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9)
目的:观察自体血穴位注射配合益母二笑止痛汤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就诊的符合纳入观察标准的10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自体血穴位注射配合益母二笑止痛汤内服,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穴位注射配合益母二笑止痛汤内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目的观察艾附暖宫丸加味治疗气滞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58例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服用艾附暖宫丸加减,对照组29例服用当归片。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近期临床治愈13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5.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艾附暖宫丸治疗寒凝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1)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化瘀药组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行气化瘀药组方治疗,对照组采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2组分别于月经前第10~15天开始口服药物,连服10~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为9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活血行气化瘀药组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于经前、经后、经间期采用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予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症状积分,观察3个月经周期后判定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症状积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周期疗法配合艾灸治疗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经前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23):129-130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初次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两组的常规西医治疗相同。对比两组疗效及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2.86%;观察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69.50±17.50)分,优于对照组的(45.50±15.50)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艾灸联合普通针刺治疗初次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85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低于观察组的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2):294-296
目的:探讨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对照组予以月月舒痛经宝颗粒口服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痛经总频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痛经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65.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组穴(子宫、关元、中极、曲骨、阴陵泉)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疗效。文献引用:杨露,张鹏,尤璐,等.针刺组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2):294-296.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0):70-71
目的:观察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应用于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必得片、田七痛经丸、经舒颗粒等常规中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治疗。7d为一疗程,两者均在月经前7d开始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变化,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5例,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23例,复发率为46.00%;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有助于缓解痛经患者疼痛症状,疗效确切,且有助于降低患者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33例。结果:总有效率96.9%。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8):118-120
目的:观察右归丸配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确诊为阳虚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右归丸组30例,艾灸组31例,右归丸配合艾灸联合组33例,观察护理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疼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右归丸组、艾灸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右归丸配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腰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6):43-44
目的:观察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原发性痛经证属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痛经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布洛芬口服,治疗5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痛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79.17%(P<0.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经汤治疗阳虚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12)
目的:观察滴鼻平息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呃逆症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以藏药滴鼻剂结合艾灸疗法进行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医滴鼻平息法结合艾灸疗法治疗呃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3,(4):611-613
目的:探讨针刺、艾灸、中药结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太阳、气海、关元、神门、太冲、照海、申脉。配合艾灸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胆俞、膈俞、胃俞,同时辨证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20~40 mg,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7.5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艾灸、中药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焦虑症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3):449-451
目的:观察埋线与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埋线组60例,针刺组60例,依据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原则观察治疗效果,两组用相同的穴位,埋线组埋线1次,针刺组每天针刺1次,共10次,两组10 d后判断疗效,30 d后随访,按等级资料判断疗效结果。结果:埋线组有效率为96.7%、针刺组有效率为90.0%;30d远期疗效埋线组有效率为100.0%、针刺组有效率为86.7%。结论:针刺和埋线均能对颈型颈椎病产生很好的疗效,埋线疗效优于针刺,特别是远期疗效,埋线省时省事,能够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21):72-7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选取83例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1例和针灸组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调节饮食、改善内分泌药物进行治疗;针灸组在常规组方案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针灸组对比常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针灸组对比常规组体重、体质指数、痛经症状评分、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体重水平和痛经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7):1343-1346
目的:评价月经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将4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留针同时行温针灸,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第1天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各时间段患者的疼痛强度。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治疗痛经从施治15 min开始起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从30 min开始起效,温针灸施治后3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6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两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疼痛强度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起效快。长期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能代替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温针组和针刺组,各32例。温针组给予针刺"髌九针"结合艾灸治疗,针刺组单纯给予针刺"髌九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骨关节炎指数(WOMAC)症状评分。结果温针组总有效率为93.75%,针刺组为84.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治疗后疼痛、晨僵、日常活动、总体症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温针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24):69-71
目的:观察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活血愈溃汤,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愈溃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气滞血瘀型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明显促进溃疡的愈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9):81-82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行腹针治疗。三个疗程后评估治疗效果,运用TCD观察两种疗法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p、Vd、Vm的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值经治疗后明显加快,接近或已经恢复到正常值范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普通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