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是实现乡村产业重构的有效抓手。在界定乡村产业重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解析"互联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驱动效应,划分乡村产业重构的类型,揭示信息时代乡村产业重构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①产业重构是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横向和纵向重构,可以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实现乡村产业结构及空间优化。②"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产业重构应遵循"支撑要素—行为主体—驱动机制—解构重组—综合效应"的系统逻辑,引导乡村原有的产业环境、整体结构、基本功能发生转变,进而实现乡村资源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重新构架与组织。③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互联网+"乡村产业重构路径具有差异性。以期丰富乡村规划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不同类型的乡村产业重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乡村地域风貌承载着深刻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根据浙江省乡村规划建设实践揭示出的乡村地域风貌特色不足的问题,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产系统、聚落生活系统(即"三生"系统)的视角出发,对乡村风貌类型进行划分,分别提出三个系统下的乡村风貌特色规划引导思路和策略,以期为当前中国乡村地域风貌特色营造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篇综述构建粉煤灰“物理序参量”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基本研究是:确定能够构成系统的参量以及这些参量将由粉煤灰物理特征来提供。研究工作依靠灰色系统作物理序参量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并用宏观、微观及现象学试验结果进行剖析,然后确定粉煤灰物理序参量系统由三个参量所构成:即粉煤灰细度、灰度和密度。它们能传送大量的有序化信息,有似中医学的脉诊,故其代号为“脉搏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篇综述构建粉煤灰“物理序参量”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基本研究是:确定能够构成系统的参量以及这些参量将由粉煤灰物理特征来提供。研究工作依靠灰色系统作物理序参量系统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并用宏观、微观及现象学试验结果进行剖析,然后确定粉煤灰物量序参量系统由三个参量所构成:即粉煤灰细度、灰度和密度。它们能传送大量的有序化信息,有似中医学的脉诊,故其代号为“脉搏系统”。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湖北省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从"住有所居"转向"宜居安居",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为避免美丽乡村同质化,《规划》提出,要以乡村人居环境风貌为底色、民居建筑风貌为特色,尊重山水格局、田林资源、地域文化,加强乡村风貌引导,彰显民族特色、地域特点、乡村特征.坚持新村宜建则建、老村宜改则改、古村宜保则保,组织编制鄂东北、鄂东南、江汉平原、鄂西北、鄂西南片区乡村建筑风貌规划设计导则和图集,引导荆楚乡村建成多元价值空间、高品质宜居空间、和谐舒适美好空间.  相似文献   

6.
周龙娟 《园林》2022,(2):117-124
近些年乡村在环境整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特色难以彰显、村民归属感低、风貌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一个乡村的风貌是由在地的"物""事""人"共同构成,基于"在地性"的乡村风貌设计可以更好地彰显地域特色和满足村民需求,构建地方认同和达到情感共鸣。以上海市青浦区徐练村为例,提出"在地性"乡村风貌设计的三大策略:(1)通过保护生态本底、顺应自然肌理、体现美学价值进行在地环境修复;(2)通过物化文化要素、再现文脉情景、使用乡土材料进行在地文化重塑;(3)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营造公共空间、引导村民参与进行在地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7.
王敏  侯晓晖  汪洁琼 《风景园林》2017,24(6):95-104
关注当前中国乡村景观面临的生态冲击与风貌特色危机,正视美丽乡村发展的新需求以及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三大误区。本研究引入生态审美理论,以乡村景观风貌在生态价值与审美体验上的要素耦合与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和概念框架,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尝试回答"乡村景观风貌规划如何实现生态—审美双赢"的关键性问题,提出基于生态—审美双目标体系的乡村景观风貌规划的技术路径,形成以地域性(locality)、多样性(diversity)与服务价值(services)为联结和关键的乡村景观风貌整体发展思路与基本实践方法。通过崇明东滩地区案例进行"落地"探索,进一步明确规划过程中的技术要点,验证实践途径的可操作性、典型性和普适性,为当前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提供新思路、新范式。  相似文献   

8.
"缝·补"策略是针对乡村生活空间环境现状,通过整合现有废弃地、闲置空间、废旧资源等发挥其"乡土、经济、集约"的特点,实现"本土营造,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文章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斗带村生活空间的景观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斗带村的环境特征、生活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村庄闲置资源现状,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乡土特征,提出适用于该村"本土特色景观"的"缝·补"策略,从空间整合、废旧资源再利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村落中原本割裂、无序、杂乱的闲置节点进行重构。改造后的斗带村生活空间景观考虑了村民记忆中的生活烙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独特村庄景观,保留了浓郁的岭南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8)
本文选择了新丝路沿线四个民族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八个序参量,构建2007年~2016年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从而对区域经济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呈上升趋势,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处于较低水平,且呈动态变化趋势。因此,应树立互利共赢的地区发展理念,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实现新丝路沿线民族地区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塑造强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欠发达地区乡村在社区活力、内生动力、监管约束、长效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基于乡村振兴的区域视野、系统整合、民生导向三大行动逻辑,建构“要素—行为—价值”三位一体的乡村风貌提升综合行动框架,并结合案例实践,围绕乡村“五大振兴”,从内生动力、行动框架、环境品质、时代价值等方面提出欠发达地区乡村风貌的提升策略,以期为新时代乡村风貌的提升和重塑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乡村是体现中国历史、社会、经济特征的活化博物馆,是集合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文化休闲等多重功能的空间载体。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乡村的文化、地缘关系等受到冲击,呈现出人口空心化、文化丧失和空间无序等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乡村合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村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乡村振兴的规划和建设应在尊重乡村特点的基础上提升乡村价值。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提出根据村庄的条件、特色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保护类村庄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风貌及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作为新时期下全新的规划编制类型,不是单一的空间规划或建设规划,而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挥"承上启下、指导实施"的作用,在人口、产业、生态、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风貌特色和实施建设等各元素高度关联、互相衔接协调的城乡统筹规划,对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即使是单一来源的粉煤灰,在相当短的时间内(每天),变化是很大的。因为粉煤灰是一种混沌和无序状态的再生资源,故重点对粉煤灰质量有序化进行系统研究。经过系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后,发现粉煤灰序参量系统能够作为提供发展和推广粉煤灰混凝土现代技术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4.
空间重构是引导乡村"三生"空间达到新平衡,实现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规划前村庄"三生"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重构的总体策略,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治,从生产空间整备与引导、生活空间改善与提升、生态空间修复与拓展3个方面着手,实现"三生"空间的融合发展。对当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古村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发展特色经济和乡村旅游的重要平台,具有历史、文化及科学等价值。文章以苏南地区典型的乡土古村落为例,通过对古村落的人、民居和自然构成要素,对古村落特色风貌维系和建设的现状问题进行探析。总结出古村落"人·民居·自然"的整体风貌保护策略和发展途径,得出乡土古村落特色风貌维系的体系构建策略,为小城镇特色营造的创新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温林  王中一  赵武  周波 《城市住宅》2021,28(4):173-17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年)》的颁布,鲁中南有很多山村开始借助本村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来振兴乡村经济.但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以山东省新泰市掌平洼村为例,在调研基础上,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居住空间重构策略,希望通过居住空间重构实现掌平洼村旅游资源的增值利用.  相似文献   

17.
陈琪玲  毛华松 《风景园林》2018,25(1):95-100
文化空间是历时性人地关系中生成的地方认同产物,是缓解当今乡村居民归属感弱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巴蜀移民村镇和移民原乡村镇的社会关系对照,立足两者社会关系从差序等级式向散射式转化的背景,归纳了地缘、业缘社会关系影响下所形成的原乡认同、行业认同以及"重生产与生活"的社会意识在巴蜀移民村镇文化空间的空间表征。从而为巴蜀乡村振兴的文化空间适宜性重构,乡村居民的社会认同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风貌标识是形成城市特色、构成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风貌标识与城市空间结构和风貌规划结构相吻合时,"点—线—面"的系统布置将会更好地强化城市的识别性。风貌标识将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宣传、教育、旅游指引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作用。在进行城市风貌标识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城市的风貌特色,包括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域文化、民俗民情和建筑风格等因素,根据城市结构功能的整体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确定风貌标识的空间分布结构、色彩基底、基本内容和基本样式等。  相似文献   

19.
乡村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一系列的转变,如何围绕新城镇化合理重构乡村空间,成为当前乡村空间建设的重点。基于新城镇化背景下,文章着力分析乡村空间遇到的转变和问题,诸如空心村、乡土特性衰败、建设用地无序增长和公共服务设施落后等,从村镇体系重构、生产空间重构、生活空间重构和自然环境重构等四个方面完成乡村空间重构,与新城镇化"以人为本"、"城乡统筹"、"生态文明"、"绿色集约"等原则相契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多民族地区是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形成的特殊区域,其发展与特色保护面临诸多问题。乡村聚落作为长时间文化积淀的载体,是进行文化景观研究的重要切入点。研究以石阡县自然地理、空间建设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综合地理环境、文化背景、聚落景观、建筑形态因素,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石阡县划分为七类分区,并进一步分析自然地理、乡村发展和民族迁徙历史对乡村聚落“条带-核心”模式分区形态的影响。与石阡县乡村发展规划中的风貌分区成果进行比较可知,以自然地理单元为基础、兼顾宏观社会经济因素与中微观空间因素、遵循相对一致性原则的分区模式更能反映多民族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特色,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风貌建设指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