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文章对当前容积率确定的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并通过借鉴日本街区规划中制定容积率的控制体系,研究一种适合旧城更新中地块合理容积率确定的方法,最后以案例的形式来诠释该方法在旧城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国恩  殷毅 《城市规划》1995,19(2):26-26,46
容积率是控制性详规定量控制指标的核心,也往往是规划管理部门与房地产开发部门之间矛盾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南宁市旧城改造开发投入产出结果的分析,探讨容积率的测算方法、并建立容积率、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房地产开发利润等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茜  刘芳 《中外建筑》2012,(9):75-76
通过对长沙市老城区旧城改造规划,寻找旧城改造的难点,提出解决旧城用地更新的几种方式,并探索城市公共空间引导的弹性控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时期,反思旧城开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容积率为核心的开发强度指标是土地高效使用和公共利益保障双向绩效的综合考量和核心所在.现针对当前开发强度指标确定价值取向片面、依据性不强、适应性欠缺的问题,探讨城市新建区开发强度“值域化”控制思路.希冀通过对已建区域地块开发绩效的调查,确定地块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影响因子体系,构建反映地块自身和片区对地块影响的因子与开发强度指标的数理关系模型,确定地块开发强度值域范围.希望通过“值域化”,来实现容积率确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保障城市土地开发的公共利益与经济效益,协调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中的“弹性”与“刚性”,最终实现土地开发强度的科学制定和控制,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城乡建设》2006,(1):28-28
北京城市功能调整旧城人口远期可望降至八十万在北京城市功能调整和旧城整体保护进程中,旧城人口总规模将控制在90万左右,远期可望降至80万人。“环保模范城市”已成为中国城市的“绿色名片”中国目前已有四十五个城市和三个直辖市的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或城区”称号,“环保模范城市”已成为城市的“绿色名片”。我国将建立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国家级、省(区、市)级、市县级规划,总体、专项、区域规划,根据行政层次和对象功能的不同,中国将建立三级三类规划体系。根据新出台的规定,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  相似文献   

6.
陈保金 《山西建筑》2007,33(16):35-36
阐述了《办法》出台的必要性和意义,指出旧城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的原则,介绍了《办法》在旧城区项目建设技术指标,批后监管措施,违法建设处理等方面所做的详细规定,以使旧城区建设与新城开发相得益彰,最终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明华  黄汝钦 《规划师》2010,26(10):28-33
容积率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强制性内容的核心控制指标,肩负着落实城市整体密度分区平衡、体现政府政策导向和维护社会公平的重任。目前各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标准仍以控制容积率上限值为主,这在理论和操作上均存在一定缺陷。研究表明,对商业性开发项目的容积率进行"值域化"赋值,充分考虑与上位规划的衔接,将定性分析方法与经济定量分析方法融合,确定较合理的指标区间,使指标更具技术性、操作性和灵活性,能够应对未来开发主体对指标的要求,更利于后期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莉 《建筑与环境》2009,3(5):173-174
历史旧城区是具有历史传统风貌和特色的住区,承载着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旧城区往往高密度开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过高,城市环境恶化旧城区里多种复杂系统叠加,在诸多方面表现出混沌理论的“混沌性”。混沌的历史旧城区往往在灾难面前表现脆弱。本文用混沌理论的“奇异吸引子”概念来说明城市灾难现象,然后从混沌性产生的条件出发反向推导出旧城区更新中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并具体分析说明:因此.混沌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城市更新的重要性,也为目前的历史旧城区抗震、防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价 容积率 城市规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价容积率城市规划□林坚近年来,不少城市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实行国有土地的有偿出让和转让。但是,如何确定合理的土地价格?如何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强度?城市规划又如何结合土地经挤规律来考虑容积率等强度指标?这些都是规划师、土地管理者和房地产开发商们急...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5)
在当前国内主要城市均已划定城市规模、锁定城市增长边界的背景下,对城市密度进行调整优化是实现存量规划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城市土地开发收益在不同阶层之间的帕累托最优为目标,构建社会福利、无谓损失与城市密度分别在有容积率控制和无容积率控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结合城市发展过程对城市存量空间密度补偿机制进行动态分析,提出未达到市场均衡密度状态的存量地区可以作为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进行密度补偿的区域;未来重点应在旧城边缘区、新城边缘区和城郊区三个圈层通过差异化的密度调整策略实现存量规划时代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及开发收益的再分配。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作为老的工矿城市,现代景观环境风貌质量较低。在城市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背景下,新城滨水中心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提升环境质量。本文探讨了滨水区开发在这个过程中的意义,从设计的角度研究了该类地段城市设计的方法,并总结了有价值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Irrigation projects implemented by British colonial engineers transformed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in the Indus basin during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In addition to constructing canals, headworks, and distributaries, colonial officers designed new cities to facilitate administration and global commerce in South Asia’s frontier areas. By the 1920s, canal development had formally reached India’s princely states and decades of town and regional planning experimentation yielded reproducible planning code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hat balanced competing impulses. Sriganganagar (Ganganagar), a city of some 250,000 on Rajasthan’s northwestern border with Pakistan, illustrates these development schemes, the nexus of town and regional planning in colonial India, and its enduring influence on South Asia’s linked urban and regional systems. Like the goddess river with which it shares its name, Ganganagar took many differing forms through its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s a place of celebration, of p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of ecologic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expanding state power, and of ethnic division, imperialism, and repression.  相似文献   

13.
旧城改造规划经济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庆钢  倪庆梅 《规划师》2008,24(6):79-83
为促进旧城改造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协调规划目标与建设资金有限之间的矛盾、提高可实施性,瑞安市滨江三期城市设计进行了区域土地的整体经济分析,针对旧城改造中普遍存在的拆迁安置,历史地段保护、地块出让与开发中的经济利益问题,采取一种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前提、以开发公平性为基础的经济测算方法,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开发权转移"所带来的."寻租行为",弥补"最低经济容积率"测算方法难以解决的区域整体经济平衡问题,而且还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手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化线路以其整体性、连续性、动态性对于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已成为共识,多维度、多尺度发展文化线路视野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从城市尺度出发,将传统区域尺度的文化线路内涵活化引入老城空间,强化历史遗产保护和现代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总结凝练出整体价值、连接廊道、动态视角三大关联特征,为老城更新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围绕"要素识别调查-适宜评价分析-空间规划布局-分类营建策略"的基本框架展开文化线路视野下的老城复兴路径探讨。并以陵川老城为研究案例,提出以空间线路为载体,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生态修复、社区营建及城市公共空间整治的老城整体性复兴策略,形成了一套综合且翔实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5.
邹伟勇 《城市建筑》2014,(20):10-11
建筑与城市出现全球化,使得建筑城市失去多样性的特色而趋同。本文分析了国际性城市建设及国际知名大师建筑创作的地域性考虑,并结合广东特点,分析了岭南建筑的起源及发展,展望了新岭南特色建筑与规划的设计方向。  相似文献   

16.
胡朝晖  唐坚 《华中建筑》2010,28(4):117-119
为了探索兼顾城市发展和地域文脉保护的有效方法,通过分析中国城市发展与既有地域文脉的矛盾现状及其成因,在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理论基础上,提出有必要采用一种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模式.即充分发掘地域文脉的城市发展及兼顾保护和发展的地域文脉动态延续的解决途径。以云南省安宁市旧城改造为例,探讨了地域文脉动态延续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正雄 《华中建筑》2005,23(Z1):71-75
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中保护北京旧城区;如何在特定的历史街区(地段)建设新项目,始终是北京城在规划建设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该文结合国家大剧院工程实施方案,从城市设计角度,以天安门历史街区(地段)的"城市轴线"、"广场空间界面"等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实例对如何在历史街区(地段)建设的问题作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18.
张加华 《城市建筑》2014,(32):49-4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要坚持生态原则,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现代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进行了讨论,希望生态化建设能进一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李传斌  祁丽艳 《规划师》2006,22(12):40-42
我国在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发展的同时,些大城市出现了严重的二元结构现象,表现为新城区和旧城区.中心区和边缘区在物质环境、经济发展、服务设施、社会空间等万面存在严重分异。应加强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将整个城市作为个有机整体来考虑,统筹旧区复兴与新区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的引导弥补市场的不足,处理好城市内部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以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容量加大、规模扩展,发展城市新区是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以重庆巫溪县新区南北中轴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在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中所面对的山地城市特征、小城市的尺度与品格、城市文脉延续以及绿化景观等重要命题,强调地域主义的设计思想在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