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提高城市的综合防护减灾能力,通过分析我国城市避难场所和防护减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城市避难场所与地下空间进行复合开发,使之成为解决城市地面避难空间不足,合理开发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综合防护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商业街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珊  吴涛 《山西建筑》2006,32(3):27-28
通过地下商业街空间环境意象要素的解析,对地下商业街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理论框架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基点提出地下商业街空间导向系统的整合与再创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以城市地下街为例的地下空间环境设计的分析,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对人们心理行为的影响;并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对地下空间环境的心理需求;针对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提出改善地下空间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周健  蔡宏英 《地下空间》1996,16(3):134-138,152
本文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分析限城市地下空间发展与整个地区发展的关系,从规划和技术两个方面讨论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的思路与前景,并对我国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地下空间开发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 ,也存在着自身运动的必然规律 ,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 ,才能减少开发建设的盲目性 ,自觉地按照其客观规律开发建设 ,以促进地下空间开发持续健康地发展。本文从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实践出发 ,在简要分析地下空间开发活动内部诸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因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基础上 ,对地下空间开发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为应对城市面临的灾害危机,安全问题日益紧迫,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日趋重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资源,兼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解决城市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面应急避难场所与地下空间根据不同需求可实施不同的联动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地下车库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方案为例,提出地面应急避难场所与...  相似文献   

7.
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分析了地下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按地下场所功能不同分为地下商城、停车场、地铁站和娱乐场所,以火灾载荷、火源、人流量、财产损失及疏散和救援为评价因子,建立了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各层次的判断矩阵,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功能地下场所的总权重值并进行排序,得到地下场所火灾危险性严重程度为商场娱乐场所地铁站停车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唐晖  夏鸿玲 《山西建筑》2007,33(10):59-60
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的特点,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营造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营造出多样化、生态化、人性化、艺术化的城市地下空间景观。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整合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勇 《四川建筑》2008,28(2):11-14
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以系统论、地下建筑学和环境行为学为理论支撑,从城市发展的宏观角度研究探讨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发展的趋势和思路,从而有效整合城市空间资源,实现城市空间的立体化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利用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城市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及规划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以杭州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为例,重点对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地铁站点、地下商业街等为代表的地下公共空间构成了地下空间系统的主体和骨架,引领着地下空间的功能建设和空间形态扩展,地下公共空间在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核心地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对地下公共空间的内涵和特征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并提出地下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在城市空间、能源以及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和潜力,因此,在城市整体发展过程中,政府规划和建设部门应进行统一的规划,保证地下空间的科学、合理、有序开发,集约利用城市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城市能源资源并优化整合城市环境资源,为城市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的下一轮发展机遇将是以宜居为主体,创新为基础,包容为条件下进行的变革。地下空间在这一城市转型关键时期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城市地下空间的实施和建设可以带动土地集约开发与价值提升,打造宜居、高效、低碳、便捷的现代城市模式,建设经济、环境、社会立体共存、相互包容的城市地上地下一体化空间系统。本文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促进整体宜居环境发展进行研究。以杭州临平新城地下空间规划为实践基础,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宜居空间。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付国良 《规划师》2004,20(5):46-50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置类型和数量应视每个城市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公共开放空间的功能与性质而定。东莞市城区东门广场和长安镇中心区广场在定位、选址、设计等方面依照多功能性、开放性、有组织的理念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的现实任务是解决社会共同面临的城市问题,而后者经历中国数十年城镇化的强劲发展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这意味着其工作方法和内容必然的革新。当前中国城市规划所进行的土地和空间资源配置已然成为城市中最大利益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为切入点,探讨在城市更新语境下规划工作如何体现其公共作用,容纳公众意见、建立公共部门与社区、市场的伙伴关系,从较多关注空间效率、美学和设计创新转向在空间资源的再分配中保障公共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协调社会冲突,同时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的产物,会展建筑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正逐渐成为城市中最具特色的标志性构成要素之一。会展建筑地下空间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对会展建筑的整体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会展建筑地下空间优势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以及生态、节能等相关理论,积极主动地寻找会展建筑与其地下空间发展的契合点,力争为我国会展建筑,乃至城市的节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朱喜钢  宋伟轩  金俭 《规划师》2009,25(9):83-86
<物权法>为公民的不动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使得独享城市滨水空间这一稀缺性资源的开发商、私人社区与个人将合法地拥有本来属于非排他性的不动产物权.为更好地保护城市日益稀缺的滨水空间资源,应在城市的滨水区域划出公共的滨水区,通过建立"城市白线"的规划管理制度,确保城市滨水空间的公共属性,体现优质城市空间资源共享的社会公平性,形成以城市白线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滨水空间公共权益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8.
宿晨鹏  陈剑飞 《华中建筑》2007,25(9):122-123
在地下建筑中,自然采光可增加空间的开敞感,改善通风效果,并在视觉心理上大大减少地下空间所带来的封闭单调、方向不明、与世隔绝等负面影响.该文从被动式采光法和主动式采光法两方面,阐述了地下空间利用自然光线的技术手段,希望尽可能多地将自然光线引入地下,从而充分满足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的人们对自然的渴望.  相似文献   

19.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必然 ,是解决城市空间容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是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更显迫切与重要。本文结合规划编制的实际 ,就规划编制的背景、定格、规划内容及规划应解决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了地下空间立法的紧迫性,并对地下空间立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