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流域水量水质耦合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水资源配置研究中缺乏对水质因素的充分考虑.选取汉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建立了汉江中下游水量水质耦合模型.依据流域产流、产污的特征,考虑水系的特征和完整性以及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状况,兼顾行政区划的完整,结合水功能区划及水功能区的管理要求,将研究区域按河道内外划分为若干个河段和箱体.箱体内产流利用新安江三水源模型,产污考虑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建立箱体水量水质模型;河道内采用水动力学水质一维河网模型,计算河道水质输移转化.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水资源系统水量和水质变化,为拟定和优化水资源供给配置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使流域内水文循环产生了二元分化,天然、人工水循环的此消彼长,改变了水资源在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及过渡带之间的时空分布和转化条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通过考虑水的天然循环与人工水循环(二元水循环),后者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耗水率、污水排放浓度影响,探讨了二元水循环下河流生态需水"质"与"量"的综合评价,以区别以往仅从天然水循环(一元)出发评价河流生态需水的缺陷.建立了二元水循环下的河流生态需水的水量与水质计算方法,实现了对玛纳斯河流域河流生态需水水量与水质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大功引黄灌区是河南省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也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区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为解决此问题,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理论基础,结合大功引黄灌区现状年水资源实际供需和开发利用状况,确定包括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用水顺序、水质、纳污控制和生态保护共计6项水资源分配原则,建立规划年多目标多水源的优化配置模型,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求解,并提出适宜的规划年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及灌区管理制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SWAT模型的地理信息技术与水文模型结合的水资源量调查方法.该方法通过外业调查获取精确地表水分布,结合三调下垫面数据采用水文模型计算考虑地下水和重复水量的水资源总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河网水系复杂的平原城市区域,以邳州市为实例对象,验证调查成果的合理性和精度,并基于调查成果研究邳州市水资源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传统方法考虑因素更加全面,不确定性更小,可为平原城市水资源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位于宁夏引黄自流灌区的中宁县为例,通过分析当地水资源利用特点,得出宁夏引黄灌区推行水务一体化是必然的.结合县城供水系统现状,从水量、水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3个方面分析在宁夏引黄自流灌区推行水务一体化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得出,要在宁夏引黄自流灌区顺利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以实现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逐步关停自备水源、改善现有供水系统、提高水处理能力,还需要发挥供水能力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其成为区域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典型灌溉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尺度变化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灌区水分利用效率的尺度特征以及适宜的灌溉模式,以湖北漳河灌区为背景,基于改进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模拟得到"间歇"灌溉和"薄浅湿晒"灌溉模式下不同尺度水平衡要素和作物产量分布.结果表明,2种灌溉模式下的灌溉水分生产率和毛入流水分生产率在小于一临界尺度时,都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当大于此临界尺度后,则处于平缓甚至有下降趋势."薄浅湿晒"模式比"间歇"模式节约灌溉水量19%左右,而灌溉水分生产率提高约1 kg/m3.因此对于漳河灌区,"薄浅湿晒"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长藤结瓜灌溉系统回归水重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遥感手段来获取研究区域内水体以及土地利用信息,以当地中小型蓄水设施为节点,在数字高程模型(DEM)平台上构建回归水重复利用模型,提出以中小型蓄水设施集水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回归水定量计算方法,并由各相连集水区域的连续水量平衡分析实现尺度的放大.将模型运用于漳河灌区,运用田间观测数据率定其参数.结果表明:合理开发利用中小型蓄水设施能够显著提高灌区水的重复利用率,其值随着尺度的放大而提高.该法适用于长藤结瓜灌溉系统不同尺度,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一种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充分利用DEM高程数据、土壤类型数字化、土地利用遥感数据等数字化信息以及考虑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数字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命名为LLCHEN-A模型).该模型产汇流原理采用了通用的水量平衡原理和蓄泄关系,模型代码全部是自编源代码,模型集成上除了融雪产汇流模块外,还有暴雨径流产汇流模块和水资源利用模块,使得模型具有适应性,能广泛适用于融雪地区、暴雨径流地区及河口地区的洪水预报和水资源预测,同时水循环模拟对象也从汛期洪水径流扩大到全年的水资源模拟.多个水文变量过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结构合理,计算的各环节水文过程符合实际水文规律.将模型应用于暴雨径流为主的杭州瓶窑以上东苕溪流域,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在水资源模拟与预测中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根据汾河灌区各类水资源不同的水质水量,制定供水原则,将灌区内水资源系统分为3个子系统,建立了灌区水资源系统调度模型。以多年平均缺水量最小为目标,以2座梯级水库为核心,制定水资源系统常规调度规则;以多年平均缺水量最小为主要目标、年发电量最大为次要目标进行水资源系统优化,采用分层序列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即在满足主要目标的可行解内选择满足次要目标的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调度结果相比,水库综合供水能力有所提高,地下水多年平均引水量有所减少,而区间多年平均引水增加,灌溉用水保证率与生态用水保证率都明显提高,多年平均发电量和稳定发电时间均有所增加,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漳滏河灌区节水灌溉制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漳滏河灌区地下水超采严重.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刻不容缓.根据供水水源的现状对该灌区进行分区,采用水分生产函数的Jensen相对值模型,建立单一作物灌溉制度二维动态优化模型,对灌区灌溉制度进行优化.通过灌溉制度的优化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为缓和该区水资源短缺和作物生产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建立的"穿地龙"机器人轨迹规划数学模型为计算机仿真模型,对"穿地龙"机器人工作时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研究,编制了大量仿真程序,获得了较好的仿真结果.通过运行仿真程序,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观察到"穿地龙"机器人运动的过程.进行"穿地龙"机器人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该研究工作为改进"穿地龙"机器人试验样机设计,并为设计"穿地龙"机器人工作用机和进行"穿地龙"机器人的应用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建立了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组按时间分段的线性化约束方程组与渠系约束不等式.并拟定全灌区效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最优渠道投资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给出了优化决策算法的主程序框图,建立了一组基础性的程序模块和数据库,以发挥长藤结瓜式水利系统的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学规划中的线性及非线性规划理论,着重研究了非线性规划中多变量重构搜索算法、建模并集成诸多线性/非线性解题器以实现求解不同类型的规划与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以C++/GCC及wxWidgets图形库为开发工具,集成多类型规划解题器及统一规范的XML规划模型,开发出通用规划/优化平台系统GIEPT,为解题器、优化公用体的集成提供了条件.应用标准测试算例进一步验证GIEPT的相关功能,并通过典型的二元精馏塔模型及精馏流程的优化,验证GIEPT的工程应用.测试结果表明,GIEPT可完成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同时以规划的方法对精馏塔进行仿真计算,表明其在工业流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CLIPS与DCS的CFBB燃烧控制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中所碰到的纯滞后,多变量耦合,控制过程复杂,不易建立精确数学模型以及自动化水平等问题,应用CLIPS专家系统开发工具和VC 编程技术开发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的专家系统,用VC 编写用户界面,通过DLL混合方式编程设计VC 与CLIPS的接口.由于VC 很容易实现与EXCEL的数据交换,通过DDE动态数据交换技术实现专家系统与DCS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该系统的开发对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化水平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尤为重要。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意识,地球人都要有灾害教育”已深入人心,中国人的灾害意识和防灾技术水平均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由于独特的区域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水文气象等条件,中国西部地区一直是水灾害频发的区域,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及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方面。作为国家布局在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四川大学传承和创新了都江堰的治水智慧,在应对高坝泄洪与防洪安全、高坝工程结构安全、山洪泥沙灾害与滑坡防治、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等山区水灾害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有:1)开发细观实验与模拟技术,揭示了高坝水力学复杂水流现象的细观机理,建立了更加可靠的判别准则和计算方法,形成系统的细观水力学体系,并创新地提出了多级泄洪原理与技术;2)原创性地提出了地质力学模型破坏模拟与综合法试验新技术,揭示了高坝工程整体结构安全响应机制,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受复杂地质环境及超标洪水等因素影响下高坝-坝基-库水整体结构安全评价体系;3)揭示了山洪与泥沙共同作用下“小水大灾”机制,提出了特大山洪泥沙灾害“降阶防控”技术,将山洪泥沙灾害致灾不确定性降到可防控范围;4)引入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等新设备与技术实现了滑坡变形监测从“点、线、面”拓展到三维空间整体,提升了水动力型滑坡的灾害监测预警水平以及灾害应急响应能力;5)针对滑坡-堰塞坝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变异性大的问题,提出了滑坡-堰塞湖分类应急处置与综合治理技术;6)针对西南地区地理、生态与环境特点,提出了生态需水配置和过鱼、梯级水库水温预测成套方法和低温水控制、高坝泄水总溶解气体(TDG)过饱和的预测与调控等一整套维护水生生物生境的关键技术,将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从工程局部及单一水环境领域,拓展到山区流域整体系统并形成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综合科学技术体系。最后,针对中国西部山区河流水灾害的特点以及国家防灾减灾救灾的总体需求,提出了变化环境下的水灾害形成与演化、耦合致灾机理与临界判据、水灾害动力灾变机制与演化过程、突变河流的生境-生物相互作用机制、灾变河流的生态演变机制和新平衡态、水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基础大数据库与云平台、水灾害流域协同管理与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山区水灾害领域的重大前沿科学技术问题,有助于促进下一步防灾减灾相关学科领域研究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周期及反冲洗方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曝气生物滤池的最佳反冲洗周期和局部反冲洗问题,揭示了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规律.曝气生物滤池最佳反冲洗周期研究表明:瞬时产水率v(t)和周期产水率V(t)相等的时间为最佳反冲洗周期;局部反冲洗方法可减少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用水量.最佳反冲洗周期及局部反冲洗的研究,对于实现曝气生物滤池的自动化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灰色预测及多目标规划模型的水资源预测及优化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城市水资源预测和优化配置的方法,以北京市为例,采用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方法进行数学建模,以研究北京市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市2015年的水资源总量为21.4523亿m^3,再生水量为11.96亿m^3,总需水量为39.74亿m^3,仍将存在6.33亿m^3缺口,将依赖于境外调水,与北京市水资源“十二五”规划十分接近。多目标规划模型结果显示,北京市可通过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量,维持现有工业用水量,实现可供水量与总需水量的基本平衡,并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灰色GM(1,1)预测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城市未来供、需水状况,并进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可用于区域水资源预测和综合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需求驱动的产品快速响应设计,提出产品模糊配置与结构变异的多尺度耦合方法.将多尺度耦合概念引入产品设计中,研究产品多尺度模糊配置设计、多尺度变异设计以及异构系统的多尺度耦合方法.分析异构系统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多尺度特征,将配置设计系统中预定义的产品族按状态空间划分为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和超小尺度.结构变异设计是将模糊配置的相似实例作为输入,通过拓扑结构的改变,输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结构.建立模糊配置与结构变异设计异构系统间的多尺度耦合过程的数学描述,通过多尺度递归融合与驱动,实现产品模糊配置与结构变异设计异构系统间的多尺度耦合.开发了模糊配置与结构变异集成先进设计平台,并在精密塑料注射成型装备的设计开发中得到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9.
国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影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因素有企业规模、企业战略、企业合法性、联盟网络以及所有者经理。企业规模越大、战略越明晰、企业合法性越强、存在密切的联盟网络、所有者经理的管理素质越高,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越正规。企业生命周期与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存在一种耦合关系,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同,私人网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利用拉格朗日键合图建立梁横向振动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由于拉格朗日键合图方法中能量转换矩阵对广义坐标的要求,将梁离散为刚杆-质点-弹簧系统,定义挠度为广义坐标,然后分析了多种边界条件下梁横向振动的数学模型.最后以两端简支梁为例作了仿真计算,其仿真结果与该模型的理论解以及ANSYS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梁的离散模型的有效性,并说明了拉格朗日键合图对梁横向振动进行模态分析相对于别的方法是简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