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连续退火炉基本采用脉冲燃烧控制技术。燃气压力稳定是脉冲燃烧控制高效燃烧、节能降耗的保证。本文提出了一种当退火炉燃烧负荷在较宽范围内变化时稳定脉冲燃烧燃气总管压力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优化了脉冲燃烧算法,使燃烧周期在负荷过大和过小时能自动调整,并采用1台单座调节阀与1台自力式调节阀分程控制燃气总管压力。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在退火炉负荷变化较宽范围内稳定燃气总管压力。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工艺要求对退火炉的炉温均匀性比较高,通过对炉体烧嘴的PID控制得以实现。但实际情况,由于工件结构的不同,垫铁的摆放位置不合适会影响烧嘴火焰的燃烧,进而影响炉膛温度的均匀性。鉴于此,使燃烧自动控制系统根据炉膛的实际温度,通过自动调整烧嘴的控制模式,使炉温逐步趋于正常,满足热处理工艺对炉温均匀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脉冲燃烧控制技术以其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较高的炉温控制精度、较低的燃气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加热炉.对于立式退火炉而言,常见的加热模型有3种,即比例模型、窄带钢模型、正常模型.生产中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带钢在加热段跑偏、瓢曲风险选择相应的模型,但上述这3种模型均无法避免因烧嘴频繁开启和关闭导致的辐射管骤冷...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回流式燃气烧嘴结构,该烧嘴利用助燃空气的喷射作用,使部分炉气回流烧嘴内参与二次燃烧,改善了燃烧过程.该烧嘴的性能综合试验结果表明:烧嘴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具有良好的燃烧特性和节能、环保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5.
低压高稳定性煤气烧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忠  高家锐 《工业炉》1994,16(3):5-9
本文从有利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两种结构简单的燃气烧嘴进行了热态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采用煤气与多股助燃空气呈平行射流结构的烧嘴具有烧嘴前煤气压力低为负压.并且点火性能、正常配风及过剩空气条件下的燃烧性能极为稳定,可调范围大的显著优点,但由于基本属扩散燃烧型烧嘴,混合条件欠佳,出口完全燃烧度较低,对此作者提出了改进意见.预计此类结构简单的烧嘴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中,一般采用PID控制算法对炉温和燃气流量进行调节,但由于烧嘴燃烧需要一定的燃气流量,当炉温控制信号较小时,会导致供给烧嘴的燃气流量不足,进而发生烧嘴熄火的现象。为避免上述现象,就必须限制调节阀的最小开度,但却影响了温度控制的精度。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使用的罩式退火炉温度模糊控制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将温度控制精度从原来的±5℃提高到±1℃。此方法为同类罩式退火炉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达到加热炉NO_x排放限值150 mg/m3的超低排放标准,针对某立式连续退火炉开展降低NO_x排放浓度控制研究。根据实测烧嘴NO_x的生成量,发现了氮氧化物与残氧量之间的关系及残氧量的合理范围,进一步建立了立式连续退火炉残氧量模型,包括升温、降温和稳态3个子模型,研究了不同带钢规格及加热模式下残氧量与加热功率之间的关系。基于该模型,开发了连续退火炉燃烧控制的离线计算软件,并且在某镀锌线退火炉一级系统上开发了残氧量自动设定的功能模块,可根据设定温度与实际温度偏差自动进行选择,成功控制高功率下燃烧过程中NO_x生成量,并且实现低功率下既能满足退火炉自身降温的需求,又能满足烟气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板厂共有三座推钢式板坯加热炉,正常情况下二座工作,一座备用,供2500mm轧机生产加热钢坯。原来炉子基本上都采用燃油、燃气两套燃烧系统混合使用。当煤气供应不足时,补充燃油,以保证能正常生产,甚至当煤气供给严重不足时,只能停产待气。由于使用单独燃油烧嘴和煤气烧嘴,使得炉子燃烧系统复杂。使用单独燃油、燃气风  相似文献   

9.
马柯  贾为征 《冶金自动化》2022,(S1):412-416
退火炉控制在冷轧产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常规烧嘴燃烧策略通过一级自动化控制系统程序实现,需要操作人员根据经验不断修改设定值以及燃烧方式,控制精度远远达不到预期,且耗费大量人力。新增退火炉二级控制系统,根据细分的带钢规格,通过模型计算,最终得到分段温度设定值,配合一级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且系统具备自学习能力,可拓展学习新产品的燃烧,系统的应用使退火炉各段的板温控制精度从4℃波动降至1℃,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烧结点火炉三元燃烧与二元燃烧的区别,重点描述了三元烧嘴的结构特点及其配套燃气和空气的自动控制系统,并通过工程实例呈现了三元燃烧技术的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对其市场前景做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