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伺服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设计成败的关键之一。文中分析了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介绍了加工中心伺服电机的选择计算,还对进给系统的精度和刚度进行了验算,保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种立式加工中心新产品试制中存在进给系统负载过大问题,使用逐层测量的方法,测定了机床进给系统各运动副的摩擦参数.根据分析测得的摩擦参数,找到了机床在设计、装配、配套件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思路.所得的结论和测得的摩擦参数对数控机床的设计计算和生产装配都有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 MC型立式加工中心伺服进给系统的特点、主要参数的计算、转矩、惯量的匹配校验、位置精度的计算和校验及其动态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详细分析数控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以XH768卧式加工中心为例对进给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校验。 相似文献
5.
6.
对高速精密加工中心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的机械特性与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对进给系统并联恒温控制装置的结构及其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高速精密加工中心进给系统中,对并联恒温控制装置进行了试验,确认并联恒温控制装置可以保证高速精密加工中心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研究动态特性为目的,结合运动特性分析,选择了VMC850立式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该型号加工中心的三维模型,在对三闭环PID控制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环伺服控制系统,最终结合机电联合平台对所做分析进行了仿真验证.根据其结果得到了切近于真实加工现状的实际轨迹以及关于进给系统的相关参数,其中包括位移、速度、... 相似文献
8.
加工中心上带径向进给的主轴头通常的加工中心是在铣床或镗床的基型上发展起来的。在结构和功能上,可以认为是:从普通镗床到数控镗床再到加工中心这一发展过程。一般,工件一次装夹在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上,可以完成铣、镗、钻、扩、铰、攻丝等各种工序的自动加工。但在对... 相似文献
9.
10.
王琦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1999,(2):23-26
正如在1996年11月举办的第18届日本国际机床展览会(JIMTOF)所见的那样,以加工中心为代表的机床高速、高精度化,近年来极为引人瞩目。图1所示为在JIMTOF上展出的加工中心(由滚珠丝杠驱动)高速化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加工中心进给加速特点,在分析永磁式交流伺服电机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归纳了交流伺服电机的负载力矩、加速力矩和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及选型原则,举例说明了电机的选型与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2.
13.
陈利强 《机械工人(冷加工)》2003,(8):65-65
数控机床进给轴机械坐标系原点是其他工作坐标系的基准点,同时也是机床第二、第三基准点的基准。因此正确建立机床机械坐标原点,对零件的加工尺寸有直接影响。如机床采用相对位置编码器作为位置反馈元件,每次机床开机或压下急停开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加工中心上的机床附件—径向自动进给装置,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和作用.并给出了在加工中心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5.
16.
数控铣床进给传动系统智能设计(NCFI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专家系统的综合应用,通过收集目前实际设计过程中的真实数据,建立相应的专家系统,并通过计算机编程运算,自动完成传动系统的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高架桥式龙门加工中心的直线进给系统在高速度、高加速状态下所产生的动力特性问题。根据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对高速机床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变加速方法降低惯性力,提高了机床的静刚度,改善了机床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MATLAB的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进给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工程控制原理建立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进给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控制系统工具箱和Simulink组件对系统进行仿真,获得了反映系统性能的曲线,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具有方便、高效及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伺服电机驱动精密滚珠丝杠实现进给运动的设计过程,包括联轴器及轴承的设计;经实践应用表明,进给系统的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