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素钠的开发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素钠的开发生产罗立群(广西南宁康乐股份有限公司品控部,南宁530011)1前言肝素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的硫酸酯类物质,在动物体内是一种天然的高效抗凝血药物,在治疗血管疾病方面有独特之处,具有净血脂,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对若干种类的癌细胞有抑制和防止...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9日,一熟肉摊贩销售的猪肉引起10人食物中毒,潜伏期5~25h,主要症状为腹痛(10人),腹泻(8人),发热(8人),恶心(8人),从销售剩余食物和病人剩余食物及病人的大便中检出布坦坦沙门氏菌,病人(6人)发病初期血清布坦坦沙门氏菌抗体滴度均为1:20。发病2周后2人1:80,4人1:320和1人1:640。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鉴定结果,依照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确定这是一起布坦坦沙门氏菌的食物中毒,这起食物中毒提示必须加强食品零售摊贩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3.
进口冷冻鸡翅膀、鸡爪沙门氏菌污染调查萧杨,谭丽梅,黄美婵,李锦光,陈碧英广州市卫生防疫站(510000)沙门氏菌是世界范围引起食源性疾病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动物的生前感染或食品受到污染,均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是造成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常见细菌之一,也是肉类消费过程中密切监测的重点对象。在2018年~2021年期间,共计采集了南京市545份猪肉源食品样本,利用选择性培养法分离得到44株沙门氏菌,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MLST)对其进行分型鉴定,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表明,市售样本中共计检出44株沙门氏菌,平均检出率为8.07%,其中内脏样本检出率相对最高(检出率为30.49%);血清型分析表明,检出的菌株中以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罗森氏沙门氏菌(Salmonella rissen)、德尔卑沙门氏菌(Salmonella derby)和伦敦沙门氏菌(Salmonella london)4种血清型沙门氏菌最为常见;基因分型表明,ST19型为猪肉源中优势沙门氏菌株,占比为20.45%;检出的沙门氏菌中,38株菌株对四环素具有明显耐药性,占全部检出菌株的86.36%,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西丁的耐药不超过10%。此外,对检出的1株多重耐药性沙门氏菌耐药基因分析发现,共筛查出了包括7大类抗生素及与耐药相关的基因。该实验详细分析了南京市场猪肉源食品中沙门氏菌污染状况,也为后期沙门氏菌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食品检测过程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亚利桑那沙门氏菌(Salmonella arizonae)又是沙门氏菌中比 较难鉴定的亚种。该实验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快速准确的检测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根据GenBank 公布的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和其他沙门氏菌gud D基因序列, 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 使用10株不同血清型的沙门氏菌标准菌 株、88株沙门氏菌分离株和29株食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实时荧光PCR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实验所设计的引物探针特异 性非常好。 实时荧光PCR灵敏性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灵敏度可达到1~10 CFU/mL的添加浓度。 经模拟污染样品验证,所建立的实时 荧光PCR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检测结果相一致,具有检测周期短、操作简便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2007,28(8):218-218
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PS)的植物病理学家认为,对于防治作物被诸如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等有害细菌所感染,在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萘啶酮酸和环丙沙星抗性相关基因在分离于陕西、新疆和广东等9 省(市)食源性沙门氏菌中的分布及其与菌株耐药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玻片凝集法鉴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9 种耐药基因。结果:814 株沙门氏菌共涵盖83 种血清型,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24.08%)、肠炎沙门氏菌(S. enteritidis,19.41%)、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 indiana,13.27%)和德比沙门氏菌(S. derby,5.16%)等血清型比较常见。553 株(67.94%)和219 株(26.90%)沙门氏菌分别对萘啶酮酸和环丙沙星耐药。814 株沙门氏菌中,oqxB阳性菌株的平均检出率(31.82%)显著高于qnrA(24.94%)、oqxA(24.57%)、qnrB(24.45%)、qnrS(10.32%)和qepA(3.07%)阳性菌株检出率(P<0.05),与aac(6’)-Ib阳性菌株的检出率(27.52%)间无显著性差异。7 种耐药基因在5 种最常见血清型、不同采样地来源、不同地域来源以及不同样品来源菌株中的检出率间存在一定差异。gyrA中共检出221 个氨基酸突变点,以Ser83Phe/Asp87Gly双突变(21.27%)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Ser83Phe(16.29%)、Asp87Gly(13.57%)、Ser83Tyr(12.22%)、Asp87Tyr(11.31%)、Asp87Asn(10.41%)、Ser83Phe/Asp87Asn双突变(9.95%)、Ser83Tyr/Asp87Gly双突变(2.71%)、Asp87Val(0.90%)、Gly75Phe(0.45%)、Asp87Asn/Ile89Val双突变(0.45%)和Asp87Asn/Val90Gly双突变(0.45%);parC中共检出217 个突变点,以Ser80Arg(64.49%)突变最为常见,其次分别为Thr57Ser(35.05%)和Ser80Arg/Gly72Phe双突变(0.47%)。结论:陕西等9 省(市)食源性沙门氏菌血清型种类繁多,对萘啶酮酸和环丙沙星耐药较为普遍,oqxA、oqxB、qepA、qnrA、qnrB、qnrS和aac(6’)-Ib基因比较流行,在gyrA和parC中检出多种变异,这些基因的存在和抗生素靶位变异可能是导致沙门氏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探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德尔卑沙门氏菌(S. Derby)在pH值为6.0、5.4的乙酰丙酸、L-乳酸、醋酸和盐酸条件下酸适应后产生的耐酸性。结果表明,酸化剂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为:乙酰丙酸>醋酸>L-乳酸>盐酸。pH 5.4时,沙门氏菌的诱导耐酸显著高于pH 6.0(P<0.05);与其他两种有机酸处理组相比,乙酰丙酸诱导的细菌耐酸性最弱且不同pH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机酸处理的沙门氏菌细胞内pH值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其中pH 6.0时乙酰丙酸处理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细胞内pH值显著高于德尔卑沙门氏菌(P<0.05)。结果表明沙门氏菌经pH 6.0和pH 5.4的酸适应后会产生耐酸性,而细胞内pH值的变化和诱导耐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某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不同环节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耐药性和耐药谱,为食品安全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沙门氏菌科玛嘉显色培养基筛选疑似沙门氏菌,并针对沙门氏菌invA和hut基因的二重PCR方法对疑似沙门氏菌鉴定,再用纸片扩散法对其分离株进行10 种抗菌药物(组合)的药敏实验,参考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标准(2010)判定药敏结果。结果:从1 350 份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56 株沙门氏菌;肉鸡屠宰前沙门氏菌的污染率为13.53%;烫毛脱毛、开肛、净膛、冲淋4 个环节鸡胴体和分割鸡肉、冷冻鸡肉沙门氏菌的污染率分别为0、7.23%、9.80%、11.54%、14.50%、9.33%。沙门氏菌分离株对萘啶酸(100.00%)和氨苄西林(85.90%)的耐药率最高,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44.23%)、庆大霉素(39.10%)、四环素(35.26%)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曲松敏感,多重耐药率为53.85%,共有39 种耐药谱,从肉鸡屠宰前到分割鸡肉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耐药谱型先下降再上升。结论:四川某肉鸡屠宰生产链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率及其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且可能存在从上游向下游生产链传播的情况,需要加强卫生和抗菌药物使用监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7月到2019年4月,从上海市88家农贸市场和42家超市抽样308件,其中鲜猪肉114件、整鸡92件、鲜牛肉102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采用VITEK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确认,并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分别为28.2%和39.6%,其中鲜牛肉(48.0%)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猪肉(17.5%)和整鸡(19.6%)(P<0.001),而猪肉(46.5%)和整鸡中(59.8%)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牛肉(13.7%)(P<0.001);农贸市场采集的鲜肉样品中单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08)和沙门氏菌(P<0.001)的污染率均显著高于超市;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122株沙门氏菌分布于21种不同血清型,其中Corvallis血清型(14.75%)流行率最高。结论 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存在较高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率,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生鲜肉食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11.
研究奶牛场沙门氏菌分离株的流行特征及抗性分析。从成都市某规模化奶牛场采集样品,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和血清型分析,药敏检测,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和抗消毒剂基因检测,对常用消毒剂MIC值检测,以及有效巴氏灭菌温度分析。该研究共采集样品700份,分离16株沙门氏菌,得到4种血清型(肠炎沙门氏菌6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6株、鼠伤寒沙门氏菌3株、婴儿沙门氏菌1株);菌株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敏感,携带24种耐药基因,检出率最高是tetB(93.75%),其次是aaC4(75.00%);检出12种毒力基因,sipA检测率最高为62.50%;抗消毒剂基因检出率最高为qacEΔ1(56.25%)。16株沙门氏菌对9种不同消毒剂MIC值普遍高于厂家推荐使用浓度的1~3倍;菌株在全脂乳和脱脂乳中100%杀菌温度分别为64.00 ℃和63.50 ℃。该奶牛场沙门氏菌分离菌株对消毒剂抗性较强,但在64.00 ℃能够对其有效杀灭。建议奶牛场加强沙门氏菌防控,规范消毒剂使用。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损伤性沙门氏菌实验模型的建立宋农,欧阳川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300050)王新为由于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经常用冷热等方法处理,故食品中有可能存在活的损伤沙门氏菌。为便于损伤沙门氏菌的检验,常用2步增菌法。 ̄[1]国内虽有人用2步法进行...  相似文献   

13.
鸡肉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生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一级模型和二级模型描述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的生长动力学模型。用两种沙门氏菌血清型(鼠伤寒沙门氏菌(CICC22956)和肠炎沙门氏菌(CICC21482))的混合物接种到鸡肉样品中,分别将其在8、12、16、20、25、30、33、37、40、43 ℃下恒温培养。除了8 ℃以外,在其他温度下都可以观察到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的生长。将12~43 ℃下得到的微生物生长数据分别用一级模型Huang模型、Baranyi模型进行拟合,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两种一级模型在模拟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的生长精确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适合描述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的生长。采用3 个二级模型(Ratkowsky平方根模型、Huang平方根模型和Cardinal模型)描述温度对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和背景菌群生长速率的影响。Cardinal模型低估了低温下微生物的生长速率,Huang平方根模型预测的沙门氏菌最低(7.81 ℃)和最高(49.67 ℃)生长温度与文献报道更为接近。Ratkowsky平方根模型描述的温度范围较广,更适合描述菌种复杂的背景菌群的生长速率。本研究结果可对食品工业和监管机构预测鸡肉样品中沙门氏菌的生长以及肉制品中该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科  李泊宁  罗洁  庞敏  刘奕清  邹勇 《食品科学》2016,37(7):152-156
本研究对重庆荣昌采后发病姜块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分离到一株新的生姜致病菌。通过细菌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遗传分析鉴定为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将沙门氏菌回接姜苗、姜块,发现姜苗叶片失绿,褶皱;姜块表面水渍并有分泌物;动态污染研究表明:沙门氏菌能在姜块中迅速繁殖,显著提高姜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该研究表明,沙门氏菌能以生姜为寄主存活。  相似文献   

15.
采用胶体金标记抗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将沙门氏菌单克隆抗体和驴抗鼠抗体(二抗)喷涂于硝酸纤维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研制能联检5 种典型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该试纸条能达到同时检测5 种沙门氏菌的目的,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最高,为105 CFU/mL;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鸭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6 CFU/mL。沙门氏菌加入量为10~100 CFU时,增菌16~20 h,该试纸条能够检测出牛奶、鸡蛋样本中的5 种沙门氏菌。本实验研制的试纸条能快速高效地联检食品中5 种典型的沙门氏菌,特异性高、灵敏度好,在对多种沙门氏菌进行联检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β-蒎烯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β-蒎烯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机制,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可能性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肉汤稀释法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电导率测定研究其对沙门氏菌细胞形态与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琥珀酸脱氢酶(succinic acid dehydrogenase,S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α-KGDH)活力,研究其对沙门氏菌三羧酸循环的影响;通过测定腺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含量变化趋势,探究其对沙门氏菌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β-蒎烯对沙门氏菌的MIC为20 mL/L,并会破坏其细胞形态和结构,导致菌悬液电导率增加,同时会造成菌体SDH和α-KGDH活力增大以及ATP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细菌为了生存能够适应多种不利于生长的环境条件,因此许多食源性致病菌能够在某些食品保鲜处理中存活下来。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食源性致病细菌,在食品保鲜中可承受极端pH、温度、渗透压、寡营养和高压等胁迫。在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沙门氏菌应对不同环境胁迫,可产生应激蛋白、进行系统自我调节和表达相关基因等,进而影响其致病能力,产生交叉抗性从而更好的生存和繁殖。因此,沙门氏菌能在遗传和表型水平上适应不同的极端环境。本文综述了沙门氏菌耐受环境胁迫,暴露于这些环境胁迫时发生的适应性变化,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以及产生的交叉保护机制。这些方面将有助于了解沙门氏菌的发病机制,对于制定抗击沙门氏菌感染的新策略,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素可  张彪  路娟娥  阮海华 《食品科学》2022,43(13):218-226
沙门氏菌(Salmonella)污染是威胁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控制沙门氏菌污染是食品研究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沙门氏菌利用其生物膜的形成、耐酸耐热的特性、食品基质的差异以确保自身生存与繁殖的生存策略,并详细介绍了防控沙门氏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定向调控沙门氏菌的危害、提高食品安全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张莉  尹德凤  张大文  罗林广 《食品科学》2018,39(11):177-184
目的:本研究以猪肉为厨房沙门氏菌污染来源,计算其交叉污染即食食物导致沙门氏菌中毒的风险,探明 厨房内引发交叉污染的关键影响因子,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方法:采用文献数据分析我国生鲜猪肉中沙门 氏菌污染概率和水平,结合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数据,建立沙门氏菌的生长模型,采用@Risk软件,结合蒙特卡洛模 拟分析,定量评估我国消费者因猪肉导致厨房即食食物交叉污染引发的沙门氏菌中毒风险。评估从危害识别、暴露 评估、危害特征描述和风险分析4 个部分进行。结果:已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显示,市场上生鲜猪肉沙门氏菌初始污 染率为15.5%,从市场进入厨房再到冰箱冷藏放置,最后到接触砧板进行制作切割时,生鲜猪肉中沙门氏菌污染平 均值为-1.95(lg(CFU/g)),90%置信区间为-5.32~0.67(lg(CFU/g))。生鲜猪肉通过接触砧板、手和刀 具等对即食食品发生交叉污染。通过生长模型、交叉污染模型等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得出消费者每人每天因食用即 食食物摄入的沙门氏菌总量为-4.77(lg(CFU/g)),90%置信区间为-8.73~-1.24(lg(CFU/g))。评估结 果表明,我国因生鲜猪肉导致沙门氏菌污染即食食物而引发的厨房沙门氏菌中毒概率为4.15×10-6,每年因此而引 发的沙门氏菌病例数约为95 299 例。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厨房的生鲜猪肉沙门氏菌初始污染水平对厨房中的 交叉污染影响最大,而厨房中生熟混用也是导致交叉污染的主要原因;控制食物存放冰箱的温度和时间可以降低交 叉污染风险。结论:我国厨房因猪肉交叉污染导致的沙门氏菌中毒事件发生概率,最终取决于猪肉在进入厨房时的 整体污染水平、消费者厨房生熟分隔的习惯以及冰箱使用习惯等,而这些又与季节和居民生活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0.
研究牛肉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沙门氏菌诱导耐酸响应(acid tolerance response,ATR)的存在程度及其产生机制。探究微酸诱导、双组分基因敲除、低温长期贮藏对沙门氏菌耐酸能力的影响,同时借助λRed同源重组、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及氨基酸添加实验探索菌株耐酸性产生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微酸诱导能够显著增强沙门氏菌的耐酸能力(P<0.05),并且ATR一旦形成,在牛肉低温贮藏(4 ℃)的过程中至少可以维持7 d,对食品安全有极大危害。牛肉培养基作为微酸的细菌生长介质,在低温下其本身并不能引发沙门氏菌产生ATR,说明低温处理可能是抑制沙门氏菌ATR的重要方法。real-time PCR和氨基酸添加实验表明,沙门氏菌的双组分系统PhoP/PhoQ和PmrA/PmrB均参与酸性环境的感知,并能通过调控精氨酸脱羧和赖氨酸脱羧系统提高菌株的耐酸性,这从氨基酸代谢角度解释了沙门氏菌诱导ATR的产生机制,同时也揭示了食品基质提升微生物耐酸性这一表观现象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