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强 《特钢技术》2001,9(2):16-20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MWoVNb钢δ-铁素体素体含量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强 《四川冶金》2001,23(3):24-26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MoVNb钢δ铁素体含量在已往的生产中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17-4PH钢生产数据的分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化学成分,加热参数对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研究制定了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2Cr_(12)NiWMoVNb钢的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 ,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 2 Cr12Ni WMo VNb钢 δ铁素体含量在已往的生产中时常发生超标 ( >5% )的情况 ,分析了 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控制该钢 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强 《特钢技术》2001,9(2):16-18
对于汽轮机叶片用钢来说,δ-铁素体含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2Cr12NiWMoVNb钢δ-铁素体含量时常发生超标(>5%)的情况,分析了δ-铁素体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控制该钢δ-铁素体含量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陈亚宁 《特钢技术》2010,16(1):18-20,23
2Cr11Mo1VNbN是汽轮机叶片用钢的一种,叶片用钢作为一种重要的汽轮机用钢铁材料,因其工作环境恶劣。质量要求相应较高。近年来,用户的技术协议对δ铁素体的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针对轧制大型材生产过程中影响艿铁素体含量的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讨论了Cr当量和温度当量对轧材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成功控制了轧制大型材的δ铁素体含量。  相似文献   

7.
齐健 《特钢技术》2012,(1):41-43
分析了该钢中铁素体形成的原因,介绍了如何控制其铁素体的含量,提出了控制该钢中铁素体含量的具体方法,基本解决了1Cr13叶片型不锈钢的δ-铁素体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铸圆坯纵向裂纹是连铸圆坯常见缺陷之一。对典型纵裂缺陷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纵裂炉号的铝、硫含量较高,中间包温度偏高;纵裂的微观特征是,裂纹沿网状铁素体延伸,铁素体中有大量AlN和MnS夹杂物析出;铝含量较高,AlN大量析出,降低了铁素体的塑性,从而导致连铸坯纵裂。试验还证实,纵裂多发生在钢的中温脆性区(45钢约为800℃左右)。为消除纵裂,应合理控制铝含量,降低硫含量,还应合理控制中间包温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控制轧制-弛豫-在线低温回火新工艺制备不同显微组织的12Cr1MoV试验钢,利用金相法、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显微组织对试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控制轧制-弛豫-在线低温回火工艺可制备符合GB/T 3077-1999性能要求的铁素体+珠光体型12Cr1MoV钢,其片层状珠光体含量、粒状碳化物的含量及分布是影响试验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增加片层状珠光体含量,试验钢强度、硬度增加;细化铁素体晶粒、增加粒状碳化物明显提高试验钢的伸长率;分布在铁素体晶界的粒状碳化物含量增多,试验钢的冲击韧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李海生 《特钢技术》2006,11(4):25-27
特殊使用条件下的1Cr13叶片型不锈钢要求铁素体含量〈5%。本文从化学成份角度入手,通过半马氏体钢1Cr13中常见元素对铁素体含量影响的分析,结合相关试验数据,提出了解决钢中铁素体含量〈5%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钢的化学成分和热轧后冷却状况对其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生产多相钢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添加Si、Cr合金元素和控制冷却获得期望的马氏体和奥氏体,净化铁素体晶粒。控制初始冷却速率会影响铁素体转变的数量、铁素体净化和残留奥氏体中碳的富集;控制第二冷却速率和卷取温度可改变低温转变产物的特性和溶于铁素体中的碳含量。Si可加速铁素体的转变和净化铁素体,而且可提高抗拉强度与延伸率的积。Cr可提高钢的淬透性和屈强比。轧钢厂对所推荐的C、Mn、Si、Cr成分的钢进行生产试验,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在实验室得到的成分和工艺参数。还对这些三相钢板的应用如制造轮盘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2.
隆文庆 《四川冶金》2004,26(6):19-22
对2Cr10NiMoVNb(S/STV)钢δ-素体的形成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形成δ-铁素体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热加工过程中加热温度及冶炼工艺的合理控制.得出了最佳成分控制,并对冶炼工艺进行了一定探讨.同时,简要说明了该类钢δ-铁素体的检验.  相似文献   

13.
V-N对中碳SiMn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0.130%V-0.021 5%N、0.130%V-0.0304%N和0.001%V- 0.020 7%N三种V-N含量的(%)0.37~0.38C、0.82~0.92Si、1.78~1.81Mn、0.06 Ti、0.015Nb非调质钢的组织,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该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用JMatPro 4.1软件计算了该钢的CCT曲线以及900℃和600℃平衡状态下钢中各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钢的组织为珠光体+先共析铁素体,随氮含量增加,珠光体增多,晶界铁素体变粗;随钒含量减少,珠光体数量显著增加,贝氏体及铁素体变粗;共析铁素体和先共析铁素体中的析出物尺寸≤3 nm;V和/或N含量高的钢,应变时应力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计算研究了化学成分和温度对T122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计算和相应试验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和热处理温度变化对δ-铁素体含量影响显著,铬含量降低,氮含量和碳含量增加,能明显降低δ-铁素体含量。在1 030~1 070℃的温区热处理,δ-铁素体含量最低;超过1 200℃热处理会产生γ-Fe→γ-Fe+δ-Fe转变,即在低于1 200℃处理不含δ-铁素体的钢中会生成δ-铁素体。  相似文献   

15.
石如星  刘正东  张才明 《钢铁》2011,46(11):89-92
 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加热温度对P92钢中δ-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00~1200℃温度范围内,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δ-铁素体含量先减少后增多,呈U型变化,在1050℃附近δ-铁素体含量最少。采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得到了P92钢的准平衡态相图,并对上述热过程进行了相计算,计算数据与试验结果吻合。随着钢中铁素体形成元素含量增多,P92钢的准平衡态相图的奥氏体区缩小,铁素体区扩大,但处于单相奥氏体区内最低碳含量对应的温度值均在1050℃附近。准平衡态相图能够较好地解释δ-铁素体含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以低压末级和次末级叶片用钢0Cr17Ni4Cu4Nb为例,重点分析了影响δ-铁素体形成的因素,采用了兼顾化学成分和热加工温度的方法来预测δ-铁素体的形成,证实了EδF由ECr和ET共同决定,控制低的ECr和ET可以有效限制EδF的含量,实验证明ECr的含量控制在8.5以下,锻造温度控制在1300℃以下可以保证低的EδF。通过降低铁素体形成元素的含量,提高奥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从而获得较低的铬当量,减少了δ-铁素体的形成,为新型叶片钢的开发设计、制造使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周荣锋  杨王玥  孙祖庆  张艳 《钢铁》2004,39(8):93-99
研究了碳含量对低碳(锰)钢过冷奥氏体压缩变形过程中铁素体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含量相同时,碳含量提高,低碳钢形变强化相变孕育期延长,完成相变所需总应变增加,转变动力学曲线整体向高应变方向移动。铁素体在畸变能较高的铁素体/奥氏体相界前沿奥氏体区反复形核并以链状向奥氏体晶内推进,获得2~4μm的微细等轴铁素体晶粒。碳含量提高有利于铁素体晶粒细化。  相似文献   

18.
 通过TMCP工艺实验,研究了Si、Mn含量对低碳Si Mn钢显微组织、力学及成形性能的影响,探讨了铁素体/贝氏体双相钢(FB钢)在扩孔过程中的裂纹形成及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增加Si含量,实验钢中等轴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增加,扩孔性能得到改善;而增加Mn含量,实验钢的强度和韧性显著提高,但塑性和扩孔性能有所下降。FB钢中的裂纹扩展主要是以微孔聚集机制进行,当遇到贝氏体时,裂纹通过铁素体 贝氏体相界面并剪断铁素体进行扩展。合理选择Si、Mn含量和TMCP工艺参数,可以获得690 MPa级的经济型热轧FB高扩孔钢,扩孔率达到了95%,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304奥氏体不锈钢连铸圆坯穿管开裂问题,进行了化学成分优化、使用末端电磁搅拌并合理控制过热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钢成分,使铸坯心部组织中的δ铁素体面积分数由原来的8.6%降低至7.2%。优化成分后使用末端电磁搅拌使铸坯心部组织中的δ铁素体面积分数降低至5.8%,而且分布比较分散,未使用末端电磁搅拌的铸坯心部δ铁素体呈网状。过热度为30~40℃时对降低钢中δ铁素体含量有利。采取以上措施使304铸坯心部的δ铁素体含量明显降低,穿管开裂现象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Nb Ti钢合适的焊接热输入范围并指导实际焊接工艺过程,利用Formastor F Ⅱ型自动相变测量仪和Gleeble 38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Nb Ti钢相变温度、组织和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当冷却速度大于6 ℃/s时,Nb Ti钢模拟CGHAZ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且随着冷却速度降低,板条贝氏体含量下降,粒状贝氏体含量增加;当冷却速度为6 ℃/s时,出现晶界铁素体组织,且随着冷却速度继续下降,晶界铁素体含量增加;当冷却速度不大于0.6 ℃/s时,组织为完全的铁素体和珠光体。随t8/5时间的增加,M 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t8/5为178 s时,M A面积百分数达到最大值,为5.1%。当t8/5时间为144~178 s时,M A组元的含量是控制Nb Ti钢模拟CGHAZ区韧性的主要因素;当t8/5为256 s时,M A组元含量下降,粗大的晶界铁素体是控制Nb Ti钢模拟CGHAZ韧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