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河北某科技研发中心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6万m2,地上建筑面积9.7万m2,地下建筑面积3.9万m2。本工程地下1层,主楼地上9层,地下室功能为局部人防、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建筑为办公楼。该工程主楼为筏形基础,地下室人防部分为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6.500~-9.950m,地下水位在-8.960m,但8个基坑在水位线以下0.99m。基坑土质为砂卵石层,渗透系数大于360m/d,工期要求紧,且水下部分设计要求做自粘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相似文献   

2.
<正>1工程概述1.1工程概括武汉中央文化区汉秀剧场工程是继澳门水舞间、美国拉斯韦加斯"O"秀之后,超越目前世界所有舞台效果的中国大陆地区首例"水秀"表演场所(见图1)。总建筑面积为8.6万m2,其中地上2.75万m2,地下5.85万m2。地上8层,最大高度为71.6m;地下3层,局部4层,基底最深处为-33.0m。汉秀剧场紧邻武汉水果湖岸边建造,  相似文献   

3.
1工程概况 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占地面积4.8万m2,建筑面积约8万m2,可容纳观众6万人.主体育场整个建筑平面投影为圆形,直径为244.9m.主体育场东西两侧看台顶棚为斜拉网壳挑蓬结构,网壳外侧支承在直径244.9m的圆形预应力混凝土外环梁上,网壳内侧支承在椭圆形钢制内环梁上.  相似文献   

4.
<正>智谷科技综合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48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m2,总投资概算8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总占地面积28.5亩,总建筑面积12.45万m2,其中地上9.27万m2,地下3.18万m2。智谷科技综合体项目位于扬子江南路以西、开发西路以南、维扬路以西、二桥河路以北。项目设计造型寓  相似文献   

5.
《钢结构》2011,(12):91-91
GMP事务所(Gerkan,Marg and Partners)在国际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将在南京设计由10座大厦组成的楼群。在8万m2的场地上建设一座金融企业的聚集区。地上建筑的总建筑面积为50万m2,大厦高度为120~200m不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地上建筑面积为8万m2,地下建筑面积为4万m2,其中3万m2的单体展馆内没有一根柱子。主题馆屋顶造型根据每个单元形体的跨度尺寸,布置对角线桁架增加结构的空间稳定性并自然形成折射的韵律和三角形的母体;通过对平面三角形顶点的竖向移位,形成侧向天窗,利于展馆内  相似文献   

7.
《西南给排水》2008,30(3):28
工程概况:罗泾水厂规模为20万m3/d,分期实施,一期规模10万m3/d。工程总投资24034.01万元,占地7.046hm2。处理工艺:制水工程采用2条处理线,以平流沉淀池 均质滤料滤池 活性炭滤池工艺为主体的A线净水工艺(规模8万m3/d)和以脉冲澄清池 均质滤料滤池 粉末活性炭  相似文献   

8.
东方广场工程位于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王府井大街与东单北大街之间,南临东长安街,北临东单三条.南北长约250m,东西长约500m,总占地面积约11万m2.其中主体建筑85万m2,东西回迁楼8万m2,地下变电站1万m2.工程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4层,地上最高22层,总建筑面积近94万m2,总投资近22亿美元,集商业,写字楼,公寓,酒店为一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民用建筑工程.该工程建设单位为北京东方广场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香港巴马丹拿国际公司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设工程由北京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  相似文献   

9.
大连城市广场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温控防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连城市广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30万m2 ,由 3个建筑区域组成 ,每个区域均为独立大型混凝土基础 ,各建有 1座 2 8层的高层建筑 ,基础底板厚 1 5m ,裙房基础底板厚 0 8m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 ,裙房基础与地基之间设置间距 2m× 2m的抗浮锚钢筋 ,要求混凝土基础本身具备自防水  相似文献   

10.
星海湾壹号项目位于大连市星海湾金融商务区,占地面积12.14hm2,规划容积率为2.0。地上总建筑面积为24.28万m2,其中超五星级酒店面积5.25万m2,酒店式公寓面积2万m2,特色商业面积1.7万m2,住宅面积15.33万m2。暂时预计分三期开发,一期为A区多层、双拼、联排别墅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某地区商务办公建筑进行了调研。应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该地区37个样本量的能耗进行统计处理,得出了该地区单位面积建筑能耗为72.14 k W·h/(m~2·a),单位面积供暖能耗为14.74 kgce/(m~2·a)。研究结果表明,山东某地区的商务办公建筑在用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建筑节能潜力较大。这对于科学确定商务办公建筑的能耗指标,进而实施用能超定额加价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天津市552个办公建筑进行了调研,获得了建筑概况、耗电量等基础数据,筛选确定了24个样本建筑。分析计算得出,样本建筑2010年单位面积年总耗电量为26.79~125.45kW.h/(m2.a),平均值为64.25kW.h/(m2.a);2010年供暖期单位供暖面积耗热量为0.21~0.37GJ/(m2.a),平均耗热量为0.27GJ/(m2.a)。调研结果表明,天津市办公建筑存在较多问题,建筑能耗较大,具有较大的建筑节能空间。  相似文献   

13.
建筑形态参数直接影响城市街道型 风道的通风潜力。为揭示中国大城市建筑形态参 数对街道型风道通风效果的影响程度与机理, 首先选择南京市中心区中山路两侧约10.84 km 2 的街区为研究样区,基于python软件从高分辨 率遥感图像中提取研究样区内建筑密度、建筑 高度和容积率;其次,借助CFD平台,通过验证 参数后的量化模拟获得该街区在1.5 m、10 m 与30 m等高度的风场图,以揭示模拟风场与 建筑形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建筑形态参 数对城市通风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高 度,风速与建筑密度曲线走势相反,风速较高 处与路口的位置基本一致;建筑密度与模拟风 速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040(1.5 m)、 -0.475(10 m)与-0.314(30 m),建筑高度与模 拟风速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37,容积 率与模拟风速无明显相关性。最后,结合南京 城市核心区的建成环境特点,提出改善我国大 城市街道型风道通风潜力的建筑形态参数规划 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根据日本规范中提出的横风向脉动风力谱系数函数,利用人工模拟横风向脉动风压时程的方法,提出了一个矩形平面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振反应时程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由横风向脉动风压谱系数公式模拟了建筑结构横风向脉动风压过程,采用N ewm ark法计算了两幢建筑物顶部的横风向风振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横风向脉动风压的作用下,结构的风振反应以共振响应为主,非共振响应仅为次要的部分,这与谱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从而说明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对于正确估算结构的风振反应值,为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措施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银河搜候(SOHO)中心位于北京朝阳门立交桥西南角,总建筑面积33万m2,为地标性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出地面起四栋高层均含中庭,外围柱自下而上呈弧线形,形成四个中空卵形建筑,各卵形建筑之间在不同楼层有连体相连,组成大底盘多塔连体结构。根据工程特点,介绍了结构单元划分、斜柱设计原则、长悬挑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连体结构的特点,对连体及其与主体连接处的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时间集中、绝对量大,是建筑节能减排的研究重点。构建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的计算模型,包括建材、设备生产与运输的CO2排放,以及施工过程的CO2排放。利用该计算模型,分析计算了78栋办公建筑物化阶段的CO2排放量。平均来看,物化阶段的碳排放量为326.75kg/m2;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碳排放明显增加,超高层建筑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是多层建筑的1.5倍;土建工程的碳排放量占到物化阶段的75%左右,而钢筋、混凝土、砂浆、墙体材料的碳排放量占到了土建工程的80%以上。分别以建筑层数和建材用量为自变量做了办公建筑物化阶段CO2排放量的预测模型,通过统计学的分析对比,发现以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为自变量的预测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建筑物化阶段的碳排放。  相似文献   

17.
Zhang  Xuelin  Weerasuriya  A. U.  Lu  Bin  Tse  K. T.  Liu  Chun Ho  Tamura  Yukio 《Building Simulation》2020,13(2):439-456

Un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 of tall buildings are noticeably different from their counterpart of traditional building designs but nevertheless, the un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 have often been adopted for tall buildings without their impact on the pedestrian-level wind environment (PLWE) fully understood. To fill the existing knowledge gap,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LWE near a 400 m super-tall building with various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 in a regular urban are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for three incident wind directions (θ = 0°, 22.5°, and 45°) to investigate mean wind speed at the pedestrian level us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3D), steady-stat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technique. The results reveal 1.5- to 2.5-fold increase in maximum wind speed in the urban area afte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uper-tall building. The magnitude of the maximum wind speed and areas with high and low wind speeds in the PLWE, however, significantly vary with building design and incident wind direction. The configurations with sharp corners, large plan aspect ratios and frontal areas and the orientation consistently show a strong dependency on incident wind direction except the one with rounded plan shapes. The location of building openings and direction of building inclination are two other factors that modify the PLWE in an urban area. Moreover, the projected width of the super-tall building at a height slightly above the roof level of surrounding buildings is critical for estimating the areas of high and low wind speed at the pedestrian level.

  相似文献   

18.
哈工大动力楼巨型框架增层结构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楼原为两层砌体结构房屋 ,建筑面积 3 90 0m2 。根据学校发展要求 ,决定在原建筑上续建 4层。经反复论证 ,决定采用套建预应力混凝土巨型框架增层的结构方案。着重论述了基础设计、上部结构设计、套建施工方案、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分析等内容 ,相关思路和方法可供同类房屋的套建增层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9.
神舟小区建筑总平面为三角形,建筑面积为105981m2,三幢塔楼,其中两幢28层,一幢18层,大底盘无缝设计,框支-剪力墙结构。三幢塔楼由地上4层商业裙房及3层地下室相连,裙房为框架结构,4层顶转换为剪力墙结构,梁式转换。工程未设永久性变形缝。基础采用大直径机械钻孔人工扩底灌注桩基础,并采用后桩底注浆技术,桩端遇水处进行适当的人工降水处理,基坑采用侧壁板桩支护。上部结构设计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转换层上下楼层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变化,如各塔楼平面力求简单,尽量增加落地剪力墙数量,优化转换结构,加强下部结构,弱化上部结构。从基础设计、上部结构布置、结构整体计算分析等三方面介绍了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总结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要点,对转换梁的设计也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0.
《Energy and Buildings》1995,23(2):141-146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energy required for major building materials at the time of construction of single and double 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load bearing walls, and four storey residential buildings with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 in India. For the total floor area of 50–200 sq. m,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of floor area decreases, from 5 to 4.1 GJ for single storey, from 4.2 to 3.7 for double storey, and from 4.3 to 3.1 GJ for four storey building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