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煤气分厂排送机运行现状的分析,介绍了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在排送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及实施技术改造后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C配方粘结剂将长焰煤末煤加工成气化型煤,粘结剂添加量为6%~9%.开发出的气化型煤具有冷热强度高、防水性能好、反应活性好,能够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对两段煤气发生炉使用要求.经在煤气发生炉上20t的工业掺烧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安全栅使缓冲气柜高、低限连锁,可保证气柜的安全运行;利用变频装置实现了缓冲气柜的高度控制和排送机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4.
该文主要介绍了华恒公司为适应发展需要,对制约矿井生产效率的-250m钢缆机运输系统进行改造,通过改造,实现了集控技术,保证了-250m和-650m钢缆机运输能力匹配,新增提升能力30万t以上,确保了十五层的开采,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昭通褐煤进行热解实验研究,得到了升温速率和热解温度对褐煤热解煤气成分、煤气热值和产气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气中的CO2含量明显减少,H2和CO的含量逐渐增多,CH4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煤气热值和煤气产率提高;同热解温度下,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煤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减少,CO含量逐渐增多,CH4含量逐渐减少,对H2含量的影响不大,热解煤气热值和产量均有所增多,增加幅度都是由大变小。实验阶段获得的最高热值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是650℃,升温速率是15℃/min,煤气低热值为9.27 MJ/m3。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煤炭地下气化煤气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的发电性能,以3%H2O增湿的UCG煤气为燃料,测试其在NiO-ZDC||GDC||Ba0.9Co0.7Fe0.2Nb0.1O3-δ(BCFN)氧化铈基SOFC电池功率输出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以UCG煤气为燃料的SOFC在650和700℃的最高功率密度分别高达0.234和0.432 W/cm2,700℃在0.6 V恒压放电100 h后性能没有明显衰减,且阳极表面无积碳产生,表明UCG煤气在SOFC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介休市机焦厂生产过程中煤气使用情况分析,结合介休市燃煤行业能耗实际,从可行性角度提出了将机焦厂剩余煤气全面推广应用到能耗业中取代燃煤,并就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干馏条件下富锗褐煤干馏产物分布及锗在各产物中的配分, 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法和SEM-EDX首先测定了褐煤中锗的赋存形态, 又采用钢甑反应器进行了不同热解终温(450~850℃)和保温时间(30 min和300 min)下的褐煤干馏试验。结果表明: 褐煤中锗主要以腐殖质结合态存在(占比93.64%)。影响锗挥发的主要因素是干馏温度, 高温(> 650℃)下锗挥发率受保温时间影响较小。绝大部分(>95%)锗迁移到煤气中, 焦油和热解水中锗回收率极低, 褐煤中的锗可进一步从煤气中分离获取。从锗挥发率并兼顾焦油产率的角度考虑, 较好的干馏条件为终温650℃、保温30 min, 此时锗挥发率为98.29%, 焦油产率为5.13%。另外, 还采用TG-MS研究了干馏煤气主要组分的释放行为, 初步探讨了煤气还原性组分与锗挥发率的关系。结果表明: 干馏煤气的还原性组分(CO、H2和H2S)体积浓度与锗挥发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 煤气还原性越强, 锗挥发率越高, 但高温(850℃)下可能发生过还原反应, 造成锗挥发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金秀龙 《矿山机械》2007,35(7):145-146
在页岩干馏生产过程,页岩低温干馏所需热量的来源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来自气化段的主风,经过页岩灰预热与半焦中的固定碳反应而生成煤气,煤气和水蒸气经过氧化一还原反应过程被加热成高温气体,为页岩干馏提供热量,亦称是为下部供热,约占总热量的70%;另一部分热量通过间歇操作的蓄热式加热炉加热至550~650℃循环煤气供给,占总热量的30%,称为上部供热。  相似文献   

10.
钻柱模型实验平台测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清添  杨杰  张萌  刘川 《煤矿机械》2008,29(1):19-22
据相似理论确定研究钻柱扭应力的模型实验方案,依方案提出的功能需求设计钻柱模型实验平台。介绍基于ARM7、μC/OS-Ⅱ、Visual C++实现的钻柱模型实验平台测控系统。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组成。下位机采用LPC2132硬件平台,基于μC/OS-Ⅱ进行软件设计;上位机软件采用Visual C++编写。应用表明该测控系统可以满足钻柱模型实验的参数采集显示和平台控制等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分布式矿井温度监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卢超 《煤炭科学技术》2007,35(12):51-54
提出了一种矿井温度监测的新方案,系统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点进行测量与监控,采用AT89C2051单片机实现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显示和上位机实时通信.系统由DS18B20温度测量模块、单片机多机通信模块、PC与单片机通信模块组成.系统测温精确,简单实用,维护方便,满足矿井温度监测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2.
竺伟华 《煤炭技术》2013,(8):103-105
众所周知,煤气泄漏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煤气的浓度进行精确的监控。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煤气生产煤气浓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声光报警、报警限设定以及误差自动校正等等,具有向上位机报警、煤气管道阀门以及按键开启阀门功能。这种系统的多次试运行表明,其灵敏度和精确度以及稳定性都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不仅造价低,而且操作也比较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3.
热煤气净化和脱硫技术的研究及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万旺  步学朋 《煤》2001,10(5):7-9,30
从“八五”到“九五”期间进行了真实煤气的高温煤气除尘及高温脱硫技术研究。高温陶瓷过滤器试验达到 99%以上的除尘效率 ;研制开发了铁、锌、铜、锰等系列高温煤气脱硫剂 ,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用气流床脱硫和移动床再生的高温煤气脱硫SMOVEN工艺 ,装备有包括气化炉、高温除尘、热煤气输送和热煤气脱硫的整体真实煤气试验系统 ,煤气处理量为 15m3/h ,煤气脱硫效率大于 99% ,经高温脱硫后的热煤气完全可以满足燃气轮机及环保的需要。此外 ,还讨论了我国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煤矿机械》2013,(11):183-185
针对传统的C650车床电气控制接线多、故障率高、功耗大和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应用西门子S7-200系列PLC对C650车床进行了改造,给出了详细的改造方案。实践证明改造后的PLC控制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局煤气二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初步设计,预计这项工程竣工后将会满足全矿区对煤气的需要。根据我局发展总体规划,煤气事业将继续得到发展:“生产煤气作为化工生产原料气,转化为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前景。 下面针对我局落实总体规划提出的任务进  相似文献   

16.
铁厂洗煤厂和湾沟洗煤厂,入洗能力分别为150万吨/年和120万吨/年,两厂各使用六台介质泵,以排送1.8、1.45和1.1比重的悬浮液。采用普通铸铁叶轮一个多星期换一个,白口铁叶轮三个星期左右换一个;普通铸铁泵壳一个多月换一个,白口铁泵壳3~4个月更换一个。在排送1.8和1.45比重的悬浮液时,泵壳和叶轮磨损更为严重。给生  相似文献   

17.
张家口煤机厂和西山矿务局,仿照从西德进口的综采面运输设备,共同设计、试制的SGZ—764/264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SZQ—764/132型桥式转载机和PEM1000×650型颚式破碎机(简称“三机”),已于1982年底试制完成,煤炭部及时地在张家口煤机厂召开了“三机”出厂验收会.与会代表听取了厂方的试制工作报告和质量检查报告,观看了“三机”的空载运转情况.  相似文献   

18.
郝迎吉  李璟 《煤矿机械》2014,35(7):265-268
设计了一种主从式的多路测力系统,主机是PC机,以C++Builder为开发环境编写了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存储程序,从机采用单片机。阐述了多机通信的实现方法,利用Windows的API函数构造C++类实现串行通信、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实现数据的优化处理,利用对象序列化技术将数据存储到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较好的实时性,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1 存在问题 焦化厂主要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其主产品焦炭为钢铁厂用作原材料,副产品煤气供居民生活使用.厂内的两座66型焦炉,产煤气13万m3/d,,由焦炉生产的荒煤气经过洗氨、洗苯、洗奈等净化后合成为纯煤气,一部分经煤气管道进入煤气大罐存储,定点加压输送给居民使用,另一部分用于回炉煤气.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Li4Ti5O12材料固相合成工艺参数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分段固相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原料经650℃煅烧8h,然后再经900℃煅烧2h后,得到的Li4Ti5O12材料具有单一的尖晶石结构,且材料的颗粒尺寸较小;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以0.2 C充放电.放电比容量可以达到165.4mA·h/g;以0.2C充电,以不同倍率(0.5C,1C,3C及5C)放电,其放电比容量随放电倍率的增加,降低的幅度较大,其中5C放电比容量为0.5C的63.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