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燃煤过程中痕量重金属的分布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燃煤过程中痕量重金属的分布行为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3,自引:33,他引:33  
该文对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排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描述了煤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分布,并大致按含量的不同将它们分为4类,即>50μg/g,10-50μg/g,1-10μg/g,<1μg/g;总结了燃烧气体与固体产物中痕量元素的形态、分布与富集特性,包括飞灰中痕量元素的尺寸分布、痕量元素在亚微米级微细颗粒中的富集、易挥发痕量元素的气相排放、煤及燃烧废物中痕量元素的迁徙及浸洗特性等;阐明了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形态转变的机理是高温下蒸发的金属在下游低温区成核或凝结,这些元素与飞灰颗粒一道形成悬浮烟雾,上述已蒸发组分向固态或液态形式的转变决定了痕量元素最终的变形和分布行为;最后,文中简单介绍了痕量元素的控制方法和技术并探讨了痕量元素研究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3.
燃煤飞灰对痕量重金属吸附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飞灰实际上是一种吸附痕量重金属的固体吸附剂,而飞灰结构和组分、灰中含碳量以及烟气温度等因素对飞灰吸附脱除痕量重金属有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这种吸附脱除机理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及化学吸附的组合,飞灰本身的结构特性和化学组分对痕量元素的吸附影响很大,烟温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而灰中含碳量对其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站锅炉痕量重金属的释放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程俊峰  曾汉才  韩军  刘迎晖 《热力发电》2002,31(2):23-30,58
分析了燃烧过程中痕量重金属的释放及控制,从谋中痕量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元素的化学亲和性、飞灰颗粒产生的机理,气溶胶动力学模型等方面讨论燃烧过程中痕量重金属元素的特性,并提出一系列控制方法,包括洗煤、燃烧调整、添加吸附剂以及改善现有的除尘设备等。最后对国内外重金属排放控制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燃用水煤浆锅炉的水煤浆样、炉渣及飞灰中Mn、Pb、Cr、Ni、Cu、Cd、Zn等痕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制浆过程中洗煤、煤浆颗粒的较大体积和燃烧温度较低等对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痕量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随飞灰粒径减小而增加。飞灰对痕量元素吸附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6.
痕量元素在煤粉炉中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9,他引:6  
该文分析了Cr、Pb、Mn、As、Se、Hg、Cd、Zn8种痕量元素在煤粉炉中的排放特性,得出表征痕量元素排放特性的6种数值。并根据这些数值,将元素分成3类:第1类元素:Hg;第2类元素:Pb、Zn和Cd;第3类元素:Mn;Se介于第1类元素和第2类元素之间,cr同时具有第1类和第3类元素性质。研究还发现:除Mn外,其它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程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Cr、Cd、Zn在飞灰中的相对富集程度与各自熔点成反比;Pb对烟气中活性原子Cl的亲和力大于Cd;飞灰对各痕量元素吸附机理不同;痕量元素主要分布于电除尘器飞灰和气相中;烟气中Mn和Cr含量均超过我国和欧盟关于垃圾焚烧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水汽系统铁含量快速测定对及时了解热力系统腐蚀状况非常重要,但痕量铁常规测试方法繁琐或不便现场操作。流动注射(FIA)-TPTZ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汽中痕量总铁的方法(简称FIA-TPTZ分光光度痕量铁测试法)快速简便,为使该法检出下限降低,对影响该法灵敏度的各主要因素,如试剂泵速、载流泵速、显色盘管长度、缓冲液pH值、水样pH值等进行深化研究。改进后的FIA-TPTZ分光光度痕量铁测试法,在0.5~1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检出下限由22.7 μg/L降低至0.5 μg/L,分析速度为60样/h,与现行国标法相比相对误差小于10%,适用于电厂水汽样品中痕量铁的自动快速检测,且易于实现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收到基水分的测量,现场一直采用的是离线取样测量,这种方法的实时性不是很好。现场需要一种新的而且能够快速准确测量的方法来测量水分。基于制粉系统热量平衡引入软测量技术,建立了入炉煤收到基水分的软测量在线监测模型。该模型通过从SIS系统中提取给煤机给煤量,磨煤机入口一次风量、一次风温度等数据来实现对入炉煤水分值的监测。由于所取数据具有干扰信号,需进行数据处理。文中运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所取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能够有效去除噪声信号。小波除噪对非平稳信号的噪声消除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通过计算,验证了该模型所测得的收到基水分值的误差可以满足现场需求,为解决现场工作的需要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燃煤飞灰中重金属元素分布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子光谱吸收分析仪和原子荧光分析仪对杭州某热电厂 2 2 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不同工况燃烧时电除尘器飞灰中重金属元素Cd、Cr、Pb、Cu、Ni、Hg的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研究了锅炉负荷和Ca/S比变化对飞灰中重金属元素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飞灰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一般存在以下关系 :Hg 相似文献   

10.
用浮选法和固体吸附剂控制烯煤中重金属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使用浮选法和固体吸附剂控制重金属排放的原理与效果。研究证明,这些措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量子化学的燃煤过程痕量元素反应机理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臣  徐明厚  刘晶  郑楚光 《热力发电》2005,34(4):15-19,40
对煤燃烧过程痕量元素化学反应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量子化学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了煤燃过程中汞与含氯气体反应的微观机理。基于量子化学过渡态理论,确定了基元反应,并给出其动力参数的求解过程,提出了采用量子化学理论研究痕量元素反应机理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汽轮机排汽湿度的在线监测方法及工业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蒸汽湿度对汽轮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重要的影响.该文提出了可以在线监测汽轮机排汽湿度的双区加热方法,将加热段分为蒸发段和过热段,各段独立加热,通过过热段测量蒸汽流量,简化了测量装置,提高了探针的可靠性.湿度测量探针设计中仔细考虑了散热损失、汽化长度、热阻力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实现了对汽轮机排汽湿度的长期在线监测.对采用双区加热法研制的湿度测量探针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测量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对常用的煤和煤灰中元素检测的消解方法如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及在煤炭检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用于煤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的消解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样品,使检测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印尼煤燃烧特性的改善及在300 MW机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电用煤重要煤源之一的印尼煤,大部分需经混配煤后才能在燃用烟煤锅炉上使用。介绍一种典型印尼单煤及其混煤的燃烧特性实验室研究结果以及在300MW机组应用试验情况。沉降炉和热天平分析结果表明,印尼单煤具有超高挥发分和水分、低灰分、低灰熔点和低发热量的特点,具有极易着火、极易燃尽和严重结渣的特性。配煤后,其着火和结渣特性得到明显改善,炉内温度场及结渣情况明显改善,但对磨煤机干燥出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沉降炉和热分析方法对淮南矿业集团代表性煤样进行了着火、燃尽、结渣、排放特性研究,并分别在300MW和600MW机组锅炉进行了煤种适应性试验。试验表明,淮南煤具有容易着火、燃尽、不易结渣、极低SO2和低NOx排放的特性,非常适合大型乏气送粉燃煤锅炉的燃用。对于东部省区电厂而言,淮南煤是一种低煤价、低排放、高经济性和安全性的煤种。  相似文献   

16.
煤恒容高位发热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对煤的热值进行检测,并依据JJF1059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简述煤发热量测量过程,分析了煤恒容高位发热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7.
范圣平  周永言 《热力发电》2006,35(11):61-62
传统测量重油中的硫方法存在分析时间长、分析效率低、操作复杂、重复性差的缺点。应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重油中硫的含量,并将其结果与库仑滴定法测定结果相比较,偏差为0.004%,在GB/T 214-1996允许误差之内。试验表明,X-荧光法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重复性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燃煤烟气中痕量元素的形态及其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铭  徐明厚  乔瑜  詹靖  韩军 《热力发电》2004,33(8):10-14
介绍煤燃烧过程痕量元素形态的分析方法: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分析。以Hg为例,描述了痕量元素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过程,指出了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形态分析的若干研究方向,并给出了部分痕量元素在烟气中的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数字仪的误差,数字仪冲击刻度系数的校准和数字仪冲击测量误差的计算,讨论了冲击电压数字测量的信号处理,研究了温度对数字仪冲击测量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