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豆油是我国第一大植物用油,大豆原料多具有转基因特性。科学合理的标识制度可以保护消费者对转基因大豆油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促进大豆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标识制度的完善依赖于精确、灵敏的转基因检测技术。在转基因检测中,DNA检测相较于化学、蛋白等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深加工食品,如精炼大豆油的转基因检测。为提高大豆油DNA检测效率,文章对DNA水相提取、纯化和PCR检测过程进行系统阐述,将其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并概述了油脂精炼工艺对大豆DNA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DNA的食用油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掺假检测、转基因检测、品种溯源鉴定等领域,但食用植物油的DNA提取技术一直是其应用和发展的瓶颈。该文对常用食用植物油的DNA提取方法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各技术的优势和缺陷以及食用植物油DNA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开展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食用油质量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质量安全和营养价值的重视,对其检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精密。文章从食用油的常规检验指标出发,阐述电导法、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在食用油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食用油检测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因检测方法以其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的特点而广泛应用在植物油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鉴定中。但植物油大都经过精制加工,DNA含量极少且完整度低,这对植物油的基因提取和检测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对植物油DNA提取和基因检测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豆食用油中核酸含量低且被严重破坏、DNA难以提取的问题,对CTAB法进行优化,有效从食用油中提取到可用于PCR扩增反应的DNA模板。同时定性检测出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调控序列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及目的基因CP4-EPSPS序列,成功建立了基于PCR技术在大豆食用油中快速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豆食用油中核酸含量低且被严重破坏、DNA难以提取的问题,对CTAB法进行优化,有效从食用油中提取到可用于PCR扩增反应的DNA模板。同时定性检测出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外源调控序列启动子CaMV35S、终止子Nos及目的基因CP4-EPSPS序列,成功建立了基于PCR技术在大豆食用油中快速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最近地沟油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食用油中地沟油掺假的检测方法,制约着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和预警体系建设。为了节约时间、财力和人力,我国食用油掺假(例如地沟油)的检测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基于此,本文对国际上食用油掺假的检测方法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我国当前食用油中传统检测指标及新型热点指标的检测方法作了归纳和总结,同时结合相关油脂生产工艺和现场调查情况,探讨了标准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新型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食用油脂中提取高纯度和高得率DNA比较难的问题,通过与CTAB法比较研究,并用改良的试剂盒法从食用油脂中高效快速提取到了高纯度和高浓度的DNA,并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成功地检测出了食用油脂中的内源基因和外源基因.  相似文献   

10.
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用油掺假不但影响其卫生品质和营养成分,而且危害消费者的健康。该文概述了食用油掺假检测方法:理化检验方法、气相色谱法、近红外光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同位素比值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基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建立的分析方法以其准确、快速、操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用植物油的转基因成分和掺假检测。从DNA含量极少且完整度较低的食用植物油中提取到高质量DNA是影响基因检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食用植物油中DNA的不同提取方法和基因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对比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存在争议,食用植物油转基因成分的定性检测是当前食品检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就食用植物油中转基因成分的核酸提取和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的检测及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指出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将是检验的另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可从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中提取得到高质量的、可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 使用2种改进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和2种商用试剂盒提取6种食用植物油的DNA,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得DNA样品的浓度和纯度.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通...  相似文献   

14.
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中毒事件和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对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 SPE)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各类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食用植物油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能量,还提供必需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因此其品质与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然而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食用植物油的掺伪。从食用植物油中的成分出发,重点分析了其中的脂肪酸、甘油三酯、植物甾醇、维生素E、挥发性物质等成分在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技术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食用植物油的掺伪检测提供一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食用植物油的掺伪现状.介绍了食用植物油掺伪检测方法,并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17.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phthalate esters,PAEs)具有脂溶性并且容易从塑料制品中迁移出来。在生产或储存过程中食用油与塑料制品接触是无可避免的,因此食用油容易遭受PAEs污染。食用油是人体每日摄入的食品,检测食用油中的PAEs,对PAEs人体膳食暴露相关的食品安全评估有重要意义。由于食用油基体复杂,大量脂肪色素干扰检测,同时因分析系统中广泛分布的PAEs导致难以获得稳定系统空白值,影响检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油中PAEs检测的研究进展,从前处理净化技术、仪器分析技术和定量方式等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以期为食用油中PAEs的检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植物油中DNA含量极低、DNA序列片段短、破坏严重的特点,以食用植物油为原料,旨在建立一种从植物油中稳定、高效提取DNA的方法。实验采用硅膜吸附柱法提取植物油基因组DNA,PCR扩增其相应内源基因进行质量鉴定,再针对通用的外源基因CaMV35S启动子进行PCR、LAMP和实时荧光PCR检测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可靠,采用PCR、LAMP和实时荧光PCR技术成功地检测出了植物油中的CaMV35S启动子。因此,硅膜吸附柱法提取的植物油DNA可以作为PCR、LAMP、实时荧光PCR扩增模板用于转基因成分的检测,该方法经济、稳定、安全,为植物油的基因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