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据IDC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整个亚太地区2005年的整个PC销售量达到了4110万台,较2004年增长18%。报告同时指出,除日本外,亚太PC市场增长强劲,去年更是达到了5年以来的最高点。IDC亚太个人系统研究部的副主任Bryan Ma表示,亚太地区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显示出了稳定的增长,2005年,亚太地区所有国家的笔记本电脑销售增长都达到了两位数字。在台式机方面,除了新西兰和中国台湾地区以外,其他国家的年比均有所增长,新西兰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式电脑年比分别下降了10%%和3%。IDC表示,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韩国是亚太地区电脑销售大国。在中国,出现…  相似文献   

2.
数字     
《互联网周刊》2006,(12):16-16
3980万台 IDC发布的报告称,亚太地区(不含日本)2005年全年共销售了3980万台PC显示器,较上年增长15.6%。液晶显示器在OEM方面的强劲增长是2005年一个主要的市场亮点,液晶畅销的利好也驱散了CRT显示器滞销的阴影。  相似文献   

3.
《软件工程师》2008,(7):6-6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最新调查报告称,预期今年全球计算机的发货量将比去年增长15.2%,其中笔记本强劲的需求已经成为计算机市场增长的引擎。调查公司表示。预期今年全球笔记本的发货量比去年将增长34.5%。达到顶峰,去年全球笔记本的销售增长733.9%,  相似文献   

4.
IDC近期公布的全球平板电脑季度跟踪报告指出.平板电脑在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的销售量将从2010年的200万台持续以5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15年的2100万台。IDC预期,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平板电脑来迎合游戏,网上浏览以及社交网络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信息化》2012,(20):13-13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报告称,包括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内,2012年第二季度的全球智能联网设备出货量达到2.673亿台,同比增长27.4%,环比增长2.8%。  相似文献   

6.
每周新闻     
IDC公司日前预测说,全球PC发货量第一季度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4.1%,除日本外的亚太市场继续显现出回升的迹象。不过今年第一季度的PC发货量将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4.7%。该公司预测1999年PC发货量为1.032亿台,比1998年增加14.3%。  相似文献   

7.
1998年第四季度,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加快了增长步伐,出货量与一年前同期相比增长了15%,这一增长数字表明1998年全球 PC 产业顺利度过了年初面临的产品大量积压和许多新兴市场经济持续动荡不稳的难关。据 IDC 于1月29日发表的调查数据表明,1998年全年,全球 PC 厂商总的出货量达到了9000万台,其中,康柏公司的PC 出货量占据了1320万台。1998年全球PC 市场出货量与1997年相比平均增长了12%。IDC 公司的调查报告和也于同日发表的市场研究公司 Dataquest 的独立调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信息》2012,26(4):5-5
3月15日,市场研究公司IDC发表报告称,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销量环比增长56%,至2820万台。同比增幅高达155%。IDC在报告中指出,2011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达到6870万台。IDC将今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预期由之前的8770万台上调至1061亿台。  相似文献   

9.
郭娜 《中国信息化》2006,(15):75-75
2006年3月30日,著名市场调研机构IDC的研究表明,2005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销售额达到347.5亿美元.预计2006年超过600亿美元。据IDC分析.中国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电子市场,2005年至2009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将保持13.9%的复合增长率.  相似文献   

10.
《微型计算机》2010,(22):99-99
市场咨询机构IDC最近发表报告称,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上升22.4%。该增长比预期低了0.5%,主要是因为美国和亚洲出货低于预期。IDC认为,推动二季度PC出货增长的原因有两个:  相似文献   

11.
新闻资讯     
据报道,惠普信息产品集团亚太及日本地区总裁薛进德日前表示,惠普近期调整了亚太PC市场战略,将强化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薛进德称,受中国和印度PC市场需求回暖推动,惠普第二季度亚太市场份额达到了15.3%。东南亚和中国市场的笔记本营收同比增长14.9%。薛进德预计,中国政府的“家电下乡”政策将提升惠普在中国市场的PC出货量。同时,惠普还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以捆绑3G服务的方式销售超轻笔记本和上网本。此外,  相似文献   

12.
《办公自动化》2010,(6):21-21
IDC亚太区研究副总裁霍锦洁女士表示,受益于2009年中国经济的较快复苏,中国PC显示器市场强劲反弹,销量上首次突破四千万台大关。根据IDC中国PC显示器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09年中国PC显示器整体市场规模达4,003万台,相比2008年增长18.9%。2009年CRT总体出货量已经下降至1.3%,其中在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CRT出货量已经降到了1%以下,已基本退出市场;LCD出货量占98.7%,年增长率达27.2%。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IT市场的一大亮点便是存储,它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IT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报告称,企业存储需求的增长率每年都超过50%;IDC预测,今后几年内全球的磁盘存储系统容量将以每年79.6%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14.
1 低价PC 疯狂热卖 1998年全球PC市场增势强劲,全年全球PC交货8920万台,同比增长11.1%。而导致1998年全球PC市场旺盛的原因除了上网用户的迅速增加以及Pc销售进入新型零售渠道和网上交易,更主要的还是低价位PC市场不断扩大,促进了PC市场的繁荣。 低价PC是指1000美元以下的PC,1996年初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开始呈下降趋势,到1998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只有1220亿美元,比1997年下降10.7%。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对半导体工业的沉重打击,以及各大电脑制造商产品积压过多,特别是采用过时芯片的电脑积压太多。于是为了刺激需求,世界最大的芯片制造商Intel公司宣布降价促销,便造成了1000美元以下的个人电脑成了1998年PC市场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15.
精彩文摘     
根据美国市场调查公司Dataquest统计,今年第三季度,全球PC销售量总计达2260万台,增长率为13.9%,但按另一家市调公司IDC之统计则该季PC销售成长更高,达15%。对于今年全年Dataquest预估将可比去年增售14%,而IDC预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不论是IDC、Dataquest还是慧聪,国内外调研公司发表的调查报告众口一辞:联想位居中国PC市场第一名。这个第一来之不易,这是多年来国有品牌PC首次打破国外品牌长期霸居中国市场的局面,从而树立国有品牌电脑主导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 根据IDC最新的市场报告,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1997年里,联想共销售435860台电脑,比上年增长111%,以10.9%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PC市场保持领先地位;昭阳笔记本电脑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五强行列;万全服务  相似文献   

17.
VPN市场增长 尽管电信业务市场发展减缓.但VPN业务市场正在迅速增长。2001年7月IDC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05年全球IPVPN市场将增长到近210亿美元.57%的混合年度增长率。  相似文献   

18.
新闻分析     
最新的IDC报告显示,联想电脑在2000年第四季度,再次以12.2%的市场份额,排名亚太电脑市场(除日本处)第一。这是从2000年第二季度以来,联想连续三个季度蝉联第一,在国内市场,联想在国内连续17个季度保持第一。 在2000年全年,联想赢得了10.4%的亚太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内,联想电脑2000年第四季度的市场份额为30.8%,全年则占有了国内28.9%的市场。IDC的调查报告显示,  相似文献   

19.
IDC1997年第四季度PC市场跟踪报告显示,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台式机市场中,HP已成为世界台式机制造业增长最快的公司。数据表明,与1996年同期相比,HP公司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PC销售增长了72%,占有全球10.7%的市场份额,比1996年增长了3%。在美国市场,1997年第四季度,HP有了显著的增长势头,HP PC在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销售增长了91.9%,在该市场继续排名第三。HP的获奖产品HP Vectra PC和HP Kayak PC工作站系列是两类适合于上述大中型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两款PC产品,属于超值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完成强大的计算任务。这两系列产品都安装了HP TopTools标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综述     
《计算机》1997,(27)
随着我国民族电脑工业的迅速崛起,国内微机市场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在全球个人电脑产业增长速度放慢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的增长率达到39.1%,而同期亚太地区为20.2%,全球平均增长率为15.5%。 世界著名的Dataquest市场调查公司在一份市场报告中宣布,我国微机市场销售已占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总销量的23%,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个人电脑市场。同时,名列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联想电脑集团跃居亚太地区第八大电脑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