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红花沟大型金矿床是华北地台北缘赤峰-朝阳金矿化集中区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矿床产于太古代建平群深变质岩中,矿体产出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金矿化与中生代侵入岩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在充分了解矿床地质、矿化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H2号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深部原生晕分带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矿脉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该垂向分带在红花沟矿区具有普遍性,正确识别这种分带对于红花沟金矿床深部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确定了红花沟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As—Sb—Ni—Cu—Co—Zn—Pb-Ag-Hg—Au—Mo—Bi)为一典型的正向分带序列,在此基础上对矿床的深部成矿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畅流沟金矿地处木孜塔格金、铜多金属成矿带中段,为一韧性剪切型金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成矿带寻找岩金矿的空白,而且为线狭沟-双流泉一带广泛分布的砂金矿床提供了成因解释,因此该矿床的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阿舍勒火山岩成因黄铁矿型铜矿,在温度控制下产生分带。矿区具有水平分带,内部带有利于中高温多金属矿化,外部带有利于中低温贵金属矿化。矿床具垂直分带,自上而下,依次为重晶石—多金属—钢铁—硫铁各带。矿化分带具有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从金矿床的时空分布结构、地质构造环境和围岩蚀变、矿化类型、指示性元素的分带性研究以及矿床成因等多方面探讨了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因模式对4号脉深部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铅锌锡锑》2007,(2):51-52
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在北京市组织召开由华北地质勘查局综合普查大队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合作承担的《河北省兴隆县洞子沟一带找矿预测研究》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专家组在审阅了项目研究报告,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讨论专家认为,“河北省兴隆县洞子沟一带找矿预测研究”项目针对如何部署进一步地质找矿的具体问题,以矿田、矿床范围的成矿预测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对洞子沟银铜矿、前罗圈场金银矿、后龙沟金矿、后干涧铜矿矿区及其外围开展深部及外围的找矿预测,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骆驼山多金属硫铁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端,是栾川南泥湖大型钼矿田中一个典型的多金属硫铁矿床,研究其成矿作用对寻找类似矿床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骆驼山地质特征分析研究,总结矿床的成因要素,即上房沟花岗岩体、褶皱形成的张性断裂带以及碳酸盐地层,建立了成矿模型并指出了矿床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综合信息分析在包古图地区铜金矿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古图地区处于西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北准噶尔弧盆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矿产地,区内已发现阔个沙也中型金矿床、包古图中-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床及铜、金矿(化)点十余处(图1),这些矿床(点)均集中分布于海西中期侵入的中酸性小岩体接触带附近或其同成分脉岩密集分布区,从岩体-岩体内外接触带-围岩铜金矿化有一定的分带性,研究认为与云南马厂箐铜钼金矿床矿化分带特征极为相似,属同源岩浆演化过程中不同空间部位形成的统一成矿系列。笔者通过在该区多年的找矿实践并结合了兄弟地勘单位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8.
苦水韧性剪切带位于吐(鲁番)哈(密)盆地南缘韧性剪切带的东段,它西起库姆塔格沙垅、东到甘(肃)新(疆)边界,近东西走向长250km、平均宽5km。其中在围绕古老变质核南侧苦水泉-北坡子泉段形成金矿集中区—构成野马泉金矿田。该矿田金矿产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上段火山沉积碎屑岩中,严格受韧性剪切带主应变带控制,在平面与垂向上显示成矿分带。矿床类型以变质核为基础,从内向外、由下而上依次出现脉岩型、石英脉型、蚀变围岩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的三相类型转换与过渡及其相应的物、化探的个性特征。总结野马泉金矿田,它具有构造成矿特殊性、成矿分带性、成矿隐伏性(盲矿体占多数)以及矿床类型的配套与转换性。  相似文献   

9.
矿床金矿体产于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含铜黄铁太形成的铁帽中,矿体平均品位Au4.87g/t,Ag40.2g/t。褐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自然金以显微金一次显为主。矿带具有东富金、西富银、浅富金、深富银的规律。通过对矿床的补勘及金银赋存状态的研究,为金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使矿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金寨县仓房—洪家大山调查区属于桐柏—大别山金及多金属找矿重点片的东段,是安徽省重要金(银)矿产区和成矿远景区之一,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域上已发现如沙坪沟钼矿、汞洞冲铅锌矿等一批钼及金银铅锌等多金属矿床(点),显示了良好的找矿潜力。通过在区内开展物探、化探、钻探等多种技术手段,圈定了8个集中分布于八斗湾—仓房—大银山地区的银铅锌组合异常(Hs-1—Hs-8),确定了区内找矿矿种和找矿区域。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对矿床成因和找矿标志进行了进一步综合分析,为区内寻求更大找矿突破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赵渊新 《新疆有色金属》2004,27(3):18-19,21
1矿床地质特征1.1位置与时代 金窝子矿床位于新疆哈密市东220km,大地构造属于塔里木板块北山裂谷北带,出露面积约5.2km^2,产有156条含金石脉,组成了金窝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褐布敖包铜多金属矿属于狼山铜多金属成矿带。狼山铜多金属成矿带是国内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获各琦大型铜铁多金属矿床,资源潜力巨大。矿区东部含矿层阿古鲁沟组中段是寻找与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和阿拉其图铜多金属矿床相似的矿床的有利地段。该文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化蚀变及成矿地质条件几方面分析、探讨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3.
二烷基亚砜—胺二元系从氰化物溶液中萃取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马恒励  金品利 《贵金属》1992,13(4):8-14
研究了二烷基亚矾—胺从氰化物溶液中萃取金的反应中,亚矾和胺的化学结构以及萃取条件对萃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烷基亚砜—仲胺体系在适当条件下可从较高pH(10~11)的氰化物溶液中有效地萃取金,并能与大多数共存金属元素达到很好的分离。此外,还具易于反萃的优点,是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萃取体系。  相似文献   

14.
大束龙沟金矿位于阴山隆起东部,金厂沟梁—大黑山金、铁成矿带上.本文在分析大束龙沟金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总结了找矿标志.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为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金、银元素在华力西晚期岩浆作用下富集,沿华力西晚期、燕山期构造部位沉淀成矿;成因类型为破碎蚀变岩型;断层破碎带、含硫化物石英脉、化探异常为找矿...  相似文献   

15.
下金宝金矿床位于永安—下营房—毛家沟金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作者以河北下金宝金矿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及其演化,进而探讨本矿床的成矿机理。宏观地质特征和S、Pb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本区成矿物质主要由下金宝花岗质岩浆提供,部分来源于围岩。H、O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本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流体包裹体特征表明,本区早阶段的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沸腾作用,导致金的沉淀,中、晚阶段成矿物质沉淀的主导因素为流体的混合作用,而水/岩反应促使金沉淀的现象贯穿成矿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紫金山铜(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勘探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紫金山铜(金)矿床是与次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类型,根据具体矿床地质特征实施的勘探方案主要是金,铜区别对待,铜矿分期勘探,铜矿床勘探类型为第三类,铜矿石进行选,冶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华南地区紫金山、银山、铜厂等典型矿床在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对比,指出它们同属“火山─斑岩”成矿系列,且系垂向上不同就位深度层次上的产物,进而提出“火山─斑岩”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阿尔泰南缘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属陆源活动带陆内裂谷盆地,分布于受基底北西向断裂挟持的狭长地带,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表现出具有继承性的不同成矿作用,形成具有各种成因联系火山喷流-沉积的铁、铜、铅锌、金成矿系列。盆地内因格状构造基底,形成中心式的酸性-中酸性火山活动和变化较大的火山岩相,火山喷流沉积矿床严格受含矿层位的控制,不同的矿种的含矿层赋存于受构造控制的火山岩相位置;在其后变质作用和断裂构造活动中喷流沉积矿床被改造而富集,并形成发接触变质矽卡岩矿床和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华南地区紫金山、银山、铜厂等典型矿床在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理化学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对比,指出它们同属“火山--斑岩”或矿系列,且系垂向上不同就位深度层次上的产物,进而提出“火山--斑岩”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兰泥盆纪火山盆地属陆源活动带陆内裂谷盆地,分布于受基底北西向断裂扶持的狭长地带。盆地在不同构造演化阶段表现出具有继承性的不同成矿作用,形成具有各种成因联系火山喷流-沉积的铁、铜、铅锌、金成矿系列。盆地内因格状构造基底。形成中心式的酸性——中酸性火山活动和变化较大的火山岩相。火山喷流沉积矿床严格受含矿层位的控制,不同的矿种的含矿层赋存于受构造控制的火山岩相位置;在其后变质作用和断裂构造活动中喷流沉积矿床被改造而富集,并形成发接触变质矽卡岩矿床和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