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苦丁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饮用历史,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代用茶,具有珍贵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概述了中国苦丁茶的产业发展现状,对目前苦丁茶产品种类进行了统计,并对其品质评定和质量标准进行了整理、研究和探讨,首次建立了我国苦丁茶感官品质评定的可量化指标体系,指出了我国目前苦丁茶标准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国培育品种牛肉品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培育牛种在我国肉牛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中国培育品种牛肉品质总体情况进行研究的文章未见报道.了解培育品种牛肉的肉质总体状况,对我国牛种的选育、合理开发利用牛种以及保障牛肉品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对目前国内关于培育品种牛肉品质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我国培育品种牛肉肉质较差,结合我国的牛肉生产现状以及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几点建议:牛种的选育应把握牛肉的消费结构和方向,从肉质角度分析牛种所对应的市场并实施肉类口感保证系统(PACCP)体系确保牛肉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2013年全球和我国大麦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2014年世界及我国大麦产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2014年我国大麦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花生品种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目前我国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对花生品种加工特性与品质评价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以此来指导花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宏博  靳烨 《肉类研究》2011,25(4):41-45
本文从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肉羊产业的现状出发,较系统地概括其肉羊JR体分级标准的发展现状.同时对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全面的NR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国牛肉干加工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牛肉消费国,中国位居第三。中国牛肉干消费量全世界排名第四,牛肉干出口量近4万吨。本文综述了中国牛肉产业的发展现状、牛肉干加工技术、HACCP体系在牛肉干生产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贮藏期牛肉干品质变化等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中国牛肉干产业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驼乳产业发展迅速,但质量安全、产品掺伪掺假、竞争力低等产业问题也随之出现,标准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本文从驼乳与产地环境关联的角度出发,梳理分析驼乳品质形成因素及差异,对我国现行的驼乳相关标准现状进行了对比总结,根据驼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现存不足提出建议措施。以期为驼乳标准完善和制定提供参考,为驼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世界肉羊产业的现状出发,对世界各国肉羊胴体分级标准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与归纳。同时,通过与我国肉羊胴体分级标准的对比,找出了我国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与发达国家肉羊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差距,并对我国急需建立一套完整、快速、全面的胴体分级标准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实现产业发展与经济效益达到双赢以及实现羊肉制品的优质优价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大麦及其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麦是我国进口量和进口额最大的谷物品种。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麦生产和需求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贸易日趋活跃。概述了大麦的营养及我国大麦产业发展概况,指出大麦及其制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保障大麦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调控建议,以期为我国大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我国的葡萄产业快速发展, 规模化和标准化葡萄生产程度越来越高, 但在葡萄单产、品质、贸易等方面均不具备优势, 果品品质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因此, 健全完善我国葡萄生产全程质量管控标准体系并行之有效, 成为提高我国葡萄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现行的有关葡萄质量安全全程管控的相关标准, 针对我国葡萄果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质量安全相关标准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类研究, 重点分析了我国目前葡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对我国葡萄质量安全全程管控标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我国啤酒大麦发展状况我国啤酒工业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啤酒产量从年产不足百万吨发展至年产约4千万吨,连续6年居世界第一,已经成为啤酒生产大国。啤酒工业的强劲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特别是作为啤酒主要原料的啤酒大麦行业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  相似文献   

12.
T-2毒素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霉菌(Fusarium)产生的一类单端孢霉烯族类(Trichothecenes,Ts)真菌毒素,具有毒性强、污染范围广的特点,常见于受污染的小麦、玉米、大麦、燕麦等粮谷及其制品和相关动物饲料中,对粮食安全及人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已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和畜牧行业监测和检测关注的重点。欧盟已针对谷物原料及其加工产品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限量标准,我国虽然还没有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但于2016年发布了T-2毒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T-2毒素的测定》。本文简要介绍了T-2毒素危害及其限量标准,重点就近年来色谱法、免疫化学检测技术、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方法在T-2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粮谷产品T-2毒素污染防控和质量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油脂化学与加工技术团队为我国主要油料油脂品质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油料油脂品质评价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一是基于我国主要油料品种的调研和品质分析,二是跟踪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发展趋势并借鉴国际标准,三是通过完成国家、行业科研项目形成的我国主要油料品质和油脂加工用途数据库,四是研究建立各种植物油掺伪检验技术和评价方法。这些标准完善了油料及油脂质量标准体系,推动提升油脂行业加工技术水平,促进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规范了市场,为保障国家利益和油脂产业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饮料法规和标准管理情况,为我国饮料质量和安全标准完善提出建议,为我国饮料安全标准修订提供参考。方法梳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美国、澳新、加拿大、韩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与饮料相关的标准法规,对饮料类别、重金属、真菌毒素、微生物、其他指标和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对我国现行饮料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关注和重点考虑的问题。结果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饮料标准管理与我国有所不同,我国饮料安全标准的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今后修订时应重点考虑菌落总数指标、现制现售饮料等问题,同时完善饮料行业术语分类标准,做好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的有效衔接。结论我国饮料标准管理体系符合我国国情,安全标准制定相对合理和完善,但应适时做好饮料的安全标准和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促进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马雷 《酿酒科技》2004,(4):67-69
法国啤酒大麦的生产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系,包括品种的选择体系、生产者和麦芽厂的生产过程监控体系及产后销售储运过程的严格管理体系。该体系从品种的选择、生产过程到产后销售储运都实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其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中国是世界最大啤酒大麦消费国,国产啤酒大麦的质量成为啤酒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口大麦不仅增加成本,也增加了市场风险,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创建啤酒大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是振兴大麦生产和啤酒生产,实现啤麦供应本土化是解决中国啤酒大麦短缺和提高中国啤酒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甘肃3号啤酒大麦质量优于同产地的其他大麦,其质量特点为蛋白质含量低、千粒重较高、色泽好、皮薄、发芽率高,达到国家优级啤酒大麦标准;其糖化力很高,较好的α-氨基氮含量,浸出率较高,为最佳的淡爽型啤酒生产原料。影响甘啤3号啤酒大麦应用的主要因素有大麦品质、产量和价格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畜产品生产大国,截至目前已经制订畜产品标准900余项,包括肉类相关标准600余项,乳品标准240余项,蛋与蛋制品标准50余项。这些标准涵盖了产品、生产管理、检测方法等方面,畜产品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与CAC和ISO国际标准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明显落后于产业发展。通过对当前我国和CAC、ISO畜产品标准进行整理,分析国内外畜产品标准的差异,找出差距,提出促进我国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迅猛, 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产业乱象。梳理现有鲜食玉米标准体系是促进产业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鲜食玉米标准进行梳理, 总结出目前我国鲜食玉米标准体系中抽样及一般性检测标准较完善、技术规程体系成熟、标准体系框架已建立的特点; 同时提出我国鲜食玉米标准体系存在技术规程标准内容重复、品质分级标准混乱、缺乏营养评价指标相关标准、感官评价标准混乱、缺乏甜糯玉米和笋玉米的相关标准、标准体系结构不合理等的问题; 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应应统一技术规程标准, 建立营养评价体系, 统一品质分级标准, 统一感官评价指标, 完善甜糯玉米和笋玉米相关标准的解决办法。为鲜食玉米标准体系的建设及规范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红曲是将红曲菌(Monascus spp.)接种于大米等淀粉类原料并经发酵的传统发酵产品。我国是红曲的发源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红曲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等,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经济价值较高。标准具有确保产品工艺和质量的属性,是保障消费和贸易安全的文件。我国自1985年实施首个红曲标准以来,目前已发布了32个相关标准,对促进红曲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在梳理了中国红曲标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解析了色曲、功能曲和酿造曲的产品标准以及红曲特有评价参数的方法标准,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可为我国红曲相关标准的修制订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小龙虾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的经济虾类,我国是其最大生产国,2018年小龙虾产量高达163.87万t,经济效益多达3697亿元。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模式主要包括稻虾和塘虾模式,其中稻虾模式已成为主要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之一。但是现有小龙虾标准发展滞后,多数由现有食品类标准移植过来,缺乏针对小龙虾品种特点的有关标准,因而对我国小龙虾相关的标准进行梳理,为其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小龙虾质量安全、生产、产业现状,分别介绍了与小龙虾相关的质量安全方面的指标参数和限量要求,以及与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相关的生产标准,并针对小龙虾现有相关标准的特点和不足,对其标准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给我国政府及其标准制定人员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