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红枣加工中存在加工效率与原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对全枣进行高效加工与利用的生产方法。通过对基于湿法超细粉碎技术的高速切割粉碎关键设备的机理分析和对红枣进行湿法超细粉碎实验研究,得到了动刀头转速、静刀片数量、循环次数对全枣制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动刀头转速为9000 r/min、静刀片数量为222、循环次数为3次时,红枣被粉碎的平均粒径达到73μm,结果较为理想。高速切割粉碎机对全枣的粉碎非常有效,实现了对红枣物料的全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切割技术在甜玉米超细粉碎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目前规模化生产甜玉米饮料较少的现象,针对甜玉米饮品生产中存在的原料利用率低的问题,以果蔬物料湿法超细粉碎技术为基础,提出了全玉米饮品开发的关键技术——高速切割。通过对高速切割设备的粉碎机理和重要参数的介绍,以及甜玉米粉碎实验的研究,为甜玉米饮品的开发及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和实验上的指导,为采用剪切粉碎法生产甜玉米饮品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依据。图6表2参10  相似文献   

3.
超细粉碎技术在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分析了生物材料超细粉碎的特点及其意义,进而重点介绍了超细粉碎技术在植物、动物等生物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超细粉碎与蒸煮挤压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结合豆渣产品的开发,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并运用到豆渣深加工产品中。  相似文献   

5.
蒸煮挤压与超细粉碎技术在豆渣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超细粉碎与蒸煮挤压技术作了简要的介绍。结合豆渣产品的开发,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并运用到豆渣深加工产品中。  相似文献   

6.
集成膜工艺不仅可以发挥各种膜过程的优势,而且利用集成的协同作用,能够更高效地解决水产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开发中的分离纯化难题,同时具有节能、低耗、清洁等优点。文章分析了集成膜工艺在水产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开发中的典型应用,并探讨了实现集成膜工艺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对豆渣物料特性及其纤维的断裂粉碎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对豆渣物料较为有效的粉碎方式为剪切粉碎,并利用研制的高速切割粉碎机对鲜湿豆渣粉碎进行正交试验,探究了叶轮转速、静刀片数量、循环次数对豆渣粉碎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轮转速9 000 r/m,静刀片数量216个,循环次数3次时,豆渣被粉碎的平均粒径可达72 μm左右.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波与超细粉碎技术,得到可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中的超细茶粉,为更充分地发挥茶叶的功能保健价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与超细粉碎技术,得到可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中的超细茶粉,为更充分地发挥茶叶的功能保健价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是榨油、食用兼具的经济作物。花生在深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包括花生粕、花生皮、花生壳、花生茎叶等,这些副产物虽然营养物质丰富,例如蛋白质、膳食纤维、多酚和黄酮等成分,但利用率却不高。目前花生及其副产物发酵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副产物的营养成分作为畜禽饲料,而其他领域利用研究的较少。该文对花生及其副产物和微生物发酵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对微生物发酵技术在花生及其副产物中的应用、花生及其副产物发酵后在营养成分、风味、致敏性以及抗氧化物质等方面变化进行了综述,旨在提高花生及其副产物的附加值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鲶鱼发酵香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质量、口感较好的鲶鱼发酵香肠,通过发酵剂适应性试验,选择用戊糖片球菌,植物乳杆菌和木糖葡萄球菌按1:1:1比例混合生产鲶鱼发酵香肠,在接种量、温度、相对湿度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实验,通过感官评价,确定鲶鱼发酵香肠的最佳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鲶鱼发酵香肠的最佳生产工艺为:三种菌的接种量为106cfu/g,发酵温度为25℃,发酵相对湿度为90%。  相似文献   

12.
作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在生命物质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基于蛋白质为原辅料的各类食品层出不穷,蛋白质本身的性质对于食品的品质特性,乃至食品的生产加工或者储存条件和方式等也都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蛋白质的改性,可以改善其功能及应用特性。目前,超微粉碎由于其独特的加工特性被广泛应用在食品的生产加工,相比于一般粉碎技术,超微粉碎加工技术能将物料粉碎至10μm,甚至1μm。具有生产效率高、粒径细、产品营养损耗小、分布均匀和污染少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多种超微粉碎处理技术对食品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功能性质的影响,为采用超微粉碎处理方式以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蛋白质产品相关技术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1):334-337
研究了黄颡鱼在生态冰温区的无水保活运输技术、相关的影响因子及鱼体肌肉和血液中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黄颡鱼的生态冰温区为-1~4℃,黄颡鱼暂养2d后,在低温(2℃)纯氧状态下可保活24h,且可在常温水中(20℃)完全复苏;在保活过程中,肌肉中糖原含量、pH下降、乳酸含量上升,血液中肌酐、血糖、乳酸含量显著上升,白蛋白显著下降,尿酸显著上升;保活前后,除肌酐、血糖、乳酸外其他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碎对猕猴桃渣膳食纤维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猕猴桃渣为原料,通过酶法处理和经过过氧化氢漂白,再经胶体磨超微粉碎得到改性猕猴桃膳食纤维,研究超微粉碎工艺对猕猴桃渣膳食纤维物理性质及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粉碎显著提高了膳食纤维的比表面积及持水力,改性后的膳食纤维对NO2-的吸附作用,对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对镉离子和铅离子的吸附能力较对照样品均有明显增强。说明超微粉碎进一步增强了猕猴桃渣膳食纤维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黑莓全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剪切技术进行超细制浆,开发出纯天然无添加的黑莓浓浆饮品。通过粒度仪测定浓浆粒度大小,并观察其稳定性,同时测定浓浆粘度。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黑莓浓浆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剪切式粉碎机的静刀片齿数对浓浆的粒度、稳定性和粘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转子转速,最后是粉碎循环次数。当转子转速为8500r/min,静刀片齿数为216个,粉碎循环4次时,黑莓浓浆品质最好,可满足生产实际需求。所得产品口感滑爽细腻,稳定性良好,粘度适中。   相似文献   

16.
以紫色小麦为原料,主要研究了0、4%、8%的脱皮程度及不同的超微粉碎工艺对全麦粉理化性质、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及曲奇饼干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脱皮率的增加,全麦粉中蛋白质、灰分、面筋含量都有所降低,但面筋指数增加。脱皮工艺显著改善了全麦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糊化特性及曲奇饼干的质构特性。与传统粉碎工艺相比,超微粉碎对全麦粉蛋白质及灰分含量的影响不大,而随着超微成分的增多,紫麦全麦粉的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流变学特性、糊化黏度、曲奇饼干质构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鳀鱼加工副产物,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煮液,经低温减压浓缩,酶解,调配,灭菌制成天然鳀鱼风味调味汁,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5%(W/W),酶解温度50℃,酶解初始pH值8.0,最佳酶解条件下的α-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52 g/dL。感官鉴定结果表明,该产品口感好,具有浓郁的鳀鱼风味,可作为调味汁。  相似文献   

18.
19.
为推动鮰鱼加工产业的发展,采用碱性脂肪酶对鮰鱼进行脱脂处理,通过感官评价、理化指标以及色差、质构和硫代巴比妥酸法(TBARS)等方法研究鮰鱼品质和干燥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脂率的升高,鱼片土腥味物质含量降低,腥味感官评分显著下降(p<0.05);50℃热风干燥34 h后,脱脂率为55%的干制品的硬度降至(391.98±39.15)g,低于未脱脂样品(p<0.05),色泽变得明亮红润、有光泽,并且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干燥速率高于对照组,脂肪氧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酶法脱脂有利于提高新鲜鮰鱼片及其干制品的品质,为鮰鱼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高精密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制备微细鱼骨泥,研究微细鱼骨泥的较优加工工艺,为鱼骨高值化利用提供生产性指导和参考。结果显示,鲽鱼骨微细骨泥加工过程中,粉碎方式、粉碎次数、冰水添加量对鱼骨泥的粒径、感官品质、出料温度、钙元素溶出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粉碎程度越大,鱼骨泥粒径越小,钙元素溶出量越高。较优的鱼骨泥的加工工艺为:胶体磨细粉碎时冰水添加量为骨泥与冰水比例1:3 (w/v),超微粉碎时冰水添加量为骨泥与冰水比例1:5 (w/v)、超微粉碎次数为2次。该工艺条件下可获得100目的微细鱼骨泥,且得率达到60.57%。制得的微细骨泥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钙磷比接近2:1,营养物质均衡丰富,且TVB-N和菌落总数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