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城市的发展 ,房屋建筑、混凝土沥青路面等非渗透面积不断扩大 ,造成城市雨水径流的峰值流量及径流总量增加 ,汇流时间缩短 ,给城市排涝带来很大压力。日本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研究修建渗透式下水道 ,其构造如下图所示。渗透式下水道构造图渗透式下水道适用于渗透系数大于 1× 1 0 - 3cm/s、坡度缓 ,且地下水位低的地区。通过实测其峰值流量控制率按流量模数法计算为 2 8% ,按径流分析法计算为 2 4 %。径流总量控制率按流量模数法计算为 2 7% ,按径流系数法计算为 45 %。因在雨水口筛形盖下加设了过滤器 ,所以经近 2 0年的实测调查表…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屋顶绿化德国的雨水利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日臻成熟,目前主要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3种一是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的雨水经简单处理后,可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二是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洪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德国城市街道雨洪管道口均设有截污挂篮,以拦截雨洪径流携带的污染物。城市地面使用可渗透地砖,以减小径流;三是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修建可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径流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洪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德国的绿色屋顶,是"海绵城市"建设中屋面雨水集蓄的重要场地。可以说德国是最早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城市雨水控制存在的问题,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网络渗透在城市的各个层面,构建城乡一体化格局,更好地发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措施的功能,以最大程度减少雨水径流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较大颗粒和缺砂透水沥青产生很多相互联通的空隙,允许水通过地表,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当暴风雨袭来,会有成片的雨水落下来,浇落到马路、便道和停车场上,冲刷起大地表面的碎屑和污染物,把汽油这些潜在危险化学品直接冲到下水道和溪流中。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已经确认城市地区的雨水径流是水质污染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多摩川上游雨水干线与黑目川流域雨水干线作为流域下水道的雨水治理工理,是日本的首项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课题是污水的流入、超量降雨的对应、雨水贮留渗透设施的设置等。因此,流域下水道管理人员与相关公共下水道管理人员成为一体共同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小区的场地是城市雨水径流产生的重要源头,场地的雨水控制通过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运用不耗能、低耗能的被动技术,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利用海绵技术有效控制场地雨水径流,助力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7.
渗透铺装对径流污染物的逐层削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渗透铺装作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关键源头控制技术措施之一,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与使用,而目前我国对于渗透铺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渗透铺装对雨水径流污染物的削减原理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笔者通过小试实验手段,以人工配制雨水的方式,对总有机碳(TOC)这一典型雨水径流污染物在渗透铺装各结构层中的削减规律及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在试验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削减原理分析,以期为渗透铺装对雨水径流污染物净化作用提供充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仝彤  赵宏杰 《山西建筑》2015,(6):111-112
介绍了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意义,通过分析城市化对降雨径流量及水质的影响,得出城市化发展会减少雨水渗透,增加径流量,使降雨径流受到严重污染,提出了通过雨水渗透的涵养地下水技术、对降雨径流进行收集—处理—利用技术和雨水的生态利用技术缓解城市排水管道和防洪设施的压力,同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压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苏州市太湖新城为例,在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理念下,提出一套综合雨水渗透及利用系统的构建方法。指出该系统的关键在于整合初雨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贮存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和雨水回用系统。配合透水道路铺装,实现雨天渗、滞、蓄、排,旱天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减轻城市排水防涝系统的压力,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缩短了初始产流时间,增大了暴雨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成为城市雨洪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采用SWMM研究了山地城市典型区域在开发前和现状用地布局情景下的径流效应,并采用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渗透广场、调节池、绿色屋顶+渗透广场+调节池四种雨水控制利用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径流曲线的形状与降雨过程线相似;现状雨水控制利用方案的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可分别达到开发前的7倍和7.1倍;调节池能削减峰值流量,最高可削减65%;绿色屋顶、绿色屋顶+渗透广场、绿色屋顶+渗透广场+调节池对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具有双重削减效果,其中,绿色屋顶+渗透广场+调节池的削峰减量效果最好,分别可达81%和90%。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可持续雨水系统设计的技术进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雨水作为废弃物排放,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由于雨水的冲刷,还可能将点污染源扩大造成下游水系的污染。西方国家近些年对雨水径流控制的研究为我国解决雨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借鉴。可持续的雨水系统设计与管理即模仿自然雨水径流,从源头控制雨水排放路径,通过保持、滞留、渗透、过滤、收集,用作景观绿化灌溉用水,鼓励雨水的自然回灌。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关于可持续性的雨水排放系统规划设计对策、具体技术措施及相关项目实践,希望对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城市雨水的处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朱敏  党清平 《四川建筑》2014,(1):213-215
为缓解城市开发造成不透水路面增加引发的地面径流剧增、道路积水甚至内涝频发的现象,提出了绿色道路径流雨水控制利用:从源头控制路面径流、分流雨水、并利用洁净雨水作为再生水水源,降低径流对道路雨水系统和排洪管渠的冲击。结合深圳某道路设计,介绍了通过设置下凹绿地、透水路面减少径流流量,综合径流系数由0.61降低至0.39,从而达到低冲击(LID)开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钱耀辉  姚修富 《四川建筑》2010,30(4):246-247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降雨径流量也相应增加。雨水资源应通过渗透等方式加以充分利用,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危机。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容易造成雨水渗透设施的堵塞。文中对地面径流携带污染物进入渗透设施规律做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内容,结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进行简单的论述。利用建设雨水塘或者湿地、绿色屋顶等方式,实现雨水径流污水控制以及雨水再利用,能够促进雨水渗透,美化环境,具有调蓄和净化等功能。基于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提出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地震灾后重建中对雨水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的问题,强调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改变某些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在重建规划设计之初,将该设计思想纳入其中,以减少震后径流污染、缓解洪峰、控制水土流失.提出了建立分散式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作为饮用水的应急备用水源; 采用地表排水和渗透减排系统减少震后水涝发生几率;采用生态技术为灾后地表水体水质提供保障的设想.同时提出了灾后重建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绿色屋顶的起源及发展现状,分析了绿色屋顶对雨水径流中水量与水质的影响,指出在水量方面,绿色屋顶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但在水质方面,需加强对污染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控制效果,基于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原理,探究海绵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控制技术。首先,分析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汇流与转输过程,确立城市道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典型流程;其次,厘清分流制与合流制径流污染物总量计算参数,阐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污染物控制机理;最后,分别阐明透水人行道铺装、下沉式绿化带、生物滞留、雨水弃流等道路径流控制的工程技术,为制定海绵城市道路路面径流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省三亚市某危旧房改造项目为案例,分析了绿色雨水设施在工程设计和场地径流控制中的应用。该项目通过综合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屋顶、下凹式绿地、雨水蓄水池等绿色雨水设施,满足了径流总量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径流峰值控制三大总体控制目标,同时满足透水铺装率、绿化屋顶率等引导性单项控制指标。径流洪峰控制采用SWMM (雨水管理模型)软件建立。该项目的绿色雨水设施应用与径流控制计算对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初期雨水径流引起的面源污染是造成水体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调蓄池是控制初期雨水对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蓄池的建立既可以有效的减少初期雨水的流失,同时可以减少对董铺水库水源地水质的入库污染,改善了水体水质。  相似文献   

20.
每逢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长期过于集中,排水不及时,产生大量的积水和径流,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经济损失。针对此类现象,海绵城市的发展建设愈发重要。海绵城市利用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可以增大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小雨水径流,降低城市内涝现象。结合南京某新建小区的海绵设计,对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和面源污染削减率两个重要指标进行计算方式分析,以满足城市规划要点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