衣所创建的简洁、含蓄、便利等"理性之美",对当代内衣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曹植《画赞序》的写作在时间顺序上仅次于王延寿的《文考赋画》,两篇文章在论述内容上大致相同,都带有鲜明的儒家思想,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但在深入品别后,便可看出,《画赞序》比《文考赋画》蕴含着更多而且更为深刻的内容和含义。《画赞序》首次提出了绘画作品的内容及面貌具有激发受众情感反应的作用;《画赞序》的内容揭示了在曹植生活的年代,从事绘画创作活动的画家已经开始致力于将思想情感注入绘画作品之中,从而引导观者获得与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作为画论,《画赞序》首次提出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首次肯定了绘画艺术"与文同功"的作用。重评曹植《画赞序》,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画赞序》所蕴含的理论价值,明辨三国时期美术理论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宋辽历史语境为背景,就胡服吊敦在宋代社会的发生及演进、吊敦与膝裤的异别辨析、吊敦形制语言的应用差异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述。文章揭示吊敦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的视觉符号在宋代主流意识形态的禁绝中其广泛的社会渗入程度,并进一步探讨汉文化语境下的宋人在接受异族文化的过程中对吊敦形制语言的变通与重塑。  相似文献   

10.
四、纸浆漂白二艺的出现是宋代对书画用纸演变的伟大贡献。(公元960~1276年)计316年 宋代是中国造纸行业继续兴盛发展的时期,宋代书画的一个特点是盛行“文人画”。书画家能书善画,诗文并茂。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两者在达意抒情上都和线条的运用紧密相连,因此,绘画同诗文书法以及篆刻相互影响,日益结合,形成了显著的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为世界艺林中独立门类的中国国画艺术打下了基础。这些文人画在宋代大部分采用纸张作书画的基材。这就促进了书画用纸的进一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张琛  弓太生 《丝绸》2023,(11):146-158
五代十国是幞头形制变化的重要时期,为研究该时期幞头形制的流变及其原因,文章通过图像与文献互为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在对该时期幞头形制进行分类分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将其与唐代、宋代的幞头形制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现有图像中的五代十国幞头形制主要可分2类17型。其中,圆顶顺风脚、圆顶长脚2型软裹软脚类幞头继承自盛唐;硬裹硬脚中的圆、方顶圆翅,圆、方顶翘脚4型继承自晚唐;其余11型为时代新创,成为宋代幞头形制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时期幞头形制在唐宋之际的流行更替、服用者身份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表现出了清晰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脉络,具有承唐启宋的重要历史过渡价值。政治多元化的影响、世俗文化渐兴的推动和工艺技术发展的助力是过渡性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印扇面画     
人们消暑纳凉,常常会用到扇子。而在文人看来,扇子不仅仅是纳凉之物,更是一种艺术品。他们或将扇子作为文学描写的对象,或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与扇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扇面画内容广泛,有人物故事、神话传说,村舍楼阁、曲溪流水,也有闲草野花、鱼虫鸟兽或名人书法、诗句等。它在我国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中国扇文化。随着我国加入WTO,旅游事业迅猛发展,开发装饰扇、纸折扇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网版印刷技术网印扇面画(最好以当地特色名胜古迹为主),更能吸引游客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分析了广作座椅的典型品类与形制特点,结合传统广作技艺与艺术特征表现,提出了广作椅具设计发展的传承思路。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探究不同品类的广作椅具在形制的造型设计、艺术特征,从中总结出传统广作座椅的匠师精神与形式精髓,探析新广作家具设计风格的延伸途径。座椅在形制上,秉承匠师的精工细作,在品类上,顺应时代进行造型创新,以广作家具的发展为前提,得出设计发展思路,为广式家具独有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造型方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珰"作为一种冠饰,不仅可以作为"貂蝉冠"、"通天冠"、"步摇冠"之构件,亦可作为"骨苏"之构件。其形制特殊,包含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理"珰"、读"珰"以及对邻"珰"的对照比较,力求洞鉴,以达昭然。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出土于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中珰的形制分型分式,进行梳理研究,探究其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及演变规律。并联系珰所出墓葬墓主的身份,对照相关文献记载,结合壁画、雕塑、绘画资料中出现之珰的形制,对不同等级人群适用的不同形制的珰进行了划分。结合邻邦朝鲜半岛、日本出现的相似形制的珰,考察其传播与流变,从而探讨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5.
宋代的黄金货币不管是在种类和数量上,还是在货币化程度上,都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北宋以后直至元代,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民不安居,金银更经常地被用作宝藏手段;且黄金比白银更适于宝藏,所以元代时,黄金及黄金货币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并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宋代黄金货币 宋代的黄金货币主要有金挺、金牌和方孔圆形钱等几种,另外也有少量的马蹄金、饼金等。 金挺的形制来源于唐代,金牌似为宋代新出现的一种形制。金挺和金牌在唐宋人的笔记中多有记载,十余年来,在浙江、安徽、江苏、湖北四省的考古发现中,也屡有…  相似文献   

16.
杨景壹  张佩 《纺织报告》2022,(8):126-128
马面裙的形制演变可以从中国古代服装的形制中窥得一二,纵观中华民族发展的兴衰史,马面裙的发展和衰败与其密不可分。自宋代隐约可见的雏形样式,到成为明清时期的盛行主流,马面裙无声地记载了宋以来的民族文化,是汉族最具标识性的传统服饰之一。文章从历史文化背景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和史料对马面裙的形制演变进行调研,并尝试找出朝代背景信息与马面裙形制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对马面裙形制演变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思考马面裙是如何在历史中传承下来的,并感受朝代的兴衰对马面裙风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特色服饰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象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审美风尚,体现着时代的脉搏,服饰变迁就是一部历史。宋代绘画以写实著称,人物画中所着服饰精研准确,有些绘画作品中的服饰衣冠甚至可按图复作,是研究宋代服饰的绝佳史料。《大宋衣冠(图说宋人服饰)》一书由傅伯星先生所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发行。傅伯星先生美术出身,擅长历史画又尤好宋史,本书以画解史,以图论史,基于宋代古画,对宋代服饰进行深  相似文献   

18.
正肖像画是以绘画形式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关注肖像画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提及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我国明代对于肖像画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深深影响了之后肖像画发展的方向。从历史成就来看,可以说明代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肖像画发展的革新时期,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肖像画自然会呈现出新的变化,这个时期的肖像普遍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和造型特点,本文将社会历史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比肖  相似文献   

19.
毛红 《广西轻工业》2009,25(12):107-108
水彩画在其自身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绘画语言,这是水彩画区别于其他画种而独立存在的根本点。自上世纪末,水彩画传入中国开始,在技法和画面效果上出现了与西方传统水彩画不同的形式。文章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中比较中、西水彩画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旨在研究汉至唐屏风榻从低矮型向高型转变过程中形制演变的特点以及产生原因。以画像石、墓室壁画、考古发掘文物以及相关文献等资料为基础,梳理了汉至唐各时期屏风榻形制的特点。结果表明,汉唐间屏风榻主要经历了尺度上由低型到高型、结构上由开放到封闭、屏风样式上由独扇到多扇、屏画题材上由教化到审美的演进趋势;同时发现,南北朝是屏风榻形制转变的重要时期,此时南北地区屏风榻形制存在较大差异。自南北朝后,隋唐屏风榻在南北朝北方地区形制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究其原因,这与传统礼制的规训、技术的制约,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