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线电移动监测车是无线电监测测向的机动手段,可弥补固定监测站覆盖不足及现场监测测向需要。无线电移动监测车是用以完成重点区域、特殊领域的常规监测任务,及完成专项监测工作的主要技术手段。移动监测车一般集成固定站的主体部分,具有与固定站联合监测测向能力,同时在应急无线通信保障工作中可现场直接指挥并操纵监测网。  相似文献   

2.
车载移动无线电监测系统在日常无线电监测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与固定监测站配合使用,交叉定位,查找干扰源;另一方面,又可作为独立系统使用,单独执行无线电监测和测向任务。无论是在建筑物鳞次栉比、电磁环境复杂的城市,还是在固定站覆盖不到的城乡结合部,无论是在地形复杂的丘陵或山区,还是在遥远的边陲,都可以看到无线电移动监测车矫健的身影,车载移动无线电监测系统已经成为整个无线电监测网络中不可或缺的最具实用价值的关键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江西省无线电监测网三期工程建设的结束,宜春已拥有一个固定监测站、一个移动监测站和6台较精密的便携监测检测仪器,将来还将建设相应的固定站、小型站和可搬移站。目前,宜春超短波监测网的框架结构已初步形成,并在无线电频谱监测、干扰源查找定位和打击非法设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维护了空中电波秩序。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年底,秦皇岛无线电管理局按照河北省无线电管理局下发的无线电监测网建设规划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群策群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协调各种关系,利用17天的时间,按时、保质地完成了秦皇岛"十一五"规划中的5个监测站建设任务,创下了河北省监测站建站佳绩。1.秦皇岛无线电管理局固定站建设情况回顾秦皇岛自2005年开始,陆续建成了中心站、多个固定测向站及小型监测站。  相似文献   

5.
无线电高山监测站的主要优势在于居高临下,城市建筑物和小山体难以产生阻挡信号,监测覆盖范围大、效果好。按照《浙江省无线电管理“十五”规划》的要求,在浙江省信息、产业厅的支持下,浙江省丽水市无线电管理处于2002年开始着手建设白云山固定监测站,2004年安装了HR-12A固定无线电监测测向系统后正式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大同市在2008年11月建成了无线电监测B级站监测中心控制机房和3个辅站(分别为3528辅站、周家店辅站和金盾辅站)。目前,大同市无线电监测站形成了由3座固定监测站,1座可搬移小型站.12套便携式监测、监听、测向设备组成的综合监测测向系统,可以全方位监控大同市区无线电电波发射状况.基本满足大同市辖区内的无线电监测、干扰查处等技术需求。本文就大同市无线电管理处B级监测站系统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经验.与广大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无线电》2014,(7):75-76
目前,超短波无线电监测网一般以固定站为主要组成部分,同时配备移动监测车、可搬移站和便携式监测设备.固定站负责对市区进行大范围覆盖.移动监测车、可搬移站和便携式监测设备,可以灵活、机动地对重点和近距离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及测向.另外,在固定监测站覆盖不到的区域,根据实际需求,技术人员可以架设小型远程遥控监测站,对特定区域进行补充覆盖和定点监测.但是,在实际的无线电监测工作中,这种模式的监测网存在一些限制和弊端,并不能全部满足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8.
张鲲  马杰 《中国无线电》2005,(12):42-43
无线电监测是对空中无线电频谱资源进行管理和采取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大城市有必要和有能力建设大型固定和移动监测站,而县(市)区级城市受资金所限,很难建设功能强大的监测站,易造成无线电监测的盲区。我们根据以上情况,结合青岛各县(市)区级现有设备,与石家庄飞天公司联合研制了一套适合县(市)区级无委的固定、移动、手持三用的QD-2003小型无线电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0 前言 广东省深圳市无线电网格化监测网一期工程项目,共建设完成1个指挥中心、5个高山监测测向站、15个高楼监测测向站、12个小型监测站和4个移动监测测向站。无线电网格化监测网的固定监测站点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地点,具有站点分散、难管理、无人值守等特点。监测机房内安装了大量贵重的监测设备和电源、网络等基础网络环境设备。只有对监测机房内的设备、环境及安保实现远程综合监控管理,才能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保障无线电监测网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无线电台(站)和设施日益增多.有限的频率资源也日趋紧张。为实现对频率使用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先后购置和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固定监测站和移动监测站,用以对空中信号进行监测、对干扰进行查找和排除。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监测网络已经初具规模.在日常的干扰查处、频率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无线电固定监测站与公众通信基站共址建设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结合广西无线电固定监测站与公众通信基站共址建设的尝试,通过实际测试,评估共址建设对监测结果的影响程度,为今后无线电固定监测站建设模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无线通信的迅猛发展,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无线电监测网建设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以湖北省为例,“十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近2亿元建设资金.引进德国R&S公司DDF05M和DDF190系统,”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覆盖武汉地区的无线电超短波监测网和短波监测网:宜昌、襄樊、十堰、荆州等十三个市(州)建设了与省站联网的区域无线电监测网。全省现有无线电固定监测站14座.遥控监测站10座.移动监测车15辆。沿(长)江水上监测系统正在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比对分析的无线电作弊信号快速筛选和甄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考试作弊无线电信号的监测、查找工作,无线电监测人员一般使用的方法有:利用考场周边的大型固定监测站直接对非法信号进行监测、测向和压制;周边没有大型监测站或考试地点不在监测站所能监测的范围内时,可以通过派遣移动监测车的方式.在考场附近进行移动监测.以便对作弊信号进行查找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0 前言 传统的大型无线电监测站存在一定的覆盖盲区,无法监测到距离较远的低辐射功率信号。大型固定监测站由于其覆盖范围大,反映的是大区域的电磁环境。而现代城市规划将城区划分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其频谱利用情况和电磁环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大型固定监测站无法准确反映城区的电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网格化分布式无线电监测系统就显示出优势。这种监测系统,及时反映局部空间的频谱占用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无线电管理提供技术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徐健 《电子工程师》2008,34(9):11-13
超短波固定监测网是无线电管理部门保护合法频率和用户的技术基础。通过对“九五”、“十五”超短波固定监测网建设的经验总结,介绍了现有固定监测站类型,分析了其中核心设备的技术性能。从适应无线电技术发展、完成日常监测工作和满足复杂电磁环境监测3个方面,提出了协调有序地建设大、中、小型固定站的思路。同时,从重视合理布局、完善集成方案和降低建站成本3个角度出发,对“十一五”后期构建和完善超短波固定监测网的建设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便携式多频点监测系统由EB200接收机、电脑软件和天线组成(见图1).是一种简易的、便携的监测监听小型站。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便携式多频点监测系统是世博会无线电监测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弥补了大型固定监测站因阻挡或因多径效应而出现的监测盲区.可有效完成一定区域内信号场强的定性测量和监听.  相似文献   

17.
0 前言 全国无线电管理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无线电监测网络,具备了固定站、车载站、搬移站、便携设备等相辅相成的监测网络。无线电监测网络的建立.对加强无线电频谱监测、加快无线电干扰源查找定位、打击非法设台、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各无线电监测网络系统在长期的运行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短波无线电监测网基本建成.全国9个短波监测站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然而.对于我国地域宽广的情况,9个短波监测站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虽然各监测站配备了移动监测设备,但其设计目的主要是用于逼近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不如固定监测设备,使用和维护成本也较高,不适合长时间连续运行。因此,“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短波监测站建设.提高我国短波固定监测站的覆盖率.仍是不可忽视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无线电》2011,(9):105-105
根据福建省信息化局的统一部署.在福建省羌线电监测站的指导下.为确保完成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300个无线电监测小型监测站的建设,福建省无线电检测中心牵头加速进行小型无线电监测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包括小型监测站规划、设计、选址、电磁环境测试、招投标文件起草等,计划于2011年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无线电技术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无线电监测站的监测中心机房和固定监测站纷纷建立,由于固定监测站大都处于较高位置如高山、高楼、高塔之上,易引起雷击事故,因此对无线电监测系统进行防雷保护成为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我市无线电监测站的系统防雷工程建设,从雷电防护的原理、防雷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建设实用、有效的防雷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