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经变形监测发现整个坝区岩体在水库蓄水后出现明显的抬升变形,最大抬升量已达到33.4mm,文章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揭示了坝区岩体抬升规律,并对抬升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江垭坝区岩体抬升变形是由坝基深部存在的承压热水含水层承压水位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2.
坝基产生抬升变形成因复杂,受蓄水条件、地质结构及水工建筑分布形式等因素影响,其变形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以江垭大坝水文地质条件为典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研究特定地质条件下坝基不同岩层变形模量、渗透系数及不同蓄水条件对坝基抬升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坝基岩体变形模量足够大时,坝基不会产生抬升变形,坝基岩体变形模量越小,抬升变形越大,抬升变形范围越大;坝基下存在相对隔水层的条件下,坝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抬升变形,坝基不同渗透系数岩层组合方式不同,抬升变形大小及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水库水位降低使得坝基及河床抬升变形减小,当水库水位大于临界水位时,坝基及下游河床将产生抬升变形,反之,坝基及下游河床不会产生抬升变形。  相似文献   

3.
江垭大坝蓄水后,通过坝体垂直变形测点发现大坝及近坝山体产生了持续抬升的现象.经研究论证,认定抬升的主要机制是坝基下分布的承压热水含水层D2y水头增大,引起岩体有效应力降低,导致岩体发生回弹扩容.在过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1998~2019年与抬升相关的大坝安全监测资料,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论证回弹扩容机制解释大坝抬升现状的...  相似文献   

4.
江垭大坝及近坝山体抬升变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垭水库蓄水后,大坝及近坝山体产生抬升。所测山体最大抬升21.8mm,120m高程廊道最大抬升34.5mm,为国内外所罕见。为研究抬升的原因及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在坝区、坝顶及120m高程廊道内建立了监测系统,进行了较长期的观测,并做了数值模拟计算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确认大坝可以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经变形监测发现整个坝区岩体在水库蓄水后出现明显的抬升变形,最大抬升量已达到33.4mm,文章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揭示了坝区岩体抬升规律,并对抬升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江垭坝区岩体抬升变形是由坝基深部存在的承压热水含水层承压水位变化所引起.  相似文献   

6.
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坝区监测网自1998年蓄水前建立以来,共观测过6次,监测数据完整地反映了不同水位条件下大坝周连岩体的变形性状,发现了水库蓄水后坝址区岩体抬升的异常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坝基岩体中存在热承压含水层,热水的补给点位于下游,且高于库水位,水库蓄水后,热承压含水层的扬压力增大,对不透水层基岩顶板有一定的顶托作有所致。对该坝区变形监测网从施工优化设计到资料初步分析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大坝变形监测成果的分析表明:大坝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处于稳定状态;坝基垂直位移总体呈沉降趋势,最大沉降量21.58mm,相邻坝段坝体沉降量绝大多数小于1mm,无不均匀沉降;左厂1~5号坝段等部位基础水平位移很小,坝基沉降量相对较小,无不均匀沉降;升船机上闸首坝段由于建基面高程较高,受蓄水影响不大,水平和垂直位移变化不大。总之,大坝变形量值均在设计范围内,规律合理,大坝工作性态正常,大坝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坝基及近坝山体产生抬升变形现象在国内外相对罕见,合理分析抬升变形的成因机制,评价抬升变形对水利水电工程造成的安全影响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基于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理论,充分考虑蓄水条件下渗透力作用,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坝基及近坝山体中岩体的变形模量及渗透系数对抬升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抬升变形量随岩体变形模量增大而减小,最大抬升部位发生在下游近坝山体,较大抬升变形有可能造成水库岸坡局部滑坡.相对隔水层渗透系数不变情况下,含水层渗透系数越小,抬升量越大;含水层渗透系数不变情况下,随着相对隔水层渗透系数的变化,抬升量变化不大;抬升变形对岩体渗透系数的敏感度不及变形模量;位移变形"分界面"的形成有可能导致岩土体及水工结构物产生剪拉变形.  相似文献   

9.
新疆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平原水库大坝从建成到现在已运行多年,为了了解该工程目前的运行情况和安全情况,对该平原水库大坝运行多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安全评价,通过对大坝的变形和渗流的监测分析了解到,目前大坝的最大垂直位移值为1 201 mm,坝基换填砾质土对减小坝基沉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坝变形已趋于稳定;坝体、坝基的渗压位势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小,并随时间的推移逐年减小,坝基渗透比降也较小,截渗槽截渗效果也较好,说明渗流较为稳定。结果表明:该平原水库大坝工作性态良好,能够满足正常蓄水及安全运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江垭水利枢纽工程垂直变形监测与变形特异性进行分析,发现大坝与近坝区岩体自大坝下闸蓄水以来发生了抬升,抬升与水位和温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关联,通过坝下环线的三次复测,说明大坝蓄水后对坝下河段两岸岩体影响不大,同时,作为基准网而言也是基本稳定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坝基溢出物的主要来源(坝基断层、基岩裂隙和防渗帷幕)。矿物在坝基渗压水作用下溶解、侵蚀与迁移,在氧化还原条件下转化形成溢出物。指出了坝基溢出物逐年增多,已使大黑汀坝基防渗帷幕部分失效。  相似文献   

12.
大坝渗流基流是反映大坝渗流性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章结合南水大坝渗流实测资料 ,采用多种模型和方法对大坝的渗流基流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模型分离结果推求了坝体、坝基和两岸绕坝渗漏基流下包线的表达式 ,进而分析和评价南水大坝的渗流状态。  相似文献   

13.
江口水电站坝址区三维渗流计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江口水电站坝址区地质条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同时进行了渗透性分区;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并考虑了岩体各向异性的特点和降雨入渗补给边界,对坝址区渗流场进行了计算分析。该计算模型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通过计算,论证了现有防渗帷幕和排水设计方案的明显渗控效果,同时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其才 《四川水力发电》1996,15(4):61-65,73
耿达电站拦河闸1986年3月下闸蓄水,出现溢流坝与非溢流坝接缝错位问题,运行10年来,闰逐年发展,已达24mm。本文对位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错位近尚不致危及拦河闸安全,拦河闸坝符合正常坝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国内部分重点水电工程为例,对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坝基岩体质量分类、主要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大坝建基面的确定及弱风化岩体利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指出简化的坝基岩体多因子分类、岩体力学参数的提取与岩体质量分类相配套、按等值线提取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并动态确定大坝建基面的方法,应是水电工程坝基工程岩体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评价土石坝综合安全度的初步方法,包括土石坝工程安全性及大坝社会经济影响两个方面的研究。在工程安全性方面应用了可靠度分析的方法计算土石坝挡水各项功能的失效概率,在社会经济影响方面引入了社会经济影响因子。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西南某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原型监测资料显示,左岸坝段坝体和坝基上下游向水平位移存在向上游发展的趋势,即出现前倾现象。采用综合过程线对比分析、数学建模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大坝各监测项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证实这种前倾现象是真实的,且估计为坝前泥沙淤积所致。大坝左岸基岩较为软弱,坝前逐年淤积加大了库底压重,使得上游库盘沉陷,从而呈现出大坝前倾的现象,而坝前淤积对大坝造成的具体影响值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相似文献   

18.
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存在弱透水层时,弱透水层往往既是隔水层又是软弱夹层,是利用其作为渗流控制依托层,还是不考虑其防渗作用,关系到防渗工程的成本、进度等。流固耦合能较真实反映出弱透水层对坝基渗流场和应力场的影响,该文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结合土体非线性流变理论,将土体本构关系推广到黏弹塑性,同时考虑土体力学参数及水力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借助ADINA进行双场耦合求解,分析上江坝深厚覆盖层坝基中弱透水层对土石坝渗流场、应力场和自身应力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半封闭式防渗墙和弱透水层可形成坝基内部的联合防渗体系,能达到显著的渗流控制效果,大坝渗流量、坝基出逸坡降和弱透水层自身应力应变均小于其允许值,能保证大坝的安全稳定运行。但同时防渗墙和弱透水层承受的应力应变会相对增加,需要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给予辅助。实例中防渗墙深度相比封闭式防渗墙减小近60 m,若方案能给与采用,可大大减少工程造价。因此,坝基内部若存在弱透水层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科学论证后若能加以利用,能做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