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是稠油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配套技术,本工程是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热采锅炉给水.介绍了欢三联污水深度处理站的工程设计和生产运行情况,并对其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生产实践表明,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于热采锅炉给水,技术上是可行的,既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有更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
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稠油油田采出水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是稠油开发的重要配套技术。本文结合欢三联污水深度处理工程,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工艺流程、技术特点以及生产运行情况,并对运行成本、经济效益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生产实践表明:将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热采锅炉给水,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除硅工艺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热采锅炉给水除硅工艺技术和生产运行进行分析总结。对不同水质的除硅工艺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选择除硅工艺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超标后会从腐蚀和结垢两方面影响锅炉正常运行.根据<稠油集输及注蒸汽系统设计规范(SY0027-94)>对回用注汽锅炉的含油污水设计处理后水质指标进行了确定.某油田稠联含油污水经调节、沉降、气浮或污水多功能处理器处理后,再经弱酸大孔树脂交换软化,出水水质均达到了回用注汽锅炉的给水标准.油田污水进行处理后可改用于注汽锅炉的给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或非SAGD的稠油/油砂开采工艺耗用大量的蒸汽,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传统废水处理、回收和注汽蒸汽生产工艺流程复杂、回用水质差、劳动强度大、综合能效低.蒸发法处理稠油废水回用于注汽锅炉给水代替传统处理工艺在加拿大北阿尔伯达首次实现,并促成了汽包锅炉替代直流注汽锅炉的工艺优化.对蒸发法处理稠油废水生产高品质锅炉给水的工艺与传统处理工艺(石灰软化结合弱酸离子交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全面的经济性评价,同时对影响蒸发工艺的参数进行系统的分析,发现蒸发法稠油废水处理工艺具有流程简单、回用水质好、系统运行周期长、系统能耗低、经济性好等优势.进一步延伸该工艺可实现废水零排放.图7表1参7  相似文献   

6.
新疆油田稠油开发采用注蒸汽开发,注入蒸汽来源于注汽锅炉。为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需对锅炉给水水质进行控制。以新疆油田某稠油开发区块为例,对其采出水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发现采出水硬度是制约锅炉给水达标的主要因素。新区产能井来液硬度偏高、稠油采出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行、软化设备树脂失效、站区污泥池废水对系统冲击是造成锅炉给水硬度超标的主要原因。为此根据开发需求有针对性关闭部分硬度超标井,复苏及更换部分失效树脂以恢复软化能力,定期清理污泥池以改善进入采出水系统废水水质,对软化再生产生的高含盐、高硬度废水采取回注和达标外排的方式处置。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水处理系统的优化措施,实现了注汽锅炉给水稳定达标,保障了稠油开发区块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陈文 《石化技术》2020,(2):324-325
稠油污水回用锅炉是解决当地锅炉给水取水和污水排放非常重要的措施。但稠油污水水质不稳定,成分复杂,乳化严重,处理难度大。本文对常规的稠油污水回用的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辽河油田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草南油田含油污水处理试验站二期工程将热采稠油采出水回用注汽锅炉给水的设计,胜利局组团赴美国和加拿大就油田热采采出水回用锅炉给水技术相关的水质、流程、设备和自控等进行了为期14天的技术考察。现就考察结果编写成文,以供国内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微生物水处理技术用于高矿化度稠油采出水外排处理的可行性,针对新疆油田某联合站稠油污水可生化性差的特点,开展了采出水外排微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在掌握稠油热采污水水质以及COD构成分析的前提下,相继开展了混凝/气浮、高级氧化等多种预处理技术的室内研究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外排采出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驯化培养出具有良好降解性能且盐度适应范围广的高效优势菌种,最终确定了“混凝预处理+生化处理”的总体处理工艺思路。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站稠油热采污水通过“混凝沉淀+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工艺处理后,外排水中COD、BOD5、石油类和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19%、96.00%、81.82%和95.01%,可以有效地实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达标外排至人工湿地。   相似文献   

10.
本工程是一项将高温、高溶解固体、高总硬的稠油热采采出水深度处理后回用锅炉给水的工程设计,在国内尚属首例。稠油采出水深度处理回用锅炉是稠油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配套技术。它的研究及应用将促进稠油开发的技术进步。为引进和消化国外的技术,该项目初步设计由国外公司承担,国内负责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电池供电超声水表的特点、原理、安装技术要求和应用注意事项,针对电池供电超声水表和机械式水表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对比。详细论述了电池供电超声水表替代机械式水表后实际应用效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提出选用电池供电超声水表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机械式水表始动流量高,计量丢量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了精细管理,节能降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石化企业含油污水系统水封的安全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含可燃液体的生产污水系统其水封设施不完善,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针对现场实际,对全厂污水系统采取安全稳妥的改造方式,消除了油气互窜的火灾隐患.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套管漏失的油、水井越来越多。对于套管错断等原因无法大修的井常常报废关井,寻找新的代替井。近几年在动态分析中经常发现在注采比合理的情况下,油井能量得到不到保障或者水井注水压力反常。通过调查、分析、试验,证实正常水井注水有向同层位的套漏井漏井漏点吐水的现象。因此,通过井温测试证实后,对存在吐水现象的井注灰封堵油层,不仅增加了水驱控制储量和水驱动用储量,而且很取得了极为可观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网地区注水井洗井液外排污染环境、固定式洗井流程网投资大、洗井能耗高等问题,进行了注水井活动洗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传统的注水井洗井污水排放泥浆池的洗井液回收流程进行了改进,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水网地区油田特色的注水井活动洗井技术,使洗井污水处理回收效果得到了明显地改善,实现了污油、污水不落地,达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4月,南二区东部区块开始注聚.在注聚过程中,根据动态变化,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开发形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油、水井两方面合理调整产液结构,使得聚驱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南二东聚驱区块后续水驱过程中的含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今后在同类地质条件下进行聚驱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对水资源保护投资项目的费用和效益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的保护目的,得出水资源保护投资项目所能达到的最佳规模和所能实现的最佳水质。  相似文献   

17.
18.
为对特高含水油藏深度挖潜,解决特高含水油藏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提出了斜交夹层的识别方法,总结了斜交夹层下不同韵律层的水淹模式,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状况,并制定了相应的挖潜对策。同时,基于流线分布得出了微观过水倍数计算方法,根据计算结果可以通过改变水驱方向解决平面矛盾,增大水驱波及体积,挖潜平面剩余油。该方法在胡状集油田取得较好应用效果,证实了扇三角洲沉积存在斜交夹层,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过水倍数计算结果可从微观上表示水驱波及范围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斜交韵律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2个夹层的上部,且逆向注水的波及系数和采收率略大于顺向注水,过水倍数是影响驱油效率和采收率的重要因素,过水倍数越大,水驱效果越好。胡状集油田斜交夹层剩余油研究和过水倍数计算方法的推导,为特高含水油藏挖潜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海洋深水钻井条件下,不同的海水深度和温度梯度环境将对钻井液密度产生影响.因此根据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水基钻井液密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温度、压力影响下的水基钻井液密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西部注水开发油田油井出水分析及化学堵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堵水技术是注水开发油田高含水期进行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以西部T油田为例,针对油田的油藏特征,开展了室内选择性堵剂的研究。研究思路是利用油水通道的分离理论,研究以水基为主的配方,且堵剂在地面黏度低(与水相近),不发生反应;进入地层后发生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聚合物或树脂,并能够油溶,要求油溶温度上限不高于80℃,油溶时间72 h左右。通过聚合物冻胶堵水室内实验,从抗剪切性、抗盐性、热稳定性以及耐冲刷性等方面看,聚合物冻胶作为封堵单方向来水的堵剂,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