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丁凯 《微型计算机》2005,(21):128-128
目前DVD到录机已经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大容量的DVD刻录盘来备份数据。不少用户为了节省时间而过于追求刻录倍速.往往以其最高倍速进行光盘刻录。但值得注意的是:超速刻录务必谨慎,否则即使光盘保存得当,重要数据也有可能丢失!  相似文献   

2.
王杰 《微电脑世界》2013,(11):78-78
将资料备份到光盘上,是大家常用的一种数据保存方法。一张标称容量为4.7GB的DVD5光盘,根据盘片品质不同,一般最多只能刻录4.2~4.38GB的数据。于是在光盘刻录的过程中,你或许遇到这样的窘境:需要刻录到光盘的数据略超出光盘的容量,也就多出几十MB至多百十MB的样子,该怎么办呢?在此,笔者介绍三种方法,让一张DVD5光盘盛下多于4.38GB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在上一期的DVD刻录机横向测试中,我们针对DVD刻录机的刻录质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试。在文章中,我们曾经向大家讲述了刻录速度与刻录质量的关系,不过由于当时版面不足,所以我们只是简单提出了这个观点,现在我们请出存储时代(www.Stor-age.com)著名的光存储专家赵效民,来为我们详细讲解刻录速度与刻录质量之间的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电脑爱好者》2001,(13):53-53
面对着日益增多的数据信息,普通的软盘和外置式zip驱动器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计算机用户的存储要求了;同时,随着光盘刻录机价格的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光盘来保存自己硬盘上庞大的数据信息。但是,要使用光盘保存数据,必须学会正确的光盘刻录技术,尽管现在的刻录软件都比较“人性化”,但在宾际使用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掌握刻录软件的使用和相应的刻录技巧,戟成了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海量数据存储的需要,光盘刻录技术诞生了,先是CD刻录,现在DVD也刻录了……  相似文献   

6.
目前,普通CD-R/RW刻录机的价格已经相当平民化了.两三百元就可以享受刭刻录机带来的便利.虽然CD-R/RW盘片的容量已经不小.但如果想要备份大量数据.CD-R/RW刻录机却远远无法满足要求了。随着摄像机的普及.个人民用级别的视频编辑系统价格不再高不可攀.自己编辑制作DVD也有可能。对这些朋友来说.可以刻录DVD光盘的DVD刻录机将是最佳选择。因此.现在就先来了解一下DVD刻录技术的规格.以便指导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刻录机。  相似文献   

7.
6月16日,明基BenQ在其光存储产品线“鳄鱼”家族的八周年庆典暨光存储事业部策略发布会上,推出了2款蓝光DVD刻录机——BenQ BW1000(SATA接口,内置)和BenQ EWIOOG(USB 2.0和IEEE 1394标准、迷你3种接口,外置)。它们除了支持Blu-ray Disk(BD)规格的蓝光DVD刻录功能以外,还兼容支持DVD和CD这两代传统规格的光盘刻录,从而成为国内首款,也是截止本文发稿时国内惟一正式宣布的全面支持三代规格光盘刻录的存储产品。  相似文献   

8.
DVD刻录的最大优势在于DVD刻录盘巨大的存储容量,不仅可充分满足数据存储应用的需求,从容应付对存储要求较高的视频应用也不在话下.然而与普通CD刻录不同的是.DVD刻录规格的不统一使用户面临着多种不同的选择,究竟是选择“-”还是“ ”.这在很多用户看来实在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9.
附网光盘刻录设备兼具网络存储和光存储的优点,提供方便的低成本远程数据备份,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但基于分组交换原理的网络数据流量的不稳定直接威胁光盘刻录设备的运行品质.通过排队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仿真,定量地研究了在不同的网络负栽环境下,附网光盘刻录设备的Cache容量及使用策略对其运行品质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提高附网光盘刻录设备运行品质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脑爱好者》2012,(5):96-97
不知不觉中,光存储设备就进入到了"蓝色"时代。单层单面光盘的存储容量也从4.7GB直线提升至25GB,以往被称为"海量"的数据现在也可轻易被读取或存储。而且随着诸多成熟产品的上市,价格也在不断下调。三种蓝光按需购买就目前来看,蓝光设备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蓝光光驱、蓝光康宝(COBMO)、蓝光刻录机。首先,蓝光光驱是一种只读光存储设备,只能读取蓝光光盘或DVD光盘,适合于喜欢收集蓝光影片的高清玩家购买。其次,蓝光康宝是一种过渡型产品,虽然只能读取蓝光光盘,但却可以刻录DVD光盘。  相似文献   

11.
小叮当 《电脑》2005,(2):37-37
随着光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DVD刻录机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越来越多的电脑用户拥有了自己的DVD刻录机,刻录容量更是达到了CD-R所无法比拟的4.7GB。以往被电脑用户所津津乐道的“超刻”技术,如今又被光存储厂商重新提到了台面之上。对于刻录机这种光存储设备来说,“超刻”技术早已经无处不在了。  相似文献   

12.
走近DVD双层刻录对DVD技术领域而言,双层DVD规格早已经存在,在高质量DVD影碟光盘的D9版本中,就是以单面双层来定义规格的,它拥有最高8.5GB的储存容量,这也可算是双层DVD技术的前身。随着DVD刻录市场的日渐成熟,要保存D9规格的影片就必须采用多片常规的DVD /-RW来刻录,不但消耗更多的刻录时间,而且浪费刻录盘片,于是厂商就开始研发类似D9的双层DVD刻录技术。“ ”阵营先拔头筹双层DVD刻录是率先由“ ”阵营订立DVD R9的双层记录标准,从2003年开始,Philips、理光、明基以及三菱公司就通力合作,成功研发了双层DVD刻录技术,并…  相似文献   

13.
芮峰 《电脑》2004,(9):107-108,115
2004年的DVD刻录机已经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悄悄的开始取代CD刻录机的位置。那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多人并不了解DVD刻录机的工作原理和DVD数据刻录的形成过程,而本文将告诉大家DVD刻录机是如何把数据刻录到DVD光盘里的,同时DVD光盘又是如何存储这些数据的。  相似文献   

14.
跨入海量存储世界——深入了解DVD刻录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以来,DVD刻录机已经像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并且目前已经完全取代CD刻录机的位置。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很多人并不了解DVD刻录机的工作原理和DVD数据刻录的形成过程。而本文将告诉大家DVD刻录机是如何把数据刻录到DVD光盘里的,同时DVD光盘又是如何存储这些数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刻录.已经进入DVD时代。不管是从网上下载的DVD影碟镜像.还是自己制作的DVD影片.最终都会刻录到DVD光盘上。DVD影碟.画质好.音效佳.寿命长,但我们也许暂时忽略了DVD光盘同样可以用来保存普通的文件数据。仔细看看自己刻的DVD影碟,是不是有些空间没用上.而且有时浪费还不少?为什么不把这些空间利用起来.装上其他数据?  相似文献   

16.
DVD刻录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随着DVD刻录机的价格飞速下降,个人或企业拥有一台DVD刻录机并用来备份大量数据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不过很多时候需要备份的数据往往超过普通DVD刻录盘4.2GB左右的容量上限,倒如各种大型数据库的定期备份。这样一来还要用到两张甚至更多数量的盘片。十分不便。  相似文献   

17.
目前DVD刻录标准.4.7GB是最基本的容量.足足是一般CD光盘的7.4倍。DVD刻录机逐渐走入家庭.标准的争议也因为DVD-Dual以及DVD-Multi等复和式规格的推出.逐渐摆脱了彼此无法兼容的问题。然而下一代的DVD刻录标准.却已经提前开打。许多主流厂商.目前正积极规划下一代的光盘规格.以提供更快速、高容量的存储媒体.让家庭娱乐有更多的选择。和早期第一代DVD的情况类似的是.这次仍然出现了许多角逐者。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3月的“In”派茶馆中,我们认为DVD刻录将是未来数据存储的解决之道。但是还没到1年时间,我们却忽然发觉DVD刻录盘的容量也不够用了。面对数十上百GB的数据,我们该如何备份呢?  相似文献   

19.
吴敌  王旭  彭嘉鸣 《个人电脑》2008,14(6):82-93
前几天闲来无事,打算整理一下硬盘,上的数据,发现近半年来我下载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大多是视频、音频文件,总容量大概是300GB上下。接下来我开始考虑的是用什么方式来备份这些数据,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难题。首先是量大;其次是这些东西,比如电影、音乐,基本上是看一次短时间内就不会再看的,换句话说这些东西的再访问几率不高。对于再访问几率不高且想要保存的数据,用光存储设备备份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因此首先我想到的是蓝光刻录设备,但稍加计算后,我发现如果要用蓝光来备份我这些数据,光是盘片就要花掉近1000元,此外我还要投入大把大把的时间。那么退而求其次,我们选择现有DVD刻录技术呢?那么我需要近70张单面单层DVD刻录光盘……  相似文献   

20.
秋蝉 《电脑爱好者》2011,(12):40-40
临时备份数据,现在人们多用优盘来完成。但是,如果优盘容量不够用怎么办?其实,如果你有刻录机的话,买几张DVD—RAM或DVD—RW盘,将光盘当作移动硬盘来用,这样每多一张这样的光盘,你就多了一个4GB多的备份空间,日常的重要数据放在里边,可擦写,很方便。将可擦写光盘变成移动硬盘使用,不像使用普通一次性刻录盘那样简单,使用过程中有些说道。因此有必要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