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辉 《现代装饰》2015,(2):237-238
中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策源地,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主体,在中原大地上优秀的艺术文化之花漫山遍野,打造中原特色艺术文化品牌,对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文本以信阳地区的罗山皮影艺术文化品牌为例,探讨了并分析了如何挖掘华夏历史文化资源的潜力,如何打造中原特色艺术文化品牌,如何更好地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随着文化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河南省作为华夏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传承地,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要把中原文化的资源优势创新性的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提升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创新区,加快中原崛起。本文阐述了发展文化产业对河南省经济、文化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创新性的文化管理和转化方式,以实现文化产业对中原经济区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而地处河南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不仅集中体现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更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加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景观保护与规划,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发挥郑州作为河南省会中心城市地位,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这也是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甘肃是中华文明主要发祥地之一,具有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优势和条件。2013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继兰州新区之后,甘肃又一个国家层面的战略平台。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创造性举措,是国家支持西部地区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对经济欠发达省份实现文化科学发展所做的探索,必将开启甘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5):186-187
中原经济区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引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新世纪的一项宏伟战略,可以加快中部的快速发展,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化和经济上,同时政府转型的实现能更好的服务于中原经济区整体建设发展。本文将从构建中原经济区视野上,对政府转型中的职能转变及体制创新进行了有关方面的论述,指出了政府职能转型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意义,最后提出了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河生态廊道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活力纽带,是营造生态黄河的根本保证,是展示黄河文化的集中平台,而黄河河南段是中华历史文明的核心区域,承担着华夏历史传承创新的重任。因此,文章以历史文化为契机,探讨黄河流域生态廊道的规划策略,从国家的角度和全局的视野梳理了河南段历史文化的独特性,重点研究了如何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展示体系,打造承载黄河历史底蕴的有形载体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三个方面来讲好"黄河故事",打造河南省的新地标。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区拥有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八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七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两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榆中县青城镇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住建部特色小镇,文化遗产多样性丰富,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是甘肃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要板块之一,因此,对于它的建设不仅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而且对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的转型崛起、城镇及乡村特色和风貌的塑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郑州,居天地之中携五千年历史,引黄河之水孕中原文明。集“科、艺、技、媒”为一体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将再次成为中原文化聚焦之地。作为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中功能最多样的建筑——郑州市民活动中心秉承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巨大城市潜力,力图为这座华夏轴心之城打造一座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的市民活动乐园。  相似文献   

9.
特色小镇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而打造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小镇形态。其在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文章以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湖笔小镇"为例,分析善琏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索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历史经典产业在小镇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建军  齐新明 《城乡建设》2014,(4):48-49,51
正随着国家对兰州新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正式批复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是嘉峪关"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生态嘉峪关"的建设也必将成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7):60-61
河南地处中原,有其独特、深厚的文化特色,在长期受到儒、道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本分自守、忠义为本、古朴厚道、勤劳节俭"的民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与现代文化、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中原文化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形成了诚信做事和勤劳创新"为特点的豫商历史文化。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成为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之际,河南迎来经济发展新机遇,应着重打造"诚信河南、诚信豫商"的形象,通过豫商文化论坛等形式,在有关政府部门和商会的主导下,使豫商历史文化形成品牌推动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豫商历史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价值的挖掘。  相似文献   

12.
特色小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特色小镇的建设应以特色产业为根、以特色文化为魂,强调传承城镇文脉、重塑城镇特色。曲梁小镇在充分挖掘和放大小镇的现有资源和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确定了"农旅文化"特色主题和产业定位,以"田水绕乡溱经传承"为理念,以"保留—连接—重生"为生长模式,对功能区进行差异化的组织,打造了独具魅力、特色鲜明的田园小镇,其实践可为中原其他小城镇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5周年,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特邀,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河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的“华夏文明之源——河南文物精华展”在香港艺术馆展出。展览以其极富文化特色的文物精品,展示了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华夏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天水地区拥有数量众多而又风格独特的明清时代居民院落群,这些民居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设计精细而又布局谨严,雄浑大方而又典雅古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建筑文化和人文传统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然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民居面临着保留历史风貌与建设现代新城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天水传统民居的建筑装饰特征及其时代价值,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陇东南片区天水板块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东四博物馆(原东四77号院)所在的东四三条至八条是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全国首批"历史文化街区"。为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古都风貌、建设文化强区为着眼点,在切实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结合环境治理、社区治理、院落改造、综合停车等方面进行区域内的业态更新,打造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设计团队致力将原东四77号院建设成为东四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理念的阐述,以厦门铁路文化公园的成功建设和目前厦门中山公园的发展现状作比较,提出历史文化对厦门中山公园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着文化建园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应充分挖掘厦门中山公园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提升中山公园文化品味,打造历史文化名园,为厦门旅游增添新的亮点。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2016,(Z2)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对乡村文化的重视不足,导致"千村一面"的现象产生。文章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以浙江乐清为例,对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利用进行研究,提出"两廊四轴,六片多区"的空间结构,并对仙溪文化主题区、雁荡山水骚客文化主题区、名仕文化主题区、蒲岐南岳文化主题区、箫台文化主题区和象阳民俗工艺区等分区提出建设指引,以期更好地引导乐清美丽乡村建设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27)
字书作为我国文化、文明的载体,传承了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时代文化精华。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细胞,更是我国文化发展、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对我国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字书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点,为研究各时代文化特征提供了重要史料支撑。目前,我国正处于"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时期,对于字书文化价值的研究,不仅是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梦想、奠定"文化自信"思想基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6):61-64
广西贺州八步区贺街镇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名录,其建设发展模式代表着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小镇建设方向。运用创意经济理论,以"宗祠文脉"为核心,大力打造创新文化产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主打华夏寻根文化之旅、特色创意文化产业、健康养生之都三张名片,彰显古镇文化驱动型经济特色,是建设贺街特色小镇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20)
河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古村落文化极源远流长。目前的河北省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破坏古村落文化为代价,本课题组研究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文化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