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久芳  吕宁 《福建建筑》2012,(8):104-106
高校教室是广大师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室内环境之一,因此研究教室室内的热舒适度、改善教室内空气环境和质量,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对提高广大师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场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某教学楼教室的热舒适度进行研究,得出室内通风状况、人员密度等因素对室内PMV、PPD、温度和湿度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对了解和改善南方地区高校教室冬季室内热环境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夏热冬冷地区高校教室、宿舍冬季室内热环境状况,以上海某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现场测试教室及宿舍冬季室内外温湿度、室内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等热环境参数,并以问卷方式对冬季室内学生的活动状态、衣着情况和热感觉进行调研。根据测试数据及调研结果,利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预计平均热感觉投票PMV和预计不满意百分数PPD对教室和宿舍室内热环境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得出教室和宿舍室内热环境状况,为该地区高校室内热湿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春秋两季对广州某高校的混合通风教室进行客观热环境参数测试和主观调查问卷。选择三个热环境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流速)和一个空气质量参数(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试。主观调查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环境舒适评价以及热感觉投票,回收有效问卷894份。结果发现,春、秋两季教室内温湿度均高于ASHRAE标准的舒适区域,但受访者对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室内CO_2浓度测试结果在标准以下,但与异味及不新鲜空气的主观调查结果相比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受访者对混合通风教室内的空气流速满意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5.
在供暖季节对济南市某高校自然通风教室内的室内环境状况进行测试与调查,分别在上课阶段测量室内各参数并结合主观调查问卷,分析比较12月份与3月份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开窗情况,室内CO_2浓度变化以及通风换气对教室室内环境质量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其对学生热舒适及学习状况的影响。由测试结果分析得出,较冷天气下,很少有人会主动开窗通风,导致教室内通风量严重不足,CO_2浓度超标,室内空气品质很差,基本上可以认为室内没有换气,通风量计算公式对于换气次数如此小的教室来说是不适用的,并且有38.9%的学生反应教室太闷时会打瞌睡。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间歇式自然通风带来的中小学教室室内空气品质与热环境差等问题,根据中小学校教学楼的空间特征,提出了将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和负压通风相结合的复合式负压通风模式,研究负压通风在提高教室空气质量方面的可行性及效果。以小学四年级普通教室为对象,首先进行封闭教室和负压通风教室室内CO_2浓度的实测,同时建立教室数字化模型模拟室内物理环境。通过对封闭教室室内CO_2浓度的实测和CFD模拟结果的对比,修正CFD模拟中四年级小学生呼吸速率为0.07m/s,提高CFD模拟的准确性,进而对比封闭教室室内和采用负压通风的教室室内的CO_2浓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封闭教室内平均CO_2浓度最高可达3 000 ppm,而学生活动区域的CO_2浓度更高。负压通风可大幅降低教室室内CO_2浓度,使其保持在1500 ppm以下,这为复合式负压通风在中小学校教室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莆田地区高校教学楼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调研后选取典型的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楼为实测对象,对其夏季室内热环境的4个参数进行实测,将实测所得的数据结合人体舒适度PMV评价指标来分析研究其教室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5,(10)
对过渡季节关中地区教室利用夜间通风作用改善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期间连续测试了室内外空气温湿度、壁面温度、室内风速,分析测试结果发现两种工况下室内平均温度差值为0.3℃,壁面温度差值范围为0℃~2.7℃。同时根据Fanger的热舒适理论方法,计算得到夜间通风作用下两个教室的PMVPPD值,得知夜间通风教室的热舒适性要高于未通风的教室,夜间通风在关中地区过渡季节具有一定的使用性,但是受室外温湿度及建筑墙体蓄冷能力影响,夜间通风作用强度和时间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室内环境实测评价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具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绿色中学是指通过绿色校园认证的中学校园。文章以杭州某绿色建筑认证的中学为例,通过室内环境物理参数实测和人员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该绿色中学教室室内环境实际状况。结果表明,该学校教室在声、光、热环境方面无明显问题。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对教室室内环境的要求,室内CO2浓度应低于0.01%。测试建筑冬季室内CO2浓度达标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上课期间门窗紧闭,且通过下课自然通风无法快速降低CO2浓度,需对教室增加机械通风以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10.
对乌鲁木齐某高校教学楼不同朝向教室夏季室内热环境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测试数据,指出窗户朝向和自然通风组织是影响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根据乌鲁木齐的气象资料,提出高校教学楼主要功能房间的适宜朝向。  相似文献   

11.
室内环境与自然通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风的目的是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良好的自然通风组织减少对空调的利用,并及时将污染物排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热舒适方面,自然通风形成的室内热环境有利于人体舒适性。分析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热环境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的效果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组织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和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夏季过热的室内热环境,以西安地区为例,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高校教室的使用情况等,建议采取与本地地区气候特点相适应的"被动式"措施来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论述了自然通风和结合采光的遮阳设施在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中的应用,同时采取其他综合措施如创造适宜的微气候、半地下空间的利用、植物和水等方面来改善教室内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3.
邱静  查静  雷飞 《华中建筑》2012,(1):68-72
该文拟利用被动复合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在过渡季节对武汉某高校报告厅室内热环境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武汉市气候条件确定过渡季节该报告厅的室内外设计参数,然后通过理论计算确定报告厅采用该技术通风降温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irpak对过渡季节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模拟和分析,验证该设计方案的通风效果。由于报告厅进深较大,为了保证其室内温度和风速分布均匀,该文分别对单向和双向两种送排风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该系统能够替代常规空调解决武汉地区过渡季节利用自然冷源对报告厅的通风降温,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建南平某一高层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与通风实测,全面评价了该住宅夏季室内热环境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通风对室内热舒适的影响。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该住宅在夏季时段室内风速较小,室内风速大于等于0.2m/s(即一般情况下的风感阈值)的情况,无论主卧室或者客厅均达不到50%;(2)该住宅夏季时段在完全自然通风条件下...  相似文献   

15.
被动式建筑具有密闭性良好、减少能量损失的优势,在我国农村地区应用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由于围护结构密闭性较高,被动式农村住宅通风换气技术对提高和保障室内空气品质和环境热舒适性尤为重要。针对沈阳某高校示范建筑,分析通风换气技术对其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影响,应用Airpak软件进行数值解算,给出室内温度场、速度场和PMV、PPD指标的分布状况。分析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风速工况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温度分布情况,以及PMV、PPD指标对室内环境热舒适性的影响,确定满足环境热舒适性要求的送风工况,为农村被动式住宅的通风换气技术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住宅非空调工况下的自然通风对室内热湿环境质量有显著影响。结合重庆地区近五年夏季逐时气象参数和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分析重庆地区居住建筑夏季自然通风的可利用率。并以该地区某一住宅为对象,测试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的不同天气过程的室内外热湿环境参数,采用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APMV)和预计适应性不满意者的百分数(APPD),在分析门窗开关和房间朝向对热舒适影响基础上,提出重庆地区住宅夏季自然通风运行策略。研究结论可为该地区居住建筑的设计和室内热环境的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impacts of various ventilation strategies and facade designs on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for naturally ventil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ingapore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rmal comfort index. Four ventilation strategies, nighttime-only ventilation, daytime-only ventilation, full-day ventilation and no ventilation were evaluated for hot-humid climate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thermal discomfort hours in the whole typical year on the basis of a series of TAS simulations. Parametric studies of facade designs on orientations, window to wall ratios and shading devices were performed for two typical weeks by coupled simulations between building simulation ESP-r and CFD (FLU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full-day ventilation for indoor thermal comfort i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ree ventilation strategies. With various facade design studies, it was found that north- and south-facing facades can provide much comfortable indoor environment than east- and west-facing facades in Singapor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optimum window to wall ratio 0.24 can improve indoor thermal comfort for full-day ventilation and 600 mm horizontal shading devices are needed for each orient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rmal comfort in further.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某大学综合实验大楼为例,实测了其中一间西向房间的室内外空气温度与壁面温度,分析了其夏季室内热环境。为了在经济合理地使用能源的情况下,满足它对夏季冷量与冬季热量的需求,根据实测的数据,利用建筑热平衡原理,对其夏季室内热环境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热工设计缺陷,并对其进行了热舒适性的改造。通过软件模拟出改造后房间室内空气温度值,对比改造前后室内空气温度值,结果显示改造后的温度值明显降低,热舒适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自动记录仪,对厦门某海滨住宅夏季自然通风与室内热环境进行实测。根据测得的自然通风时段,分析了自然通风对房间风速及室内热环境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白天室内风速均值及波动值较夜间大。(2)房间在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略低于室外,室内气温波动明显低于室外且各房间气温波动差别不大;房间在非自然通风时段,室内气温均值与室外气温相当,室温变化相当平缓。(3)无论是自然通风还是非自然通风,房间的黑球温度与室内空气温度差别很小。(4)当房间处于非自然通风状态时,室内热环境总是处于"不可接受"水平,当房间处于自然通风状态时,其室内热环境几乎全时段达到"可接受"水平,且有的房间在某些时段可达到"热舒适"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