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各种降低主流烟气 (MS)中烟草特有亚硝胺 (TSNA)的方法 ,降低原料烟叶中TSNA含量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方法。不同叶组成分决定着MS中TSNA释放量 ,燃烧期间 ,卷烟烟丝中的TSNA一部分可能转移进烟气中 ,另一部分可能发生了热降解。此外 ,TSNA可能是热合成的 ,也可能是叶组成分之间发生了加和作用。由于程度的不同 ,因此 ,卷烟燃烧过程中亚硝胺类的生成与降解都可能对卷烟烟气中TSNA释放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很可能使MS中TSNA释放量大于或小于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因而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根据各叶组成分的TSNA释放量预测其配方产品的TSNA释放量的可行性。研究选用一种高度简化的配方模型 ,叶组成分包括一定比例的烤烟、白肋烟和香料烟。采用高、低TSNA含量的烤烟、白肋烟的各种组合制备了一组由 1、2和 3种叶组成分组成的样品卷烟 ,测定了各种叶组成分 (预先生成的 )TSNA含量及样品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 ,发现样品卷烟的TSNA释放量与根据各种叶组成分的TSNA含量或其MS的TSNA释放量预测的值比较一致。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叶组成分中预先生成的TSNA含量及其烟气中TSNA释放量的准确测定 ,可以预测配方卷烟MS中的TSNA释放量。就降低卷烟MS中TSNA释放量而言 ,采用低TSNA烟草应是一种降低卷烟MS中TSNA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烟叶原料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选取了产地、烤房、品种、土壤、烟叶部位作为因素对237个初烤烟叶样品中主流烟气7项有害成分指标进行了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烟叶样品来说,对7种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指标有显著性影响的重要因素是产地、烟叶部位、品种三个因素,其中产地为关键因素,它在7个指标上均表现显著差异,产地7个指标显著方差分量比例为64.00%;烟叶部位也为关键因素,它在6个指标上表现显著差异,烟叶部位6个指标显著方差分量比例为26.51%。品种为重要因素。而烤房、土壤对7个烟气释放量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活性炭颗粒进行改性处理并制成三元复合滤嘴,研究改性前后活性炭对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气相物中主要有害物质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碱及有机溶剂改性处理均可清除活性炭表面的部分杂质和灰分,疏通孔道,但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会造成部分孔道塌陷,降低其比表面积,影响其吸附效果;经过盐酸处理的活性炭对氨的吸附效果最佳,五种改性处理的活性炭均降低巴豆醛的释放量,对苯酚则无明显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不同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氢氰酸(HCN)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式分别抽吸了15种市售卷烟,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主流烟气中的HCN释放量.研究表明:与ISO方案相比,采用Massachusetts或Health Canada深度抽吸方式,HCN释放量均有显著提高;抽吸方式的改变对低焦油卷烟、高滤嘴通风率的卷烟的HCN释放量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烟叶不同部位、产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分析了5个国内产地的烤烟型单料烟的上部、中部、下部样本。结果表明烟叶部位与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总体上的关系为:氢氰酸(HCN)、苯酚、氨(NH3)、焦油、危害性指数呈上部>中部>下部;巴豆醛为上部<中部<下部;中部烟叶N-亚硝胺(NNK)的释放量较低,一氧化碳(CO)释放量较高;苯并芘(BaP)释放量变化规律性不强。烟叶不同部位与卷烟主流烟气中单位焦油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关系为:CO、HCN、苯酚、巴豆醛、NH3、BaP呈上部<中部<下部变化趋势;NNK、危害性指数有一致规律,均为中部烟叶较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157种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HCN的释放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国内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明显高于国外卷烟;②国内烤烟型卷烟和混合型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明显高于国外混合型卷烟,国内烤烟型、混合型卷烟与国外烤烟型之间,以及国外烤烟型与国外混合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③从不同价位国内烤烟型卷烟样品主流烟气中HCN释放量来看,一类卷烟明显低于四、五类卷烟,一、二、三类卷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二、三、四类卷烟之间差异不明显,五类卷烟明显高于一、二、三、四类卷烟.  相似文献   

7.
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降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和助剂对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B[a]P,NH3,苯酚和卷烟危害性指数都呈降低趋势,而NNK和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②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大,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的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呈增大趋势,而巴豆醛,B[a]P,NNK,NH3和苯酚随卷烟纸定量的变化不显著;③不管是有机酸钾,还是有机酸钾与有机酸钠的混合物,随着其在卷烟纸中的用量增大,烟气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也都呈降低趋势,但降低幅度都不大,NNK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④有机酸钾盐降低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效果优于有机酸钾钠盐混合物。适当增大卷烟纸透气度,降低卷烟纸定量,提高有机酸钾盐的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切丝宽度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释放量(CO,NNK,NH3,HCN,BaP,巴豆醛,苯酚)的影响,通过改变切丝宽度,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Hoffmann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在考察的切丝宽度范围内,随着切丝宽度的增加,烟气中CO,HCN和苯酚逐渐下降,NH,逐步上升,NNK和BaP先上升后下降,而巴豆醛和卷烟危害性指数保持不变;降低切丝宽度有利于选择性降低烟气中的NH3、BaP和巴豆醛,提高切丝宽度有利于选择性降低烟气中CO,HCN和苯酚.兼顾卷烟品质和卷烟减害,最佳切丝宽度为0.95mm.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烟叶部位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规律,采用云南玉溪和河南许昌生产的K326不同部位烟叶卷制烟支硬度相同的单料烟,对其烟气中CO,HCN,NNK,NH3,B[a]P,苯酚和巴豆醛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单位质量烟叶和单口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随着叶片的部位而变化;②烟叶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差异、卷烟抽吸口数是引起各部位烟叶有害成分释放量不同的主要原因;③卷烟配方中合理安排不同部位烟叶的比例,可选择性降低除NNK以外的其他6种有害成分.  相似文献   

10.
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氨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抽吸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的影响,采用ISO、Massachusetts和Health Canada 3种抽吸方案分别抽吸了15种国产卷烟,然后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中氨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对于滤嘴打孔卷烟,与ISO抽吸方案相比,采用Massachusetts抽吸方案,混合型卷烟主流烟气中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卷烟滤棒成型过程中增塑剂三醋酸甘油酯对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制备了4种不同三醋酸甘油酯用量的醋酸纤维滤棒及相应的试验卷烟,并对其烟气常规化学指标、有害成分释放量和感官品质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①三醋酸甘油酯的用量在5.51%~13.31%的范围时,卷烟主流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烟碱等常规指标变化不大;②除苯酚、间-对甲酚的释放量随着三醋酸甘油酯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外,一氧化碳(CO)、氢氰酸(HCN)、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氨(NH3)、苯并[a]芘(B[a]P)、巴豆醛、对苯二酚、间苯二酚、邻苯二酚、邻甲酚等成分的释放量或基本无变化,或变化不明显;③三醋酸甘油酯对卷烟感官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烟丝含水率对主流烟气CO等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3种饱和盐溶液制备了不同烟丝含水率的卷烟,分别收集3组卷烟的烟气总粒相物、测定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并对卷烟的物理参数和固相燃烧温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①烟丝含水率对7种有害成分的释放量影响不尽相同,随着烟丝含水率的升高,卷烟主流烟气中氨(NH3)、4-(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苯酚的释放量呈降低趋势,CO,苯并[a]芘(B[a]P)释放量呈升高趋势,氢氰酸(HCN)及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②烟丝含水率对卷烟的固相燃烧温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卷烟的燃烧速率(燃烧过程),进而影响了烟气成分的形成、转移和释放。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采用蒸汽爆破技术对会理地区红大B2F等级烟丝进行处理。考察了在不同压力条件下,蒸汽爆破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以及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和感官品质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可使烟丝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明显降低,最大降幅为20.54%;当蒸汽爆破压力为0.4 MPa时,在降低烟丝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之外,卷烟感官品质也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4.
卷制具有不同滤嘴通风率和卷烟纸透气度的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考查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及通风分配对主流烟气中9种酚类香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与烟气中9种酚类香味成分释放量均呈显著负相关,随着通风率的增加,分子量较小的麦芽酚等的释放量降低率较高,而分子量较大的丁香酚的释放量降低率较小;2)对于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纸通风率对烟气中9种酚类香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大于滤嘴通风率;3)滤嘴通风率、纸通风率及总通风率对常规卷烟烟气中9种酚类香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大于细支卷烟;4)在总通风率一致的情况下,高滤嘴通风率搭配低纸通风率比低滤嘴通风率搭配高纸通风率的卷烟中9种酚类香味成分释放量要高。  相似文献   

15.
叶组配方卷烟烟气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叶组配方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和抽吸口数的预测模型,并筛选出了与这4项指标关系密切的化学成分,包括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挥发碱、钾、氯、硫酸根等。利用所建模型对4种卷烟产品叶组配方的烟气指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其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一氧化碳量和抽吸口数的预测误差范围分别为0.04~1.13mg/支、0.13~0.50mg/支、0.11~2.95mg/支和0.37~1.15口/支。  相似文献   

16.
为考查不同通风分配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有机酸释放量的影响,卷制具有不同滤嘴通风率和卷烟纸透气度的细支卷烟样品,利用GC-MS法分析所制样品烟气中的有机酸种类,并建立基于滤嘴通风率、卷烟纸通风率的有机酸释放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共检测出26种有机酸,随着滤嘴通风率或卷烟纸通风率的增加,分子量较小的有机酸降低率较高,而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测定主流烟气中焦油含量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数据。方法用吸烟机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的粒相成分进行捕集,应用气相色谱法对粒相成分中的烟碱和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再由总粒相物含量得出卷烟烟气中焦油含量。根据JJF(烟草)1-2007的指导方法,对上述焦油整个测量过程进行研究,系统分析得出不确定度来源和不确定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焦油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表述出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焦油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由气相色谱测定曲线拟合及测试环境波动造成的,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尽量提高拟合曲线的线性度,并减小测试环境的波动,才能进一步的减小测量不确定度。结论该样品的焦油含量为8.98 mg/支,扩展不确定度为0.15 mg/支。  相似文献   

18.
NNK(4-甲亚硝胺基-(3-吡啶基)-1-丁酮)是卷烟减害技术重大专项主攻的7个减害目标成分之一。同卷烟烟气中其他成分不同,NNK是烟叶(特别晾晒烟)和烟气中共同存在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自由基释放量,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制备了辅助材料设计参数不同如卷烟纸透气度、滤嘴通风度和滤棒吸阻的15种卷烟样品,并测定了这些卷烟主流烟气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释放量.结果表明:①当卷烟纸透气度从20 CU增加到80 CU时,烟气气相自由基释放量从6.87×1014自旋数/支增加到9.30×1014自旋数/支,增加率约为35.37%.固相自由基释放量从1.10×1014自旋数/支降低到0.75×1014自旋数/支,降低率约为31.82%;②当滤嘴通风度从0升高到50%时,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释放量从6.52×1014自旋数/支减少到1.16×1014自旋数/支,降低率约为82.21%.固相自由基的释放量从1.09× 1014自旋数/支减少到0.48×1014自旋数/支,降低率约为55.96%;③当滤棒吸阻从3400 Pa上升到5000 Pa时,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释放量从8.16×1014自旋数/支减少到5.21×1014自旋数/支,降低率约为36.15%.固相自由基的释放量从1.03×1014自旋数/支减少到0.73×1014自旋数/支,降低率约为27.72%.因此,通过增加卷烟纸透气度降低卷烟烟气自由基的释放量是不可行的,增加滤嘴通风度和滤棒吸阻均可较显著地降低卷烟烟气中固相自由基和气相自由基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圆周卷烟主流烟气主要成分逐口释放的差异,对同一烤烟型配方烟丝的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CO、NNK、B[a]P、苯酚、巴豆醛、HCN和NH39种主要成分逐口释放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①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的平均抽吸口数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5.49,6.72口;各成分在细支卷烟中的逐口释放量及总量均低于常规卷烟,其中焦油、烟碱、NNK、B[a]P、苯酚、HCN和NH3成分在细支卷烟中的波动均小于常规卷烟,而CO和巴豆醛则相反;②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大,细支卷烟和常规卷烟中焦油、烟碱、CO、NNK、B[a]P、苯酚、HCN和NH3成分均逐步增加,仅巴豆醛第一口释放量大于第二口;③常规卷烟烟气中9种主要成分的单口烟气释放量随抽吸口数递增而增加的趋势整体上更显著于细支卷烟,而在控制焦油因素情况下,细支卷烟各成分逐口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相关性发生变化的程度更甚于常规卷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