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火山岩型铀-多金属矿成矿理论,在对新疆托里县科克加依拉克地区铀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岩性、控矿构造、热液蚀变等方面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讨论,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预查区内地质特征、含矿地层特征、岩体分布及铀矿化特征调查分析,总结该区含铀地层主要异常带放射性及铀含量特征和铀成矿地质条件,指出预查区找矿有利岩层和铀成矿控矿构造,以及热液型铀矿成矿有利部位,铀异常控制因素。为了解该区铀矿资源远景调查、分析,提供可靠理论依据,为今后其它地区寻找该类型铀矿提供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3.
库普坳陷为准噶尔盆地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准噶尔盆地东缘,是一个近NW向展布的长条形坳陷,面积约3 700 km~2。库普坳陷南东缘两条区域性断裂所夹持的地段,地层倾角较小,新构造运动使得该地区自晚白垩世以来发育多个沉积间断,区内地形地貌条件对于层间氧化带、潜水氧化带的发育及铀成矿较有利。结合区内相关地质工作成果,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并分别分析了区内构造、铀源、岩性岩相、水文地质等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1)库普坳陷处于有利的大地构造位置,受到新构造活动的影响较强烈,具有良好的铀源、构造和有利的岩性岩相条件,地下水补—径—排体系完整,具有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基本条件;(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区内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的主攻目的层,在区域上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为可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认为库普坳陷具有较好的潜水-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的找矿前景,并初步预测了纸房、库布苏等2处成矿远景区。上述分析对于该区进一步开展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深部构造环境、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和成群成组的成矿构造裂隙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多期次地幔流体和成矿流体的频繁活动,以及花岗岩丰富的铀源、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成矿环境等优越的成矿条件,使得洪水河地区成为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从化探异常、γ异常、γ能谱异常、洪水河铀矿的发现过程,探讨了该地区铀矿成矿条件及区内较大的铀矿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豫南地区特别是大别山北坡为铀矿化密集区,区内铀矿化类型主要为火山岩型铀矿化和砂岩型铀矿化。该区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表明:(1)该区铀矿化的形成明显受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风化作用和热液活动也为控制矿化形成的重要因素;(2)区内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多具有多期次活动的特点,为铀矿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西天山库松木切克—阿克秋白地区地处乌拉尔—蒙古造山系,与西侧哈萨克斯坦科克切塔夫铀成矿区一并隶属于中亚成矿域,是我国境内铀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区域。该区域地质背景、铀矿化特征、构造演化与铀成矿特征、构造断裂展布与控矿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区域构造俯冲演化背景下,区内形成了以岛弧带为主要铀成矿构造带的沟-弧-盆体系,区域性主构造决定了区内铀成矿格局,次级构造应力及不同方向构造应力的叠加,为铀大规模矿化、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因此,加强对该地区构造特征与铀成矿的研究,可为西天山库松木切克—阿克秋白地区铀矿找矿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尚丹坳陷位于巴音戈壁盆地,北东部本巴图地区目前已经发现了多处地表铀矿化点与深部铀矿化,赋矿类型即包含泥岩型又有砂岩型。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上段,目前估算铀资源量已经过千吨,达到中型铀矿产地规模。本文通过对尚丹坳陷铀源,构造,找矿目的层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特征,找矿目的层氧化带特征,铀矿化特征等简要分析,总结铀成矿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大红山矿区位于滇中台坳南缘,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区内经历了复杂的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条件优越,大红山铁铜矿床既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矿床经过多年开采,揭露了多种矿(化)体类型。为进一步查明矿床成矿机理,在野外地质调查及找矿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地质特征,系统厘定了成矿条件,探讨了成因机制及找矿方向,综合判定大红山—元江地区、矿区北部的元谋—姜译地区及红河断裂、底巴都背斜等构造有利部位为"大红山式"铁铜矿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结合云南双江701地区相关地质勘探成果,首先分析了区域地质背景,然后分别从花岗岩体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构造特征、蚀变特征、成因类型以及放射性特征等方面对区内岩体铀成矿条件进行了详细探讨,认为区内铀矿化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硅质脉控制,最后对区内701铀矿点特征及类型进行了探究,并对区内铀矿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勘探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位于下庄矿田南部,新桥—下庄硅化断裂带与鲁溪—仙人嶂辉绿岩组相交复合地段,北接336矿床,东接339矿床;该区的近东西向的鲁溪—仙人嶂辉绿岩组,是该区有利的围岩;北北东的新桥—下庄硅化断裂带,是该区有利的构造控矿构造;热液活动既带来了深部的铀源,也创造了铀成矿必需的热动力环境;该区具有铀源丰富,构造活动、富铀热液活动强烈,围岩蚀变强烈,碱交代作用普遍等特点;墩头地区主要铀矿化类型是"交点型"铀矿,同时还具有硅化带型铀矿和碎裂正长岩型铀矿。下庄墩头地区有多种铀矿化,成矿条件好、找矿线索明显,表明区内有较大的铀资源潜力,为下一步的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蛇岭地区位于下庄矿田东北部江西省境内。区内地层出露有震旦-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主要出露燕山期花岗岩,基性岩脉呈岩墙产出。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有NNE向、NEE向、NW向和EW向4组构造,控制了铀矿体(化)的空间展布。区内分布有蛇岭矿床(由307、308、617矿点组成),以及410、310、105矿点,铀矿化主要产于燕山期细不等粒白云母花岗岩和中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受断裂构造、花岗岩体、基性岩脉和部分受不整合面联合控制。结合该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区内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控矿因素,探讨了蛇岭矿床(307、308、617矿点)以及410、310、105矿点的找矿方向,供区内后续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栖霞山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坳陷带宁镇断褶束西部,是宁镇多金属成矿亚带的典型产物。区内构造—岩浆活动剧烈,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厘定,结合历年勘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总结了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并结合工程验证成果,讨论了找矿方向。研究表明:①矿区主要赋矿层位为中石炭统黄龙组下部的粗晶灰岩段(C_2h~1),并受控于纵向断裂F_2;②矿区构造发育,Si/Ca界面与断裂构造的叠加部位控制着矿体的产出位置、空间展布及形成规模;③主矿体侧伏深部、纵向断裂F_2两侧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若洛隆—昌多阔地区位于四川省西部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北段,区内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措莫隆锡矿控矿条件分析、类比,优选出昌多阔、若洛隆等找矿靶区,并对找矿标志以及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建庄地区铀成矿背景、铀成矿条件、铀异常信息,认为该区域具有丰富的铀源和平缓西倾单斜构造、辫状河沉积体系,泥—砂—泥地层结构完整,补—径—排机制较完善,具备优越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直罗组下段砂体放射性异常发育,呈带状展布,经钻探验证已发现工业铀矿体,说明该地区具有广阔的铀矿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新疆温泉县巴什干地区地处博尔塔拉河、别珍套华力西褶皱带与博罗科努加里东褶皱谷接壤处两侧,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天山铀成矿省、北天山西部铀成矿带、温泉铀成矿亚带,北天山西部主体属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由滨巴尔喀什泥盆、石炭纪残余洋盆、赛里木地块和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组成。该区地质演化历史漫长,过程复杂,尤其是华力西期构造岩浆活动最为强烈,铀成矿条件有利。结合该区地质工作成果,通过总结区内铀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并对区内铀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具备有利的地质构造背景,具备铀富集有利的地层、岩体及构造条件以及有利于铀成矿的热液蚀变条件,并发现有多层较好的铀异常矿体。综合研究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铀成矿潜力及较好的找矿前景,分析结果可为该地区铀成矿理论研究和进一步开展铀矿找矿勘探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粤北诸广南部棉花坑铀矿床深部找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诸广南部的棉花坑铀矿床处于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的群组成矿构造带中,具有富铀花岗岩等有利的成矿条件,是该区内垂深最大的大型矿床。根据矿山生产探矿和近年钻探的成果,从控矿因素、成矿作用、找矿标志等方面,分析该铀矿床-150m以下(深部)找矿潜力。结果表明,该矿床有希望成为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资源储量最大的矿床。  相似文献   

17.
青海可可晒尔地区地处昆中、昆南缝合带之间,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已发现的铀矿化线索较多,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铀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岩浆岩、构造、岩脉条件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对该区铀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讨论,供区内铀矿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利文  赵有军  白强 《现代矿业》2016,32(9):149-152
青海可可晒尔地区地处昆中、昆南缝合带之间,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已发现的铀矿化线索较多,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在分析区域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对区内铀矿点地质特征进行了探讨,分别从岩浆岩、构造、岩脉条件及围岩蚀变等方面,对该区铀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讨论,供区内铀矿找矿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赣东北—浙西地区地处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中东段,目前已发现铀矿床十余处,矿床类型多为火山岩型。为探讨该地区铀矿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和区内铀矿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火山岩型铀矿床是大洋板块俯冲背景下,前泥盆纪富铀地层熔融后的富铀岩浆,经后期复杂的构造岩浆演化作用及地球化学环境改造在特定部位形成的。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区域构造以及层间破碎带、推覆构造、爆发角砾岩筒、破碎煌斑岩脉等都是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综合运用钻井取心、岩石化验等资料,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研究车排子地区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结果表明:1车排子地区构造简单,新近系存在南倾斜坡带,但砂体中有机质缺乏,盆地油气渗出作用过于强烈,不利于地下水的持续渗入和氧化作用,该类因素限制了该地区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及其含矿性;2已发现的铀偏高及铀异常现象,均为黏土矿物对铀吸附的产物,强度弱、品位低,不具工业找矿意义。上述研究成果对于区内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