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
平煤集团建井一处十三矿项目部在施工十三矿己四进风井井筒至垂深353.4 m时,打探孔探到1层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此层砂岩实际揭露厚度为19.5 m,涌水量约480 m3/h。该井筒过此段含水层时,采用使强含水层转化为弱含水层、短段掘注和多打孔以缩小相邻注浆孔间距的施工方案进行工作面预注浆,达到了较好的封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4.
立井过砂岩段含水层工作面预注浆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平煤公司十三矿己四进风井过平顶山砂岩下部强含水层的特征,运用工作面预注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井筒的涌水,加快了施工速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赵庄矿副立井过基岩强风化带含水层的特性,运用工作面超前深孔预注浆技术,较好地解决了井筒的涌水、淋水问题,加快了施工进度,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荣康煤矿主立井掘进过程中通过28 m的奥灰含水层时存在的涌水问题,采用预注浆堵水技术,由上到下分段注浆,浆液由稀到浓,循序渐进,逐级变换,充填岩层裂隙,形成注浆堵水层。试验结果表明,注浆堵水效果良好,在主立井掘进通过奥灰含水层时,观测其涌水量为4.3 m~3/h,涌水量不大,能够保证立井井筒的掘进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7.
郓城煤矿在副井井筒深部含水层施工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防止了止浆垫上浮破坏、井壁被注浆破坏等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井筒井壁和探水预注浆施工的安全,取得了很好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8.
杭来湾煤矿煤层埋深230 m,为典型近浅埋煤层,矿井地表为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环境较为脆弱.为满足301盘区和302盘区分区通风及安全需求,在井田中部采用普通法施工开凿了一号进风立井和一号回风立井.由于井筒凿进过程需要通过3层承压含水层,为保障凿进工作面的安全、减小对承压含水层的破坏、保护脆弱的地表环境,提出... 相似文献
9.
薛湖煤矿副井井筒穿过K6、K5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法进行施工,通过提高止浆垫混凝土标号、合理选择钻注顺序和浆液浓度、提高注浆压力、调整注浆段高划分等措施,缩短了注浆工期,确保了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北二进风井,全深1 119 m。井筒在15~131.8 m深处,揭露石千峰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195m3/h左右;在338.3~400m深处,揭露平顶山砂岩含水层,预计涌水量200m3/h左右。平顶山砂岩下部含水层,分别位于井深400~470、520~700和800~880m处,合计330m,裂隙较发育。对石千峰和平顶山砂岩含水层,采用工作面预注浆和壁后注浆法堵水,注浆范围为井深30~400m;对平顶山砂岩下部各含水层,采用壁后注浆法堵水。共进行了22次工作面预注浆、215排壁后注浆,注浆堵水效果良好,顺利通过了各含水层,实现了无水快速掘进。 相似文献
11.
高河煤矿主立井井筒施工综合防治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高河煤矿主立井采用冻结法施工过表土含水层,壁后注浆法控制井筒淋水,降低了表土含水层施工难度,减小了表土含水层对施工井壁的压力,使井筒淋水减少了90%以上,为矿井的进一步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13.
以平煤股份十矿三水平北二进风井井筒为例,阐述了立井井筒预注浆+壁后注浆工艺及涌水治理措施。使用传统注浆工艺——普通注浆法,借鉴注浆堵水的成功经验,采取科学合理的注浆技术,利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将砂岩内含水堵截在井筒注浆帷幕圈以外,彻底根治了井筒井壁淋水,为井筒安全、快速掘进提供了保障,确保了井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介绍某煤矿副立井延深利用二水平未生产的采区上山做提升井,应用井壁吊挂技术简化井筒布置,在力求辅助工程量最小的情况下,合理布置提升、悬吊、排矸、卸料砼搅拌施工系统和延深施工保护等。充分利用井下空间,快速、安全延深井筒。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厚松散层覆盖地区的立井井筒在施工及维护过程中出现的注浆及破坏问题,采用反射地震波法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利用反射地震波法进行井壁环向和纵向测线布置,通过所获得的高频反射波波速、振幅及频率等多种地震属性参数确定井壁及壁后空间的异常范围,注浆前后的测试对比可进一步获得对壁后注浆质量的评价效果.对新建井筒、维修井筒井壁的... 相似文献
16.
立井井筒工作面预注浆堵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平宝公司首山一矿主井井筒施工中,利用工作面预注浆堵水技术,顺利通过强含水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井筒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合理解决石槽村煤矿副立井井筒施工中穿含水层问题,为井筒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应用定向钻井和综合注浆技术,井筒施工前对地面预注浆过程采用S孔定向钻井,通过设置合理的技术参数,应用合理的注浆工艺、注浆材料及注浆设备,使注浆和井筒掘砌同时进行。工程实践表明:12个强含水层总涌水量从391 m3/h减小到5.7 m3/h,实现了打干井的目的,堵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