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陶峻琳 《时代建筑》2010,(1):130-133
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十段全长10km。2007年,中泰照明集团受杭州市政府邀请,为运河两岸提供整体夜景规划并予以实现。中泰照明项目团队力图用灯光勾勒一幅三维的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丹青"为基调,"光之乐章"为主题,用灯光表现了杭州婉约、含蓄、优雅的城市气质和运河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7日—30日,首届"泊"城市公开展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与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公司联合发起并在杭州隆重举办,城市公开展以"泊"为策划主题,围绕着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雕塑、绘画、影像、行为等艺术形式,创造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空间对话,从不同角度诠释对生活与生命的理解,展现艺术与城市的美好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项目位于通州区未来城市中心地段,京杭大运河从地块南北穿越,形成狭长地块.该项目提出"一河两岸、四种时空形态、六大主题开放空间、多条景观通廊"的总体设计构思.强调运河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和谐统一,注重滨水空间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2)
<正>10月27日—30日,首届"泊"城市公开展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CIID)与杭州运河集团文化旅游公司联合发起并在杭州隆重举办,城市公开展以"泊"为策划主题,围绕着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雕塑、绘画、影像、行为等艺术形式,创造了历史、当下与未来的空间对话,从不同角度诠释对生活与生命的理解,展现艺术与城市的美好关系。  相似文献   

5.
沈丹  王竹 《华中建筑》2006,24(9):110-112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空间重要的案观资源。该文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研究对象.从河流的动态特性层面上.通过对运河流域案观的意象研究与发展连径分析,探讨运河流域案观与城市空间发展的潜在联系,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后基础设施转型的背景,探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线用地转向城市公共空间所面临的挑战,以及设计者应如何延续运河历史性,营造自身空间活力等问题。同时,本文针对城市大体量历史肌理的有机更新,提出了为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持续生长提供养分的减法设计思路,并形成一套研究与设计相融合的“微更新工具箱”式的设计体系。  相似文献   

7.
京杭运河杭州中心段沿岸产业类地块更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卜菁华  应小宇 《华中建筑》2005,23(1):146-149
京杭大运河杭州中心段(德胜路至建国北路段)沿岸是传统居住和产业混杂的地块,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居住类地块大量增加,产业类地块日渐衰败。运河航运功能的逐渐淡化,为市民提供休闲空同带来了可能。该文研究产业类地块更新为市民休闲空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运用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POI空间点要素和全国宜居城市问卷调查等多源数据,检验了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配置水平,探析了杭州市民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整体上呈现出"一核多点"的空间结构,不同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模式各异,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发现,杭州城市居民公共服务设施整体满意度略高于全国40个主要城市平均水平,主要短板为医疗设施、养老设施、教育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等领域;文化设施、医疗设施和餐饮设施满意度是影响杭州城市居民公共设施整体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最后提出了杭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自古以来,杭州一直是京杭大运河流域的一个核心城市,有着大量的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过程中,也起到了突出的作用。杭州在城市升级的过程中,把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建设世界名城作为重要目标,为此投入巨资启动了"运河综保工程",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主城区运河两岸修复一批古迹,建设了多个博物馆和特色街区,整体风貌得到了极大提升。经过申遗成功的喜悦和一段时间的喧嚣热闹以后,运河旅游逐渐归于平淡,甚至有些沉寂。本文对目前杭州主城区京杭大运河旅游开发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杭州是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享誉国内外。但是杭州的繁荣,穷其源,究其根,是因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运河不仅使杭州繁荣发展,而且创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把杭州建设成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提高城市品位,万万不可忽视运  相似文献   

11.
从杭州京杭大运河北段滨水文化景观带与城市耦合性入手,分析其城市更新特征,建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并选取其中四个核心节点空间进行实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城市热力图、区域空间形态等结合进行二次论证,探讨运河沿线相关文化景观带城市更新的优势与不足,分析结果显示空间联系性与商业配比两个因素可能是影响人们对空间进行选择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对新型空间的需求不断增长。近些年来,由于城市扩张有限,城市更新则成为城市新型空间开发的重要途径,这也使当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杭州运河旧工业建筑的更新利用既是对杭州新型城市空间的一种开发也是对运河历史建筑的一种复兴。而运河旧工业建筑与更新再利用为文化创意空间,是工业遗产复兴的新模式。该文以杭州丝联166为例,从环境、美学、技术以及情感四个方面分析再利用的文化创意空间的设计要素,旨在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文化创意空间设计方法提供更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靖  徐永利 《华中建筑》2008,26(3):11-14
该文通过对西兴风土街区的初步研究,揭示出萧绍聚落地脉结构和风土特征的特定历史价值、目前,京杭大运河周边的聚落文化已逐渐受到重视,而萧绍运河作为杭州南部漕运孔道和重要近海商道,历史上曾对周边聚落产生过巨大影响,所以研究萧绍运河文化与聚落空间特征的关系,将为浙东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视角与机遇.  相似文献   

14.
京城滨水新景观——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中 《中国园林》2007,23(3):16-23
通州运河城市景观以自然的生态理念、丰富的景观形态,在体现人文关怀的功能性主题城市开放空间中,通过设置媒体制作、国际生态住居、休闲娱乐等多种产业形态,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北京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都市空间。以“岛影、塔影、楼影、树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河源文化、历史人文、运河风情、运动健康、商务休闲、生态教育”六大功能主题板块。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运河文化的复兴成为关注热点,然而目前针对县城地区运河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为例,构建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明确了"运河文化景观带"作为"运河文化网络"的基本概念及其"线性""层次丰富性""功能多样性"等特征,分析了"运河文化景观节点""运河文化景观轴线"两大空间格局构成要素及其布局,确定了构建多层级文化景观节点与多样化文化景观轴线规划体系的目标定位,并分别阐述了具体发展策略,以期为同类地区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杭州城市有建置伊始,运河一直伴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毫无疑问,运河在杭州城市的兴盛与繁荣过程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文章将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发展划分为"隋唐之前""五代至宋""元明清以后"这三个阶段来进行阐述,在梳理清晰运河的历史变迁情况的同时,也分别论述运河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杭州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杭州运河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 ,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 ,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 ,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 ,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 ,对运河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提出了规划方案 ,并对沿河地带的空间布局和规划设计提出了整体构想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自申遗成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文章以滨水空间为切入点,重点研究运河沿岸滨水空间的利用与更新,通过对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滨水空间发展现状调研,总结出基于景观生态学城市滨水空间利用与更新的营造目标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本届艺术周暨杭州年会,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设计精英们安排了众多场内场外的优秀主题展览。其中首次以"运河公共艺术展"为核心城市公开展和2016第六届中国"设计再造"创意展,尤为引人注目。展览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展现了人与城市,城市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泊"首届城市公开展在第三届中国室内设计艺术周暨第26届CIID杭州年会中,除了精彩的论坛和  相似文献   

20.
杭州运河沿河地带城市再开发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杭运河是与万里长城媲美的历史文化遗产,运河与其端点城市杭州有着紧密的依存关系,运河沿岸地带的再开发是杭州“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的重要环节。依据运河与杭州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依存关系,立足于城市整体布局和空间开发,对运河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开发方向提出了规划方案,并对沿河地带的空间布局和规划设计提出了整体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