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防水透湿织物透湿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透湿杯测试织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透湿率,相当于模拟人体在不同活动状态下的出汗状态,来研究防水透湿织物透湿性能。同时对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性能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合理选择织物规格,优化防水透湿织物的微孔尺寸,在确保防水性能的同时,可提高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性能。  相似文献   

2.
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论述了各阶段防水透湿织物特别是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湿层压织物的特性;介绍了智能防水透湿材料、无污染聚氨酯以及功能性聚四氟乙烯层压等织物的发展动态;阐述了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方向,认为聚四氟乙烯层压织物在防水透湿阻燃、防化服等方面的开发前景广阔;而各种功能性聚氨酯的开发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对改善织物舒适性、克服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四种防水透湿织物的设计机理与应用,即利用孔隙自然扩散机理设计的具有防水透湿功能的高密织物、利用微孔透湿机理设计的微孔膜防水透湿织物、利用高分子间“孔”和亲水基团透湿机理设计的无孔膜防水透湿织物和利用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的温敏性导致的透湿性变化设计的防水透湿织物。  相似文献   

4.
防水透湿织物的加工技术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不同的防水透湿机理和加工方法,将防水透湿织物分为三大类。本文主要论述了高密织物、膜层合织物和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机理和加工方法,并且阐述了防水透湿织物的技术现状、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防水透湿纺织品称为“会呼吸的织物”,具有良好的拒水和防水性。本文主要介绍了纺织品防水透湿的原理、微孔透湿加工技术、吸湿性透湿加工技术和高密织物加工技术等整理方法以及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织物的透湿性能是织物舒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常用的评价织物透湿性的方法是透湿杯法。透湿杯法可分为蒸发法和吸湿法。现通过对两种采用蒸发法测试织物透湿性的仪器进行实验评价3种不同织物的透湿性能,用来比较两种仪器在测量上存在的差异和各自特点。实验结果表明,A透湿测试仪在数据稳定性和准确性上均优于B透湿测试仪。这对研究者进行相关实验在仪器选择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防水透湿薄膜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防水透湿薄膜与普通织物层压复合,可形成防水透湿层压织物。这一方法能从根本上解决透湿与防水的矛盾,并极大地提高织物的耐洗性能。文章介绍了防水透湿薄膜的种类及其性能,并对防水透湿薄膜的粘合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朱洪英  白莉红 《江苏纺织》2012,(2):53-55,60
本文介绍了防水透湿织物的分类方法,按防水透湿机理介绍了三类防水透湿织物的现状,并展望了防水透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纺织导报》2006,(8):58-60
防水透湿织物是集防雨防风,排汗透气于一体的功能性织物。这种织物不仅能满足严寒、雨雪、大风等特殊环境中的穿着需要,也适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防水衣物及各种高档服装面料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介绍了人们对防水透湿的需求,影响防水透湿性的因素,防水透湿织物的应用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竹原纤维织物吸湿透湿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纯竹原纤维、纯苎麻、纯棉以及棉竹原交织、竹原棉混纺等织物的吸湿性与透湿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纯棉织物的回潮率和初始阶段吸湿速率明显高于纯竹原织物和纯苎麻织物;竹原织物的透湿性略高于苎麻,明显高于纯棉织物;结构紧密、厚实的织物透湿性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防水透湿织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一般防水透湿织物的透湿机理及制备方法、智能型防水透湿织物的智能透湿机理及防水透湿织物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印染》2005,31(1):58-58
防水透湿织物是近二三十年陆续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文中介绍了该产品发展概况,系统论述了各种膜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氯酯膜、氨基酸微多孔膜、硅酮涂层的加工原理和方法,以及面料适用的范围。对防水透湿技术的前景,认为应重点发展智能化防水透湿织物(形状记忆聚氯酯防水透气织物,织物的透湿性能会随人体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等)、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国内外织物透湿量主要测试标准和条件,观察了医用防护服织物的结构,分析了不同复合结构的特征.采用蒸发法测试了医用防护服织物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的透湿量,对蒸汽压差与透湿量作回归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聚四氟乙烯(PTFE)膜层压织物透湿量高,聚氨酯(PU)涂层织物及热塑性聚氨酯(TPU)涂层非织造布透湿量低,且有明显的涂层缺陷,有剥落现象,颗粒分布不均匀,说明了涂层的不可靠性.当相对湿度一定时,织物的透湿量基本上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当温度一定时,织物的透湿量基本上是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减少.对于被测试样,蒸汽压差与透湿量呈三次曲线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719~0.973.  相似文献   

14.
织物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光东 《纺织导报》2006,(6):79-81,83
防水透湿涂层整理技术在国际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防水透湿涂层织物在我国越来越流行,已拥有200条以上的涂层生产线,因而助剂国产化势在必行。文章介绍了防水透湿涂层织物的特点、用途,并以德美化工的防水透湿涂层胶为例阐述了该类织物的加工工艺,以及工艺控制重点等。  相似文献   

15.
织物防水透湿整理技术近况(一)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杨栋樑 《印染》2003,29(6):40-42
防水透湿织物是近20—30年来陆续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路线和涂层整理路线。文章介绍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简易测试方法、防水透湿整理工艺(即层压法、湿法涂层、干法微孔涂层、干法元孔涂层)以及五种防水透湿织物适用性比较。  相似文献   

16.
织物防水透湿整理技术近况(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栋樑 《印染》2003,29(7):34-40
防水透湿织物是近20~30年来陆续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之一。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路线和涂层整理路线。文章介绍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简易测试方法、防水透湿整理工艺(即层压法、湿法涂层、干法微孔涂层、干法无孔涂层)以及五种防水透湿织物适用性比较。  相似文献   

17.
功能性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诚贤 《印染》2005,31(12):46-49,54
制造防水透湿织物的方法一般有高密织物生产路线和涂层整理生产路线。介绍了国内外防水透湿织物的开发过程、性能要求、防水透湿整理原理、透湿性的测试及计算方法,并对这两种路线生产的织物的透湿性进行比较;重点分析了亲水型防水透湿涂层织物性能的优越性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磁控溅射法制备防水透湿织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介绍子利用磁控溅射法制备透湿织物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对防水透湿织物憎水性及透湿性的测试分析,发现溅射后织物的憎水性明显提高,且憎水性随溅射功能的增大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在,而溅射前后的透湿性受功率和压力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与传统防酸透湿织物的风格及性能方面的差异,选取市面上较常见的涤/棉基布、实验室自制含氟聚氨酯基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以及市售传统防酸透湿浸渍织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AST织物风格仪测试各织物在低负荷下的压缩、弯曲、拉伸、剪切性等9项力学性能指标,并分析各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此外,测试了3种织物的透气透湿性、强力以及接触角等。结果表明: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基布及市售浸渍织物在低负荷下的力学性能差异并不明显。该纳米复合防酸透湿织物具有良好的强力、透湿透气性以及防酸性,透气率为186.2 mm/s,透湿率为9 914 g/(m~2·24 h),且对水、硫酸的接触角分别达到了140°与135°,可以作为理想的防酸透湿织物。  相似文献   

20.
Coolmax织物热湿传递性能的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Coolmax平纹织物的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表明Coolmax织物的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与Coolmax纤维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线性相关,实际生产中可根据织物的服用要求选择合理的Coolmax(纤维含量。当Coolmax(含量为30%时平纹织物的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