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复合酶法提取仿栗籽蛋白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成金  黄伟  黄群  冯磊  吴丽雅  苏超 《食品科学》2012,33(20):27-32
以仿栗籽为原料,选择多种酶对其蛋白质进行提取,筛选出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试验。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复合酶提取仿栗籽蛋白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复合酶提取仿栗籽蛋白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总加酶量370U/g、以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加酶量配比6:4同时加入、酶解温度57℃、酶解时间80min、酶解pH7.6。在此优化条件下,仿栗籽蛋白提取率为74.91%。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籽蛋白工艺中茶叶籽粕粒度、料液比、提取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超声频率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得出影响茶叶籽蛋白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超声频率;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茶叶籽粕粒度60目,提取pH9.5,料液比1∶14,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1.5h,超声频率35 kHz;在最优提取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茶叶籽蛋白的提取率为89.01%,蛋白质的含量为76%.  相似文献   

3.
和丽 《中国油脂》2021,46(7):80-85
以脱脂辣木籽粉为原料,利用反胶束法提取辣木籽蛋白并进行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反胶束(AOT)质量浓度、提取温度、pH、料液比、水分活度(Wo)5个因素对提取辣木籽蛋白的反胶束前萃工艺的影响,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二次通用旋转实验考察提取温度、pH、KCl浓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辣木籽蛋白的超声波辅助反胶束后萃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反胶束前萃最佳工艺条件为pH 9、料液比1∶ 50、AOT质量浓度0.08 g/mL、提取温度45 ℃、水分活度25,该条件下所得前萃辣木籽蛋白提取率为67.2%;超声波辅助反胶束后萃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5 min、提取温度45 ℃、pH 6.5、KCl浓度1.25 mol/L,在此条件下所得后萃辣木籽蛋白提取率为58.5%。  相似文献   

4.
以猕猴桃籽粕为原料,研究碱提酸沉法提取猕猴桃籽粕蛋白的工艺条件,探讨猕猴桃籽粕粉碎度、料液比、浸提液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确定沉淀蛋白的等电点。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液pH10.0,提取温度50℃,籽粕粉碎度80目,料液比1∶12,浸提时间80min;提取液在pH4.3条件下沉淀蛋白效果最佳,蛋白提取率为63.7%,纯度为65.1%。  相似文献   

5.
番茄籽蛋白的提取及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籽为原料 ,采用正交实验 ,探讨了番茄籽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 ,分析了番茄籽蛋白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 ,料液比及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较大 ,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相对不大。在料液比 1∶2 5、pH值 11 0、时间 90min、温度 5 0℃条件下 ,蛋白质提取率可达 64 0 7% ,纯度为 66 0 8%。番茄籽蛋白富含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  相似文献   

6.
对同步提取制备灰树花子实体多糖和蛋白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液pH、提取时间对灰树花子实体中多糖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灰树花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影响灰树花多糖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pH提取时间料液比;确定灰树花多糖和蛋白的同步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浸提时间4 h,液料比为60:1,提取液pH为11。在此条件下,蛋白的提取率为29.33%,提取率为36.42%,多糖的提取率为20.34%,提取率为23.52%。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RSM)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仿栗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籽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以环己烷为提取溶剂、超声工作/间歇时间为3s/1s、超声功率540W、超声时间18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8.6:1(g/mL),在此工艺条件下,仿栗籽油提取率可达94.5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结果表明仿栗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达到70.13%,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分别为53.95%、16.18%。  相似文献   

8.
以脱脂韭菜籽粉为原料,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法制备韭菜籽蛋白。以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DPPH·清除率及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指标,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及料液比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最优的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48℃,提取时间1.5h,pH7.5,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测得韭菜籽蛋白的提取率为9.87%,在韭菜籽蛋白浓度分别为1mg/mL和2mg/m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73.37%和25.2%,说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法制备得到的韭菜籽蛋白具有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番茄籽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探讨了番茄籽蛋白提取的工艺条件,分析了番茄籽蛋白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及pH值对蛋白质提取率影响较大,温度和时间对提取率影响相对不大。在料液比1:25、pH值11.0、时间90min、温度50℃条件下,蛋白质提取率可达64.07%,纯度为66.08%。番茄籽蛋白富含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赖氨酸。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脱脂汉麻籽粕为材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汉麻籽粕蛋白,以期提高汉麻籽粕蛋白提取率,为汉麻籽蛋白的开发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蛋白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料液比、温度、时间、pH四个影响因子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汉麻籽蛋白碱提取工艺条件为pH 10、料液比1︰20 (g/mL)、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汉麻籽蛋白提取率为96.1%;通过对汉麻籽蛋白低温冷冻干燥温度、时间的优化,缩短了冻干时间,经过17.5 h的冷冻干燥,制成汉麻籽蛋白冻干粉的含水量为0.86%。  相似文献   

11.
Kiwi fruit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seed proteins, as solid wastes in food industries, remain underutiliz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for kiwi fruit seed proteins extraction optim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pH and solid/liquid ratio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yield. Maximum yield (613.7 g/kg total protein) was obtained when temperature, pH, extraction time, and solid/liquid ratio were 33.9°C, pH 9.14, 49.2 min, and 1:8.4 (w/v), respectively. Kiwi fruit seed protein had more proteins or peptides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s, showing a better digestibility. Functional propertie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iwi fruit seed protein as potential ingredients could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soybean protein for food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溶酸沉的方法对红小豆豆渣中的蛋白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蛋白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即pH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0min、料液比1∶18进行提取,提取率可达62.99%,蛋白质的纯度为93.25%。  相似文献   

13.
以巴旦木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和超声波辅助碱液浸提法制备巴旦木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提取巴旦木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25、pH10、60℃浸提40min;超声辅助碱液浸提法提取巴旦木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9.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5min、超声功率125kW,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37.16%。与碱提酸沉法比较,超声波辅助碱液提取法时间短、得率高。  相似文献   

14.
作为食用和工业生产的废弃物番木瓜籽,提高其蛋白质提取率,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扩大副产品价值。以番木瓜籽为原料,使用响应面法优化碱溶酸沉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工艺。以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研究pH值、液料比、时间、温度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最优条件为:pH 11.3、料液比1∶45(g/mL)、时间224 min、温度47.5℃,针对蛋白质提取率的模型显示失逆项不显著,R2值为94.26%,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在此试验条件下,验证试验结果平均值为53.74%,与理论值55.21%接近。  相似文献   

15.
以仿栗种衣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RSM)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种衣油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定超声工作/间歇时间为4s/1s,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影响因子,仿栗种衣油得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仿栗种衣油最佳工艺优化条件为:料液比1∶7.6、提取温度43℃、超声时间21min、超声功率395W,仿栗种衣油得率可达60.26%。对仿栗种衣油脂肪酸组成GC-MS分析可知,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8.55%,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60.77%和7.78%。  相似文献   

16.
油茶籽粕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油茶籽粕的基本组分进行测定,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油茶籽粕蛋白,在测定等电点基础上探讨油茶籽粕粉碎粒度、浸提液pH 值、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提取油茶籽粕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pH10、浸提时间80min、浸提温度45℃和粉碎粒度80 目,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为57.8%。  相似文献   

17.
采用索氏提取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3)正交试验对番石榴籽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番石榴籽油提取的主要因素顺序为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优化工艺为:溶剂石油醚、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3h、料液比1:10(g/ml); 此工艺条件下的出油率为12.82%。  相似文献   

18.
以豇豆籽为原料,以氢氧化钠为浸提溶剂,探讨料液比、pH、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豇豆籽蛋白提取的影响,确定豇豆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pH 8.5,料液比(m/V)1∶20,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在最佳条件下碱提提取率达到89.25%,氮溶指数(NSI)为29.76%,制备得到的豇豆籽蛋白其变性温度为90.5℃,变性热为1.646 J/g。  相似文献   

19.
萝卜籽油的提取工艺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文庚  赵功玲 《食品科学》2012,33(2):159-163
水预处理后用二氯甲烷作溶剂提取萝卜籽中的油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液固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因变量,萝卜籽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获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1.8:1(mL/g)、提取时间1.76h、提取温度27.3℃,在此条件下萝卜籽油的提取率为35.58%,提取效率达9 5.3 8%;萝卜籽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芥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碳一烯酸、α-亚麻酸含量较高,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量超过88%,莱菔素含量达89.5mg/kg。  相似文献   

20.
以石榴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石榴籽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对石榴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榴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石榴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50℃,超声波功率400 W。在该条件下石榴籽油得率为2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