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后伴有不同程度抑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膳食干预等,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HAMD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目的:探讨情绪护理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选择老年缺血性卒中后遗症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内科护理常规,研究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还实施情绪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自我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情绪护理,能有效降低抑郁、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能力,对降低疾病复发率及提高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8):114-1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住院患者急性情感抑郁的术后影响。方法:采用基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40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急性期情感抑郁状况调查,将38例经过测定确定有情感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干预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断指再植术常规基础护理;心理干预组除予以常规基础护理外,予以术前、术后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感抑郁状况及断指再植成活率。结果:心理干预组手术效果好,断指成活率较高,且情感抑郁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应激,控制不良情绪的出现,有助于预防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和促进再植指的顺利成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1):78-8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的效果及居家护理服务中面临的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与神经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居家护理。比较出院前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焦虑、抑郁状况,评估居家护理的有效性并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对患者对居家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焦虑、抑郁程度改善,观察组出院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宗式焦虑量表(SAS)、宗式抑郁量表(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居家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率,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正>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等)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的患者可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如不及时防范,部分患者可能导致自杀的后果。本证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以抑郁心境为主要表现的情感障碍性疾病,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康复极为不利。抑郁征兆至少有40%~50%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有抑郁的体验,多发生在脑卒中后2个月至1年。由于抑郁反应的发生非常隐蔽,不易被察觉,有些患者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2):86-87
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两组患者统一护理5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抑郁状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运动功能(Fugl-Meyer assessment,FMA)及患者的生活质量(Barthel指数)。结果:护理后,两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上下肢Ⅲ~Ⅳ级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87、4.94,P=0.01、0.02);护理后,干预组41~60、61~100分患者多于对照组,40分以下患者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3,P=0.00)。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对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经护理后,其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疾病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8):66-67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抑郁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和2013年脑卒中抑郁症住院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2012年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3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路径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抑郁评分及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结果:(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2、4、8周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护理干预后Barthel指数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路径干预脑卒中抑郁症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27):69-71
目的:探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抑郁及焦虑的心理护理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0例伴有明显抑郁和焦虑症状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针对影响因素的心理护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SCL-90心理自评量表评分,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心理护理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轻型颅脑损伤抑郁和焦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和SCL-90评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3)
目的对抑郁症患者采用心理认知干预护理,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科就诊的9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心理认知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认知护理能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有较大提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5):110-113
目的:探讨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在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根据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行针对性教育、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干预,比较两组入院及出院时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8、1.359,P=0.828、0.177);出院时,干预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89、14.075,P=0.000、0.000)。入院时,两组SIS、CD-RIS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SIS、CD-RISC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均明显升高,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为脑卒中患者提供知识-社会-心理照护支持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33):87-88
目的:观察改良腹式呼吸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腹式呼吸训练,观察组实施改良腹式呼吸训练。比较两组心理状况、训练舒适度、护理配合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训练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训练舒适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配合优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腹式呼吸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状况,加强康复护理配合,并提升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经过实施基础护理加上心理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得以有效改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抢救时间,减少了住院天数。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抢救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225-229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实施分级心理护理对患者人文关怀体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7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分级心理护理试点科室耳鼻喉科、乳腺科、康复科、心身科4科患者1922例作为研究对象。4个科室均设有两个病区,其中4个科室的一病区患者共958例设为对照组,4个科室的二病区患者共964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按护理级别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根据焦虑筛查问卷、抑郁情绪量表评估结果分为4级,给予分级心理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及对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对人文关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级心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综合医院患者人文关怀体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4)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MIMIT)对妊娠剧吐(HG)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常规护理治疗和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MIMIT的患者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经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加音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入院治疗3天后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MIT可以减轻妊娠剧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9):100-104
目的:探讨延续性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出院脑卒中后遗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延续性心理护理)和对照组(常规延续性护理),各40例。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干预前后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主观幸福感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实施延续性心理护理,可改善其主观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4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健康知识达标率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4,(4)
<正>脑卒中(中风)患者经过医院救治幸存后,常遗留一些运动、感觉和语言等障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在医院长期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进行家庭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在家庭康复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心理疏导脑卒中患者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
目的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消化科住院的FD患者112例,回顾性分成常规护理组、用药组、心理干预组和用药加心理干预组,每组均为28例,4周为一疗程,共观察一个疗程。观察四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用药组加心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用药组及心理干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氟西汀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提高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