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位于达州市江陵县的某滑坡严重威胁居民安全,面积约0.98×104m2,是当地滑坡的典型代表。在现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滑坡的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和基本发育特征,探究了滑坡的形成机制。对滑坡进行了敏感性因素分析,进而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分别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和建议对该滑坡的防治及研究同类型的滑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对巩留县吉尔格郎乡喀拉吐木苏克滑坡进行现场勘查和相关论证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形成机制,并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滑坡处于较稳定状态;在暴雨等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基于滑坡形成机制和定量评价结果,提出了为提高滑坡稳定性的工程加固措施,为当地居民的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具有较高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南冲水库溢洪道左侧山体存在A、B两个区块的古滑坡体,现处于极限稳定状态。该滑坡体距水库近,一旦失稳,将危及大坝及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现场勘察,查明滑坡所在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滑坡物质组成,并结合该滑坡自水库开建和运行以来的发展历程,阐明了滑坡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采用经典的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计算获得A、B区两个滑坡分别在自然状态和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稳定系数,结果表明A区块滑坡体虽然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在持续暴雨条件下很可能再次出现复活滑动;B区块滑坡体在自然状态下基本稳定,但在暴雨条件下将发生失稳滑动。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和防治建议,保证水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张中  郭启明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6):13-16,19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的灵北110kV变电站滑坡是由Ⅰ、Ⅱ号两个老滑坡组成的滑坡裙,滑体以黄土为主,滑床主要成份为泥、砂岩。经现场调查和工程勘查得出其为沿基岩面推移下挫式滑动的黄土滑坡,由滑坡区地形地貌因素、地层结构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为科学合理评价其稳定性,采用Bishop法、M-P法、Janbu法对滑坡裙在天然自重、持续强降雨及地震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天然自重条件下该滑坡裙能保持基本稳定-稳定状态,但持续强降雨、地震可能诱发滑坡裙出现失稳滑动。在此基础上,结合变电站工程特点,提出防治措施。研究结果为变电站场地的合理经济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黄土地区类似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窑淮乡政府滑坡属于一小型土质滑坡,该滑坡所处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在房县乃至鄂西北地区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与探讨该滑坡成因及变形机理,通过稳定性计算,判定在天然自重工况条件下,滑坡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基本没有安全储备;在特殊工况条件下,滑坡处于蠕滑或欠稳定状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乌石头山滑坡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乌石头山滑坡为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滑坡的产生主要与滑坡体的岩土体性质、滑坡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降雨)及人工活动有关。对滑坡进行定量计算分析可知:自重工况下,坡体稳定系数1.44(>1.15),处于较为稳定状态;自重+暴雨工况下,坡体稳定系数1.03(<1.15),处于欠稳定状态,极端条件下坡体可能再次发生滑坡。  相似文献   

7.
王军 《采矿技术》2021,21(3):125-128
在详细研究了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九龙峡I#滑坡变形的机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滑坡蓄水前和蓄水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蓄水前天然工况下该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或地震工况下滑坡整体呈欠稳定状态,暴雨和地震叠加条件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预测蓄水后稳定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北川县筲箕窝滑坡为滑移—溃曲形成的老滑坡,"5.12"地震作用下,该老滑坡堆积体发生复活,中后部形成多级裂缝。基于滑坡的地震复活变形特征,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模拟地震对滑坡复活的作用机制,进而根据极限平衡理论进行了稳定性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地震加剧了堆积体变形,是老滑坡复活的诱发因素,复活变形仅发生在老滑坡堆积体内部,滑面为基覆界面,下伏基岩未发生变化,且复活变形受地形坡度及堆积体厚度的限制;(2)地震形成的地表裂缝有利于降雨入渗,降雨成为诱发地震复活体进一步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因,在暴雨工况下,老滑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仅局部复活体可能进一步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9.
风脉寺滑坡位于河南省灵宝市五亩乡,为风积成因丘陵地貌的中—深层推移式特大型黄土老滑坡,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60户25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据研究区地质环境,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工程地质测绘、变形破坏特征测量、钻探、物探等勘查手段,研究该滑坡的形成机制。通过天然和暴雨2种工况,采用条分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然干燥条件下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K为1.84,整体稳定性好;暴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安全系数K为0.86,整体稳定性差,复活的可能性大;因此滑坡稳定性主要受暴雨外动力因素影响。由于该滑坡方量巨大、危险区面积较广,工程治理难度较大,提出采用搬迁避让的措施,消除危险区建筑荷载。  相似文献   

10.
鸭儿坪滑坡是一个滑坡群体,由于其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的复杂性,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构造作用是鸭儿坪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鸭儿坪滑坡的地面调查以及勘察发现,该滑坡为松散堆积物滑坡,其体积为2029.38×104 m3,属于巨型滑坡。根据野外调研、室内试验及工程勘察资料,探讨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剩余推力法计算分析滑坡在天然状态及暴雨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鸭儿坪Ⅲ号、Ⅳ滑坡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Ⅰ号滑坡在天然状态下也是基本稳定的,但是在暴雨条件下,Ⅰ号滑坡稳定性降低,遇20年一遇暴雨时,Ⅰ号滑坡不稳定,将处于滑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
12.
竹山县邓坪滑坡属于大型岩土混合推移式滑坡,此次滑坡主要诱因为强降雨。在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然自重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及建议,为鄂西变质岩地区滑坡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瑞典圆弧法、Bishop法、Janbu法、Sarma法和传递系数法,传递系数法是一种适用于折线形态并考虑土条间作用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接近。甘洛县西西呷村滑坡为大型牵引式土质滑坡,2018年8月5日发生滑移时,滑体沿坡体低洼地势,滑移至甘洛河,侵占河道,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并依据滑面形态及滑体、滑带土的岩土体力学参数,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该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与滑坡的变形特征基本吻合。由此表明传递系数法适合用于该大型土质滑坡。  相似文献   

14.
上海—瑞丽高速公路途经林家溪古滑坡①中下部,路堑边坡开挖后发生较大范围坍滑破坏。分析林家溪古滑坡形成机制,并进行滑坡以及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计算评价,为公路边坡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泥儿湾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儿湾滑坡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出现较大变形,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分析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滑坡成因机制与影响因素、变形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传递系数法评价了滑坡稳定性。研究表明,泥儿湾滑坡饱水后处于蠕滑或失稳状态,需尽快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柳树沟滑坡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滑体发育特征调查,采用力学计算法计算了该滑坡体的稳定性数K,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特征,确定该滑坡是一个不稳定斜坡.  相似文献   

17.
依据某滑坡的勘查成果,在对滑坡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抗滑桩+截排水+裂缝填塞+坡面生态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最终达到消除滑坡隐患的效果,为该滑坡的治理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家湾滑坡成因分析及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生 《西部探矿工程》2010,22(7):107-109,111
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龙洞村滑坡规模为73.6×104m3,5.12地震中,滑坡体上有明显的变形裂缝,民居开裂,一旦失稳,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接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勘查查明了滑坡的范围、形态、变形特征、地质环境条件以及成因机制,通过建立模型对滑坡的稳定性和下滑推力的计算,评价了滑坡体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或地震工况下可能失稳,并对滑坡的治理提出了建议。对震后灾害治理工作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及物质结构特征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变形机制;对不同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同一区域滑坡稳定性计算应根据滑坡的力学机制选取适宜的方法;以此为基础通过对3种工况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和推力进行计算,得出2-2剖面的最大滑坡推力>3-3剖面>1-1剖面。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综合地质分析法对山体滑坡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介绍了传递系数法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