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改善窖底环境,减少泥味酒的产生比例,采用密封窖底井、沟的方式对窖底环境进行改造,并对窖底微生物及窖底部酒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封闭窖底井、沟能减少窖底环境中好氧菌的种类和数量,确保窖底厌氧环境,有效减少窖底部酒出现泥味缺陷。研究旨在为探索窖底改造方式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窖池发酵作为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中重要的工艺环节,直接影响白酒的产量与风味特点。传统的发酵容器为泥底条石窖,发酵过程中窖底糟醅与窖泥直接接触,所产白酒存在泥味过重的情况。本研究试制砂石板窖底代替传统泥底应用于酱香型白酒的三轮、四轮、五轮生产轮次中,探究砂石板窖底提高白酒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对诗仙太白酒不同窖龄的窖壁和窖底泥中己酸菌、丁酸菌、好气性细菌、放线菌、霉菌及酵母等微生物间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窖龄的窖泥中,窖壁的好气性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多于窖底,窖底的己酸菌和丁酸菌的数量多于窖壁,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极少,且无明显分布规律。不同年份的窖泥中,窖壁和窖底的己酸菌、丁酸菌及放线菌的数量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增加,好气性细菌的数量随着窖龄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4.
对西凤酒生产插窖阶段糟酷淀粉消耗和窖池升温幅度做了对应分析,并对插窖阶段工艺条件同时进行分析对比。在挑窖阶段,其装甑与馏酒为关键环节,对装甑与馏酒的操作以及汽压的控制实施了相应的措施,使插窖淀粉消耗提高至3.0%,挑窖出酒率提高14.69%,达到了充分利用残余淀粉、提高挑窖出酒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芝麻香酒大曲和窖泥中微生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白酒工业发展很快,销费者对白酒的花色品种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国内部分厂家经科学地探讨,相继生产出融浓、清、酱三种静型工艺特点为一体的芝麻香风格的白酒。目前,已逐步被国内消费者所喜爱。  相似文献   

6.
酱香型白酒基酒生产工艺中,用于密封窖内糟醅的设备是封窖泥,取自当地周边地域,其主要成分是紫红泥。紫红泥具有粘连性强、密封性好等特点。在基酒生产的下沙、造沙轮次投入,经下沙至7次酒的多轮次循环使用。茅台镇方圆几公里的紫红泥是唯一符合酿酒生产过程中封窖泥使用标准的封窖泥。但由于紫红泥资源有限,属不可再生资源。窖泥的制作方式不正确以及管理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导致封窖泥粘连性不强、密封性下降。窖泥内谷壳含量超标、封窖泥霉变废弃导致循环使用率低,产生废弃量大;考虑其不可再生性,在酿酒生产过程中必须减少封窖泥的废弃,提高其循环使用率,既减少对紫红泥的开采,也保护了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选择湖南湘窖酒业有限公司的窖池为对象,主要研究老化窖池与常规窖池在窖泥特性、发酵酒醅理化特征、发酵新酒质量和原料出酒率方面的差异,旨在揭示两者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老化窖池与常规窖池在感观上有差异,其窖壁泥板结、退化,老化窖池的水分和pH值均显著低于常规窖池(P0.05);2老化窖池与常规窖池的发酵酒醅相比,酒精度显著降低(P0.05),残余淀粉显著增加(P0.05),水分稍有偏低(P0.05),而酸度略高(P0.05);3老化窖池与常规窖池的所产新酒相比,总酸和总酯均显著降低(P0.05),己酸、β-苯乙醇、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均极显著增加(P0.01);4老化窖池与常规窖池原料出酒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老化窖池出酒率低于常规窖池。因此,老化窖池的产酒质量和原料出酒率均低于常规窖池,研究结果为窖池的养护与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夏季高温季节浓香酒生产,产质过差情况,采取提前压窖度有有效地调控和发酵机理平衡,使提前压窖度碍方法能承上启下接通夏秋两季良性发酵,提高产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窖龄窖泥微量挥发性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对浓香型白酒不同窖龄窖泥微量挥发性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窖龄窖泥中微量挥发性成份种类和含量不同;任何窖龄的窖池均是窖壁泥微量挥发性成份种类和含量比窖底泥多;酸类和酯类化合物含量随着窖龄增长而增加,主要增加于窖壁泥.  相似文献   

11.
贵州茅台酒调查研究的回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茅台酒酿造采用制曲温度高、堆积温度高、高温发酵、设法流酒和长期陈你为四高一长。通过生产总结,完善了传统操作法,提高了产品质量。从总结生产工艺,剖析香味成分,探讨其主体香,易地生产试验,或用菌种制麸曲酿酒以及调查外销情况等,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茅台酒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一向有名,为宴会和外销的特供产品,称为“国酒”,与世界名酒法国科涅克白兰地和英国苏格兰威士忌齐名。  相似文献   

12.
茅台酒的文化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台酒酿造技艺"作为酱香型白酒的代表入选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相依相存,从贵州酒文化博物馆馆藏茅台酒文物为切入点,阐述茅台酒酿酒工艺及包装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剖读茅台酒的微量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茅台酒微量成分的研究历程,介绍了国际上首次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GC×GC/TOFMS)对世界三大(蒸馏)名酒和中国主要香型白酒的研究结果,检测出茅台酒中可挥发和半挥发成分873种,其中酯类380种,酸类85种,醇类155种,酮类96种,醛类73种,含N类物质36种,其他48种,证实了茅台酒是世界上微量成分最丰富的蒸馏白酒。  相似文献   

14.
茅台酒美     
郝进  王仕佐 《酿酒科技》2011,(7):121-122
茅台酒美,天下同醉.茅台酒美,美在历史、美在文化、美在品质、美在环境;多彩贵州,彩在“茅台”;多美贵州,美在“茅台”.  相似文献   

15.
茅台酒的独特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茅台特殊的、得天独厚的地域环境,古老而悠久的酿酒历史,独特而科学的传统酿酒工艺,铸就了茅台独特的微生物群落、茅台酒独特的香气香味成分和产品风格,以及茅台酒具有一定干预和延缓肝纤维化的保健作用。古老而独特的茅台酒既继承了古代酿造工艺的精华,又闪烁着现代科技的光彩,成为我国宝贵的民族遗产。  相似文献   

16.
结合机械制曲的发展现状和工作经验,对茅台酒的自动化制曲提出了可行性建议.①特制金属架,采用架子堆曲发酵.②将制曲厂房2层布局改成7层布局,大大节省了制曲占地面积.③利用自动控制技术,适时调整湿度、温度,自动控制发酵,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白酒发酵窖池密封盖进行了研究.研究出了可重复使用的泥土密封盖子,该酒窖盖与结构合理、可以整体移动、便于操作、沿用传统泥土密封、使用水封避免了泥土干裂等优势.可重复使用的酒窖血在不改变原生产方式、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陶然)  相似文献   

18.
形成酱香型酒风格质量的关键工艺是"四高两长,一大一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利 《酿酒》2007,34(3):24-35
文章通过对酱香型酿酒"四高两长、一大一多"工艺的剖析,探讨了酱香形成的原因.认为酿酒就是培养微生物获取代谢产物的过程.有什么样的微生物,就有什么样的代谢产物,有什么样的代谢产物就有什么样的香味物质,有什么样的香味物质就有什么样香型风格的酒.酿酒工艺只是培养微生物的手段,获取其代谢产物--酒与香味物质才是酿酒的目的.指出探讨酿酒工艺的目的是为了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9.
茅台地区酱香白酒硼同位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CP-MS检测茅台地区不同厂家生产的酱香型白酒中B11/B10比率,进行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异分析,表明不同厂家间B11/B10具有明显差异,茅台地区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条件不尽相同,其中茅台酒特征较为明显,揭示了茅台地区的特定稳定同位素差异性,证实了茅台地区的酒不等于茅台酒.  相似文献   

20.
国酒文化及其原产地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静 《酿酒科技》2002,(5):77-78
国酒茅台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神秘的酿造环境、上乘的质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享誉海内外。茅台酒的魅力在于是唯一的、权威的,是不可克隆和复制的,具有极强的排他资源垄断性。所以,原产地资源的保护优为重要。建议:(1)老厂划出红线区,严格保护、管理,新厂区按花园式工厂建设。(2)沿赤水河向上100公里范围列为保护区。(3)保护茅台镇的植物、植被和微生物环境。(4)控制居民数量。(津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