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是老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而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炉又如何进行技术改造呢?济南铁厂在这方面有些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济南铁厂是1958年建厂,现有四座100米~3高炉的单一炼铁企业.他们在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使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近几年焦比连续下降,1981年达到542公斤.1981年一举扭亏为盈,全年产铁16.8万吨,实现利润215万元.1982年比1981年又进了一步,生铁成本下降2.52元/吨,实现利润增长47万元,达到262  相似文献   

2.
首钢的前身是石景山钢铁厂,1919年北洋军阀时代开始建设,解放前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生铁。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扩建和技术改造,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建成了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翻开了我国炼钢生产新的一页,首钢由一个年产仅几十万吨生铁的企业,发展成为集采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为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1978年铁、钢、材产量分别达到245万吨、179万吨和117万吨,成为全国十大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的钢铁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钢产量从1980年的40.3万吨发展到1995年的198.26万吨,炼钢的技术进步,推动了钢铁工业的整体发展.广钢和韶钢已发展成为具有9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大型钢铁企业,南方钢厂、韶特、阳春钢铁集团公司也都具有了10万吨钢以上的生产能力,随着珠江钢厂的建设和投产,广东正逐渐向钢铁强省迈进.二、十年来广东省炼钢的进步与发展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钢铁工业制订了较为优惠政策,企业坚持走内涵挖潜、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4.
我厂的铜精炼反射炉设计能力为55吨,炉膛而积12.9米~2,每年为铜电解生产阳极1.5~1.6万吨,年耗重油2500吨左右,是我厂最大的“油老虎”。从1982年开始,围绕铜精炼反射炉的节能,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和革新,取得了比较好的节能效果。现将比较突出的几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动态简讯     
广州钢铁厂产钢量突破100万吨 广州钢铁厂自1957年筹建,1958年投产,1979年钢产量12.6万吨。开放改革后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人结合的积极性,努力实施技术改造,不断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6.
冷铁两座100m~3高炉几年来生产进步较快,生铁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炼铁能耗大幅度下降。1984年实产生铁11.0944万吨,比最高年产量的1979年增长19.04%;燃料比降低144.5kg,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生产改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实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措施,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改善原料质量长期以来,我厂高炉主要用外购矿,来源广、质量差,给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在1977年实行了高架料仓和槽下筛分技术措施的基础上,对现有原料系统又进一步采取了  相似文献   

7.
我厂现有300米~3高炉三座,24米~2烧结机两台,具备年产生铁51万吨和烧结矿52万吨的设备能力。现就近期技术改造情况及效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厂到“七五”期末,建成年产30万吨优质合金钢的改造方案,决定了我厂技术改造的重点是品种型和质量型,决定了我厂优化产品结构的方向是从普钢型转向特钢型。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技术改造中,比较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问题。1.以发展合金钢品种作为技术改造的立足点在技术改造中,我们以发展合金钢产品为目标,按特钢的工艺要求选置设备;按特钢的工序要求配套辅助设备;按特钢的质量要求设计工艺路线,使新项目一上马,就能较快的生产优质合金钢。  相似文献   

9.
我厂技术改造的回顾昆明冶炼厂由单一生产电铜和铜线锭的冶炼厂,改造成为以铅为主,综合回收,多种经营的中型冶炼厂,现有年生产能力为电铅5万吨及其它金属和化工产品7000余吨。拥有能相应综合回收、生产铅基合金、电  相似文献   

10.
葫芦岛锌厂在1986年年产8万吨锌的技术改造工程投产后,继而又进行了年产10万吨锌的技术改造。此次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为2750万元,净增锌2万吨/年,硫酸3.5万吨/年。工  相似文献   

11.
我厂是采用密闭鼓风炉炼铅锌的大型有色冶炼厂,鼓风炉主体部分引用了英国ISP技术专利图低。原设计规模为年产铅锌金属5万吨,电银25吨,硫酸11.6万吨。自1975年试生产后至1984年底止,十年共产电铅11.6万吨,精锌21.4万吨,硫酸48.5万吨,电银209.13吨,产品品种由原设计的7种逐步发展增加至16种,上交国家税利12916万元。我厂的建设恰逢十年动乱,技术引进也仅是买了200多张图纸,设计、施工与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12.
阎强  刘杰 《冶金管理》2007,(9):43-47
鞍钢始建于1916年,是我国解放后第一个恢复和建设起来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过"九五"以来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目前已具有年生产钢和铁各1300万吨、钢材110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已全面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船用钢、石油管、钢铁生产主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认真贯彻中央改革和搞活的方针,加速了技术改造,改善了经营管理,烧结生产在产量、质量和能耗方面均取得了好成绩,出现了新势头。1 产质量普遍提高、能耗下降1984年全国共生产烧结矿和球团矿6242万吨,较1983年增产320万吨,其中重点企业4851万吨,较1983年增产256万吨,增长5.57%,增产在20万吨以上的厂有首钢(64万吨)、攀钢(36万吨)、天津铁厂(34万  相似文献   

14.
上钢五厂是一个年产130万吨钢、90万吨材的特大型特殊钢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产品质量国际化的形势,弘扬“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五钢精神,我厂1990年创国家质量管  相似文献   

15.
本厂炼钢系统自1984年至1988年共进行了三期(四次)技术改造工程,氧炉容积从3吨扩大到6吨,工艺从空气侧吹改为纯氧顶吹,钢锭产量从5.6万吨/年剧增到15.2万吨/年,1989年达到20万吨。一系列经济技术指标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炼钢炉已稳定进入全国冶金二等炉水平。纵观钢改带来的经济效益、企业后劲和社会效益,在充分肯定技术进步的同时,我们深切体会到价值工程学等现代管理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厂始建于1958年,当时的设计规模为“954”小型钢铁联合企业,即9万吨生铁、5万吨钢、4万吨钢材,同年9月,部分车间投入生产,从此结束了贵州省不产钢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厂用于技术改造投资甚少,所以生产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装备水平低、污染严重。产品品种和竟争能力都受到一定限制,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使企业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治理“三废”,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来满足社会需要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经省、市政府批准的“七五”技术改造规划项目中,我厂就有八项,总投资近1  相似文献   

18.
1.轧钢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在整个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轧钢发展也基本上与炼铁、炼钢等工序的生产建设相适应,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轧材能力与钢材产量迅速增长,通过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轧机的数量和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增长。全国县以上企业拥有轧机总数由1985年的1056套,1990年增加到1577套。轧机能力由1980年的3000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7338万吨。随着轧机能力的  相似文献   

19.
1982年钢铁工业要求节能160万吨标准煤,其中重点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要求降到1.38吨标准煤,可比能耗降到1.17吨标准煤。为此,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计委、经委、能委《工矿企业节能58条》的要求,继续加强能源管理,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和结构改革,向科学管理和生产技术要能源。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合肥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始建于1970年,原有8吨氧气侧吹转炉三座。20余年来,随着生产发展,规模不断扩大。1989年3月11日,我厂20吨氧气顶吹转炉正式投产,当年实施二吹一。1990年6月停开8吨转炉。现主要具有年设计能力45万吨的20吨氧气顶吹转炉三座和年设计能力15万吨的全弧形小方坯连铸机2台。 为适应现代化冶金炼钢发展的需要,我厂自1991年第四季度起,以现场管理为突破口,把现场管理作为企业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从而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