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报告2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 lymphocytes unspecified,PTCL-U)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指标及诊治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例PTCL-U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PTCL-U临床特点为发热、淋巴结肿大,易侵犯肝、脾、骨髓、皮肤等结外部位和并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情进展快,对化疗不敏感,2例均死亡。结论 PTCL-U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极差,需提高对该病的识别,以期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7):124-127
自噬是真核生物普遍存在的重要生理过程,通过溶酶体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异常的细胞器从而循环利用自身内含物。细胞自噬广泛参与多种病理和生理过程,是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自噬的分子机制能够揭示自噬本质,不仅有利于理解自噬的生理意义,也有利于寻找新的药物靶点,为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基础。金属离子能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其研究对药物开发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从自噬的分子机制、金属离子的诱导作用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5)
自噬是细胞内分解、清除聚合大分子及老损细胞器的一系列重要的代谢过程。肝脏和脂肪组织是脂质代谢的主要部位。"噬脂"是除了胞浆脂肪酶途径外,脂肪分解的另一重要途径。脂质急需期、短期内脂质增加,肝脏自噬水平增强,长期高脂饮食和肥胖者,肝脏自噬水平减弱。同时,自噬干预脂肪细胞分化方向。调控自噬可作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等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自噬与癌症     
《Planning》2015,(11):70-76
自噬是溶酶体降解途径之一,在众多真核生物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自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样具有显著的影响。自噬对肿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自噬能够避免细胞遭受氧化胁迫、持续性炎症及DNA损伤的积累等,从而抑制癌症的发生;另一方面,自噬又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代谢中间产物,维持肿瘤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进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因此,自噬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同样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诱导自噬:一方面能够减少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细胞DNA损伤和染色体突变的积累,从而防止肿瘤的加剧;另一方面,肿瘤细胞又能够依赖自噬来缓解药物和射线产生的压力,从而有利于自身的存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
目的探讨碘化物过量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的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用0(对照)、10、20、30 mmol/L碘化钾(KI)分别染毒处理24 h后,采用CCK-8法、单丹黄酰尸胺(MDC)染色法及Wse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自噬囊泡生成以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30 mmol/L碘化物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自噬囊泡生成明显增多(P<0.05),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碘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诱导细胞自噬,碘化物过量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活化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9):1248-1251
自噬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成为癌症研究领域的又一个热点。自噬在肿瘤细胞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够清除肿瘤细胞内折叠异常的蛋白和功能异常的细胞器等,防止基因组损伤而抑制肿瘤的形成。另一方面,在自身营养缺乏和低氧或缺氧的环境中,肿瘤细胞又可利用自噬作用维持生命。开展自噬信号通路与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认识自噬在肿瘤中的确切作用和功能,对于正确指导癌症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4)
<正>自噬(autophagy)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种进化保守性、溶酶体依赖性的亚细胞降解途径[1]。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自噬发生在基础水平,可以在细胞处于饥饿等应激条件下被激活,通过降解长寿蛋白或细胞器为细胞提供物质能量,促进细胞存活。同时自噬的过度激活会导致细胞功能受损和自噬性死亡[2]。自噬的激活包括三个过程,即双层膜结构自噬小体的形成,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及对内容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3):137-140
自噬是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并循环利用受损的细胞器和大分子蛋白,从而维持细胞稳态的分解代谢过程。这一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最新研究表明,在肿瘤不同的发生发展阶段,自噬可能发挥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而在不同的肿瘤中,自噬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正在成为研究热点,对促进肿瘤的临床治疗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自噬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6):50-51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碳酸钙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8例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采用硫酸镁联合碳酸钙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硫酸镁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黏度、血细胞压积、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黏度(2.21±0.62)mPa·s、血细胞压积(35.71±5.22)%、24 h尿蛋白定量(1.04±0.29)g/24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硫酸镁联合碳酸钙治疗子痫前期孕妇能显著改善血液指标,降低尿蛋白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是一种保守的蛋白激酶。当真核细胞缺乏营养时,可以通过抑制mTOR来诱导自噬。作为细胞生长的重要调节因素,当营养条件、生长环境和应激状况发生变化时,mTOR在协调细胞生长与自噬的平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调节细胞自噬的一个关键因素,但是其潜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mTOR活性主要受PI3K/Akt和LKB1/AMPK信号通路支配,并且通过调节自噬相关基因来调控自噬。在神经变性疾病的不同发病阶段,mTOR活性的调节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mTOR调控自噬的相关机制及其对帕金森氏病、阿尔茨海默病和亨廷顿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