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2):98-101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与利多卡因的疗效,并记录相应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室颤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室颤发生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比使用利多卡因疗效好,不良反应率低,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心电图等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5):105-107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3月经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并或不并有短阵房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患者9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每次200 mg,3次/d。1周后减为每次200 mg,2次/d,两周后减为每次200 mg,1次/d,维持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步长稳心颗粒口服,1次9 g,3次/d,连服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24 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临床自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82.6%,观察组临床自觉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动态心电图对照组总有效率78.3%,观察组总有效率9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4):85-8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深呼吸、咳嗽训练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给予深呼吸、咳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住院时间、Barther指数、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更短,Barther指数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发生率分别为6.98%、4.65%,对照组分别为9.30%、13.95%。两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给予深呼吸、咳嗽训练,可使患者心功能得以改善,降低心肌梗死再发生率,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135-13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45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观察组和45例冠心病非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电除颤、电复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救治,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救治后24 h成功率分别为77.77%、100%,2周内存活率分别为66.66%、88.88%,1年内存活率分别57.77%、84.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对该类患者应立即采取电除颤器、电复律及相关药物救治措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9)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心率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能有效改善心率失常的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7):126-128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普罗帕酮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53.33%、80.00%,对照组分别为30.00%、6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房颤转复率、室性早搏转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胺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具有确切疗效,同时还能降低患者的再梗死率和死亡率,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8):109-11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研究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综合治疗和胺碘酮联合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左房内径、心率恢复时间、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心律变异性指标、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左房内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房内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和心率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心律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有不良反应产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一种非常有治疗效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对直流电转复后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窦律维持效果较好,在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疗效肯定,且有利于改善预后,故胺碘酮是目前已被证实的降低心律失常病死率和并发症较好的广泛应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7):66-71
目的:探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为保障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47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49例。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A患者选择单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照组B患者选择单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起效时间、窦性心律转复率、有效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三组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1.84%,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A分别为63.27%、71.43%;对照组B分别为67.35%、69.3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为(0.4±0.1)h,对照组A为(7.9±0.6)h,对照组B为(8.3±1.2)h,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A、B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心率失常患者,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具有较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4)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266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用药不同将其分为美托洛尔组、胺碘酮组及联合用药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多数均痊愈,美托洛尔组、胺碘酮组及联合用药组有效率分别为71/88(80.68%)、66/89(74.16%)和81/89(91.01%),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高于美托洛尔组和胺碘酮组(χ2=4.8246,P<0.05;χ2=10.0586,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19):45-47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7例冠状动脉粥硬化样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急诊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2例,分别给予索他洛尔和胺碘酮静脉推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12导联心电图、心功能好转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2例患者中有40例在治疗后12导联心电图出现好转,41例心功能出现好转,其12导联心电图和心功能好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胺碘酮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快速心律失常进行急诊救治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6,(7):97-98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地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心功能、应激等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起效迅速并能明显缓解机体的应激状态,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24):42-43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9.6%、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率47.8%、总有效率76.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5%,与对照组1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掌握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十分重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70-71
目的:研究炙甘草汤辅助盐酸胺碘酮治疗气阴两虚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气阴两虚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炙甘草汤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分级、心率、中医症状积分、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室性早搏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心率、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室性早搏分级、中医症状积分、心率、心律失常发作频率、维持时间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对照组的6.67%(4/60),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炙甘草汤辅助盐酸胺碘酮治疗气阴两虚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8):1499-1502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发生率(30.0%)显著低于对照组(55.0%);尿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心室功能(50.0±9.5)%、Barthel评分(86.3±6.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0.3±8.3)%、(61.8±8.6)分;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0%、心源性死亡率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2.0%、7.0%。观察组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观察组患者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7,(9):1737-173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治疗,方药组成:桃仁12 g,当归9 g,生地黄9 g,桔梗4.5 g,甘草6 g,红花9 g,川芎4.5 g,赤芍6 g,枳壳6 g,柴胡3 g。30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胱抑素C(serum cystatin C,CysC)和肌钙蛋白Ⅰ水平(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措施。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有效率为9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42,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免疫功能评分均有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Cys C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水平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胺碘酮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心功能指标,使患者气血运行通畅,具有降低血液黏度,延缓心肌缺血的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5):47-48
目的:分析阿卡波糖片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肌梗死用药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片。比较用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心房钠尿肽、TNF-α等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用药期间出现的心室重构例数、心肌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在用药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梗死面积、心房钠尿肽、TNF-α等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治疗组心室重构出现3例,少于对照组的11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采用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心室重构现象的发生,大幅度改善心肌功能,缩短用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院前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胺碘酮,首剂15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10 min内静脉推注完,随后以0.5~1 mg.min-1输液泵输注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15 min后重复静脉推注150 mg。观察65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QT间期、血压(SBP、DBP)及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65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2%,其中显效27例(41.5%),有效29例(44.6%),无效9例(13.8%)。治疗后HR较治疗前明显地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11)次.min-1vs(103±8)次.min-1,P〈0.05]。治疗后QT间期、SBP、DBP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功能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6.2%,其中显效14例(21.5%),有效29例(44.6%),无效22例(33.8%)。2例在静脉推注药物时出现低血压,经减慢静脉推注速度后血压上升。结论院前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24)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5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毛花苷丙静脉注射,观察组给予普萘洛尔(β受体阻滞剂)静脉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8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室率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和对照组起效时间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1.11%,对照组有10例,占58.82%,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萘洛尔可有效降低心脏性猝死,是降低总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作用快、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22):54-56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各基础心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与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基础心率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率水平。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